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刘叙彤
[导读] 随着当前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在中职教学中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  刘叙彤 325608

摘要:随着当前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在中职教学中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一步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明确学习目标,细化我们的学习知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体。另外,我们需要了解中职生与其他的学生相比,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所以要想进一步的去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就必须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在合作中促进自身的学习能力提升。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对合作学习展开探讨,明确我们合作的目标和意义,进一步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上融合。
关键词:中职语文;小组合作;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中,能让每个学生发挥各自的才能,以合作形式分析和解决语文教学重难点问题,更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内容。该教学方式多以任务驱动式呈现教学内容,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互动中实现高校课堂,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问题
        (一)小组活动方面的问题
        在开展小组活动过程中,由于各个学生的文化基础存在较大差异,以致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较好的学生在展示自我,有些能力较高的学生存在"大包大揽"等情况,以个人观点代表小组观点,严重影响到其他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无法顾忌到所有学生的看法,最终就影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效果,难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
        (二)评价反馈缺乏真实性及客观性
        在进行中职语文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学生互评及自评等方式是反映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主要考评机制,但是由于受到学生的评价方式及评价素养等原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评价反馈不真实、不客观等情况,教师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影响到中职语文课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效果,对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水平带来较大阻碍。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立共同的学习话题
        中职语文教师在该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必须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放在首位,而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立共同的学习话题就是理想的选择。具体操作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的进行分组,通常情况下中职学生的兴趣爱好主要可以分为艺术类、游戏类、科学类等几个方面,语文教师可以将相同兴趣爱好较多的学生分为两组,而相同兴趣爱好较少的学生,将兴趣爱好相类似的学生合并为一组,为设立共同的学习话题做好准备工作。二是课上根据分组情况设立共同的学习话题,每个学习小组内部成员在某一方面有着共同的语言,这恰恰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抓手之一。教师根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共同语言设立相应的学习话题,让学生燃起课堂中学习的欲望,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树立正确的小组合作观
        一个正确的观念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对语文的学习有一个正确态度,会对小组学习产生积极向上的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优秀的人旁边,即使你不优秀也会慢慢变得优秀。要是小组的人都在利用合作时说闲话,就会影响认真参与学习的人。


所以,教师一定要让每一个小组树立正确的合作观,正确的小组合作观可以调动小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小组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到语文的精髓。所以树立一个正确的合作观是非常重要的。
        (三)注重小组合作学习流程的优化
        在结束对学生的科学分组之后,教师下一步是要注重小组学习合作程序的优化,第一,教师要围绕着具体的教学内容,相应的设置任务目标与问题,并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并发表看法,在小学合作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第二,向小组成员分配相应的任务与作业,在接受任务后小组成员要思考解决方法与思路;第三,各个小组成员在完成各自的任务后,小组成员可以进行互动的讨论,充分的发挥出各个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共同推进小组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在讨论环节之后,要总结小组的成果,并与其他小组或者是教师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分享。
        (四)在阅读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
        阅读是中职语文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更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基于新课程改革目标指引,并非单纯掌握阅读技巧即可,需要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将所学知识和思考相结合,深入理解内容传递的思想感情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一定程度还能巩固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综合学习能力。语文教材收录的文章均为名家名篇,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果学生采取囫囵吞枣的阅读方式,必然无法感受作者在文章中融入的感情,因而教师可引导学生细化阅读。在具体阅读中先从人物、景色、事件等的描述中,对其中涵盖的思想感情进行品读,使自身阅读思维更具连贯性。在阅读教学中,同样可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要求每个小组成员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之后布置探究任务,让小组成员相互讨论,最后归纳总结论点,保证每位学生均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当中,实现共同发展。
        (五)培养学生的评价反思能力
        为了真正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效率,需要形成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也就是说小组合作评价机制的形成,要对学生个人与其小组进行效果评价,激发出每个同学向上学习的精神,同时培养出学生团队精神的一种激励约束机制。此外,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也是提升学生合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对教师来说,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就要从实际入手,通过过程评价、自我评价、整体教学评价等方面,来对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整体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比如:开展学习古诗、了解诗人写作风格为主题的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要让学生们去收集唐朝与宋代的诗歌与诗人的写作风格,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特别关注对学生的评价,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师采用科学的评价机制
        教师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成果做出科学的评价,可以采用学生自评、组内成员互评、集体评价等方式来综合评判学生的学习成果。老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老师也要引导学生去反思,去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有些学生太过于自信,不愿意听取其他人的意见,从而致使自己的想法出现失误,带来不良后果。所以,老师需要引导这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想法与行为进行反思,让其从综合的角度思考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教师可以从合理分组、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实行“一帮一”互助合作学习模式、采用科学的评价模式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往能力,并且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荣.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07).
[2]高凤玲.中职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现[J].新课程(下),2015(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