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作业设计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许林华
[导读] 初中语文创新作业不仅是学生构建学科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积淀学科素养的重要渠道,更是学科教师践行“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重要途径。

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第三中学 许林华  421005

【摘要】初中语文创新作业不仅是学生构建学科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积淀学科素养的重要渠道,更是学科教师践行“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初中语文创新作业设计培育和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创新   作业设计    现状   改进
        引言
        语文作业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之一,是教师教学情况的反馈。高效的创新的语文课外作业不仅能巩固、拓展和延伸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对母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人文世界。《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分量要适当,要多样化,有层次性,避免机械重复,以减轻学生负担。但是当前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却存在诸多问题,很多教师更注重作业的短期价值,忽视了长远的教育价值,忽视了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作业逐渐成为学生的负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出发,探讨改进和提高初中语文作业设计质量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一)作业的价值取向单一
        当下,语文作业注重夯实语文知识,缺少发展思维品质的内容。初中语文作业出现了大量简单重复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课外文段机械的阅读理解、大量的盲目摘抄与练笔写作等。作业似乎成了学生提高分数的万能手段,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语文课程设计意图相去甚远。作业不是简单的知识叠加与机械重复,而应是语文学习能力提升和学科素养累积,更应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启发器。
        (二)作业的任务形式单一
        语文作业注重书写训练,缺少综合训练。调查中,我们发现初中语文作业形式单一,一般都是“一抄、二答、三背、四做”,即抄写字词、回答课后习题、背诵教材注明要背诵的段落诗文、做教辅书上的作业题,集中表现为读一读、写一写、背一背。作业不应该是简单体力活动形式,而是有一定强度、梯度的思维活动体操,更应是学生听、说、读、写、思的综合训练场。
        二、语文教学作业设计创新
        (一)设计开放性作业
        在传统作业当中,作业往往都是文字形式的。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教师要设计开放性的作业,可以设计收集形式的作业、可以设计实物演示形式的作业,也可以设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完成的作业等。这些作业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在课下进行,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来进行。对此就需要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精心研究,为学生设计出形式多样、充满趣味的自助式作业。


学习《春》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第一,让学生找到一篇描写春天的文章来进行深度阅读,并进行好句摘录;第二,试着让学生将对春天的感受写下来;第三,让学生依据本文的学习画出几幅图画;第四,组织学生对“春天好不好”这个话题进行辩论;第五,组织学生开展有感情朗读比赛;第六,让学生课下查一查哪些花是春天开放的。通过开放性作业的设计能够从多个角度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知识和运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设计探究型作业
       探究性作业指的是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新的学习体验、获得新的学习方法、形成新的认识的作业形式。例如,在学习了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课后,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读懂了这一文本,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浓浓的家国情怀。但是,那场战争毕竟发生在七十年前,现在的学生未必能深刻体会其中的内涵。为此,在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教师不妨组织学生完成一些探究性的作业:朝鲜战争是如何发生、如何进行、如何结束的;朝鲜战争与祖国和平繁荣的关系;我们不应该遗忘的时代英雄;我们如何传承和发扬爱国精神……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的探究,重在让学生更深入地阅读历史、读懂时代、感受情怀,这远比单一的知识巩固型的作业要有价值得多。学生在探究型作业完成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未来生活必备的能力和素养。为此,教师要主动作为,设计一些探究性的作业:一要发现那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意愿;二要给学生方法指导,特别是在学生对作业无从下手时给予学法指导;三要在合宜的时机介入学生作业,特别是在学生遇到作业困难时给予学生适当帮助,让学生在解决困难中获得新知。
        (三)设计分层次作业
        由于受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语文水平是存在差异的。一般情况下,不同的作业数量和难度会造成不同层次学生“负担感”的程度不同,传统“一刀切”的统一的作业形式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较差的学生“吃不了”,这就需要教师设计分层次、可供选择的作业形式,合理安排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例如,适当减少学困生的作业量,只给他们规定基础的任务目标,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适当增加作业数量和要求,让他们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使优等生获得能力的提升,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除了对作业数量和难度进行分层以外,还要对完成作业的实践进行分层,允许学困生将课堂上完不成的任务拿到课下去完成,这样既保证了作业质量,也能使学困生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形成良性循环。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语文创新作业要实现有效性,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作业的内涵及重要性。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于语文创新教学来说,教师需要不断加强探索和实践,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综合的、多元的学习机会,设计出具有差异性、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的个性化作业,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完成作业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创新能力。这就是我对初中语文教学创新作业设计的初浅看法。
【参考文献】
[1]张梅,张建军.关于初中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研究[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4):88.
[2]金小平.初中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6):89.
[3]张静.刍议初中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与实践[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3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