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万鹏
[导读] 数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所需要的重要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在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

贵州省瓮安县玉山中学 万鹏  550400

摘要:数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生活所需要的重要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在打好小学教育的基础后,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由于中学教育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中学数学教育自然成为研究的重点。现阶段,我国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对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初中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结合目前的现状,提出提高初中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维能力;初中教学
        引言
        由于学生学习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每个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后都有不同的心态。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初中数学的难度水平比小学阶段更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非常重要。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随着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这种思维方式也越来越受到教师重视。
        1.初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现阶段,解决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问题都需要运用相关的数学知识,作为一个相对抽象的专业,学生必须有一定的学习和思考能力,不能仅仅依赖于记忆。在中学学习阶段,教师应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2.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2.1数学思维方法欠缺
        与小学相比,中学数学丰富而困难。初中生在小学时已经习惯了缺乏数学思维的学习方法,所以他们在初中学习数学时就缺乏数学思维。某些学习技能不是在学习过程中习得的,面对更复杂的数学知识,部分学生学习吃力。当学生缺乏数学思维能力时,就难以在课堂学习中产生有效的记忆和联想,从而导致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过于被动,难以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2.2 线性思维使思维变得困难
        如果看学生学习数学的真实情况,很多学生会在思维上出现错误。当面临数学问题时,很难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和探索。学生的思维是线性的,很难灵活的解答数学问题,也表明学生缺乏数学思维能力,这对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也非常不利。
        2.3为提高考试成绩而教学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形成了“应试教育”的观念,大部分中学教师都面临着学生的中考压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他们选择了灌输式教学。有的老师剥夺学生数学练习的时间,跳过课堂导入,直接分析题型的逻辑,让学生模仿使用,这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3.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在数学教育活动中的个体差异是影响数学知识获取程度的直接因素。这是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忽略的现象。教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教授学生知识,并利用这种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的现象视而不见。


如果这样继续下去,理解力较好的学生就可以按照老师的思路,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然而,理解力较差的学生,随着知识点积累的越来越多,他们对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逐渐掉队,导致学生之间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理性分析学生当前参与课堂的认知,面对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结合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反馈,根据学生需要优化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特定的教学指南,并努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知识。
        3.2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创新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有责任提供更多的思考机会,为学生留出更多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应努力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例如,让学生谈谈概念形成过程与教授新旧概念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解释数学推导过程中的一些公式,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行动机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想办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他们也会努力找到正确的结果。教师要关注课程问题,留出时间思考,不要直接给学生下结论,尤其是那些需要更深入理解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学生。
        3.3 内容优化
        在初中教育中,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人优势。 同时,要通过教育内容的优化,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良好的平台。例如,在学习初中数学《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课时,教师需要整合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课堂应采用更生动的方法来完成知识传递,让学生熟悉判断三角形是否全等的条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完成新知识的引入,让学生思考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其次,根据教材内容,完成知识的表达。最后,教师应收集相关习题,帮助学生看到更多的解题方法,探索不同的解题方法,总结更科学的解题经验。环环相扣的教育设计,让学生完成由浅入深的学习,系统地获取理论知识。这样,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可以给学生增加更多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对思维过程内容的深入理解,逐步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
        3.4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如今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现代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问题更加生动、具体,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然而,基于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仍然需要动手在黑板上写出相关知识点,并结合数字和形状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不同形式的组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题型,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学生对从小学到初中的各种复杂的数学问题很难完全吸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要通过更多的方法来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思维技能不仅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未来的成长和学习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析[J].读天下(综合),2020(2):122-122.
[2]陈玉丹.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0(7):69-69.
[3]李建斌.探析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69.
[4]卜一.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教育界》,2020(43):52-53.
[5]张生寿.试论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i:教研版》,2020(18):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