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邢中华
[导读] 现如今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改革的目标之一,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因而也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给予更大的关注,使学生能够全面方面的发展。

大庆职业学院  邢中华 黑龙江 大庆 163254

摘要:现如今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改革的目标之一,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因而也要求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给予更大的关注,使学生能够全面方面的发展。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高职院校应加强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水平和质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而达到素质教学的目标。本文对高职政治教学中如何更好的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做了一系列的策略与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政治;立德树人理念;策略分析
        引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就强调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在现阶段,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那么就要求高等院校要摆脱传统的智能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德育素质,使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做一个人品端正的社会性人才。在高职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将立德树人的理念融合到教学中,在久而久之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人生道路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
        一、立德树人理念渗透到高职政治教学中的必要性
        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使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逐渐的增大,这也使得我国教育不断的在进行着改革。《礼记》中曾说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充分的说明了要想才能能够得以展现,就必须要以良好的道德品质作为其基础,而当一个人德才兼备时,就可能在某个方面有所成就。高等院校的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很大一部分的社会责任,因此他们的在院校内文化素养和道德素养的培养就十分的引发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其中道德素养也成为走向社会的一项基本指标。因此,高职院校更是不要忽略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可以把立德树人理念和内容融入到高职政治教学中,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德育先行”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先立德、后树人”的教育为原则,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并能够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二、高职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理论知识较多
        在大数人的印象中政治课就是以大量的理论知识为主,没有过多的情景教学等,教师也要求学生以死记硬背知识为主,没有过多好的建议。这样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于政治知识记忆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而且以机械性记忆为主。因此,这样的记忆方式很难使学生对政治知识形成一个系统,不利于知识的吸收,也没法达到真正的德育教育,进而使学生对此学科失去了兴趣。基于此类情况,教师就应重新审视政治教学模式,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同时这样还可以摆脱以往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
        学生对政治学科不感兴趣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材内容理论知识较多,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教授过于乏味。那首先分析一下第一个方面,政治教材是国家教育部专门编写的一个普及型和针对性都相对较高的教育类教材,它面对的是我国广大的高等院校的学生,进而不会做到适合每一个人。而且有些学生认为政治教材中的有些观点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有较大的距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积极性。其次来分析一下第二个方面,教师专业能力各有差异,对政治课本知识的讲解也有所不同。


比如有的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较好,在进行课本知识讲解时,就会举一些恰当的例子,额外还会拓展一下知识,这使得学生听到和学到了课本以外的知识,觉得十分的新奇,那么就会激起政治学习的热情。而又的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较差,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以课本知识为主,进行一系列的口述教学法,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缺乏新鲜感,进而出现上课睡觉、玩手机和聚堆唠嗑的现象,这对教学质量十分的不利。阻碍了教师在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对学生日后在社会中的学习和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三)开展的知识教育实效性较差
        在高职学校中,学校主要是通过政治学科来开展学生德育方面的工作,因此高职政治的教学过程十分的重要,而其教学中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也有着促进的作用。但是根据调查来看,现阶段的高职政治教学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学效果和质量都不是很理想,而且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老套,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们的思想,使学生很难对时事政治进行自我学习和分析。而教师讲的课本知识也是相对固定的,这就使得教育出现了实效性差的问题,从而对当下的政治内容难以展开学习,进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三、高职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策略
        (一)丰富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课堂
        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课堂授课的主体,一堂课中教师都以口述的方式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就是以听课和记笔记为主要任务,这种教学的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对政治学科产生兴趣。因此,教师也要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开展并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等形式来增加课堂学习的气氛, 以《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为例,在这一。课的讲解中,内容就很是枯燥,理论知识联系的也较多。那么,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就使学生对此节课的学习内容失去了兴趣,进而教师就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率,比如在给学生进行内容讲解时,可以在其课前上网搜取一些与课程内容相符的影视材料,在讲与视频资料相关的知识时,将其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加进一步的了解课本上的政治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二)增强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搭建政治教育基地
        学校在政治教育开设时,要着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多开展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大量的实践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学生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的吸收政治知识。同时也要注重搭建相应的政治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到富有历史知识浓厚的基地进行参观式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而使学生可以反思当下的生活,珍惜当下的生活。这些教学的开展让学生收获的知识就会比教师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要容易的多,效果也会很好。
        (三)开展信息化的教学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方式也是比较新颖和广泛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个时代发展的特点,为学生量身定做一种学习模式,比如说将与政治课程内容相关的视频发送到班级微信群众,使学生在课堂中都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观看。还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在手机上进行课堂打卡等,这有效的避免了学生上课期间用手机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也使得手机能够以正式的身份在课堂中出现。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一定要在多方面同时着手,这样才能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朱赫男.立德树人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北方文学,2018(30):128.
[2]帅梅花.高职政治教学中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策略探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7(12):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