提高六年级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陈孝容
[导读] 方程是小学数学重点教学内容,对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推动作用。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镇宁江小学校  陈孝容  重庆 408400

摘要:方程是小学数学重点教学内容,对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推动作用。为了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方程运用方面的问题,文章以如何提升六年级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为研究对象,对此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相关人士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六年级;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程思想运用存在问题
        (一)解题思维的变化增加教学难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学生习惯从逆向或者正向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认为可以通过理论知识与基础概念的运用,实现解题[1]。方程解答的方式与以往解题思路有很大的不同,通过对未知量的假设,利用已知量,建立等量关系,确定最终的答案。这一解题过程中,需要学生转变传统学习思路,学会利用不同方法挖掘题干中未知的内容,并建立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因为解题思路的转变,增加方程思想解题能力培养的难度,对教学活动开展造成一些影响。
        (二)忽略方程思想渗透
        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是教育工作者的主导者,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在学生数学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中,教师常常忽略这一思想的渗透教育。课堂活动中,认为讲解课本知识即可,不需要针对性的教育[2]。片面的教学理念,影响学生方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后续教育中,这一问题需要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提升对方程思想教育重视的程度。
        (三)学生自身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可以发现学生在方程思想的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如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没有意识到这一思想方法对自身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在解题的过程中,会利用以往的学习经验或者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很少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数学课堂活动中,需要提升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并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增加学生对方程思想方法的理解,使其掌握方程思想方法,并灵活运用。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对策
        (一)培养学生寻找等量关系方法,提升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力
        在数学课堂活动中,若想使学生适应不同的解题思路与学习方式,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让学生掌握等量关系确定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提升学生文字理解能力。审题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提升解题准确性的核心。通过对问题内容的阅读,了解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并利用方程思想确定数量关系,解决问题。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了解题干中的信息,利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第二,提升学生信息整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等量关系方法。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夯实学生基础能力,使学生学会在众多的信息中寻找关键点,并借助此解决问题,以此提升课本知识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学习能力提升[5]。第三,提升学生巧设未知数的能力。方程思想方法中,未知数是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解题技巧。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路或者经验,探究多种不同设未知数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解题能力。
        (二)转变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六年级学生经过前期的学习,已经掌握基础的运算方法,有一定的运算能力。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转变注入式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为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小学教材课程体系的分析,发现关于方程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发生阶段、形成阶段、发展阶段与应用阶段[3]。


对六年级学生进行方程思想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如方程计算题:7(2x-1)-3(4x-1)=4(3x+2)-1、20%+(1-20%)(320-x)=320×40%、2(x+1) /3=5(x+1) /6 -1,应用题:、一台柜式空调的价钱的一台窗式空调价钱的3.5倍。学校买来一台柜式空调和四台窗式空调共用去9750元,一台窗式空调多少钱?利用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方程思想解题欲望,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夯实学习基础,掌握方程计算方法,提升解决问题质量。  
        例如,某组织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进行参观活动,该组织队伍的速度是6千米/小时。18分钟后,乙地接到相关命令,派遣员工小王必须在一刻钟(15分钟)内把命令传达给该组织.小王骑车以14千米/小时的速度沿同一路线追赶大部队。问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确定学习任务后,则引导学生自主实践,利用方程思想,也就是从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手段解决问题,巩固学生学习基础,提升课本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提出问题,如同学们,这一问题是否可以从未知内容推理已知条件,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将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与方程思想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不同角度分析,意识到方程思想运用的价值,提升对方程思想运用的重视。通过学生自主解题的方式,丰富学生实践经验,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发现这一解题方法的优势,并养成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提升学生解题能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引导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也是提升课堂教育质量的核心。在小学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问题,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并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以此达到学生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目的[4]。为了提升学生知识应用意识,教师可以将生活现象融入教学活动中,利用此营造良好学习问题,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意识到这一知识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并在学习中形成方程思想意识。
        例如,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生活中都会跑步,对不对?”
        学生纷纷点头。
        教师继续引导:“那你们知道蕴含在生活运动中的数学知识吗?”
        这时学生露出迷惑的眼神。
        教师给出例子:“某小学学校组织一次运动会,小明和小王纷纷参与田径运动。在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的速度是360米/分,小王的速度是240米/分。假设两人同时同地同向跑,问第一次相遇时,两人一共跑了多少圈?若两人同时同地反向跑,问几秒后两人第一次相遇?”
展示问题后,则引导学生就生活经验,思考这一问题,并利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在解题的过程中巩固解题技巧,养成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良好意识。通过生活化问题的运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充分结合,为学生提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养成好的解题习惯,学会方程思想的灵活运用,以此提升数学教育工作效果,促使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教学、解题技巧传授的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形成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能力。课堂活动中,为学生创建更多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丰富学生的解题经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方程思想解决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为学生接下来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洪成华. 关于小学生解方程能力的调查报告[J]. 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6):9-9.
[2]孔荷红,孔忠伟. 跨越断层建构模型——对人教版四年级两积之和解决问题的思考与实践研究[J]. 陕西教育(教学),2019(10):30-31.
[3]张雪,赵世恩,宁春霞. 小学生方程意识的评价方法及教学建议[J]. 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7(8):62-64.
[4]李白露. 小学高段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J]. 江西教育,2020(15):59.
[5]徐建兵. 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学设计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教版八年级下册2.1"一元二次方程"为例[J]. 中学数学,2018(22):1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