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线上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杨丽雅1 戴丽媛2
[导读] 《工程制图》课程作为大学生进校后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课程本质的了解,课程内容的提炼,以及教学大纲、周历等修改,优化教学方式与手段,逐步形成应对新环境的线上教学模式课程。

皖江工学院1  杨丽雅1  安徽马鞍山  243031
马鞍山市工程监测与安全监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  戴丽媛2  安徽马鞍山  243031

摘要:《工程制图》课程作为大学生进校后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课程本质的了解,课程内容的提炼,以及教学大纲、周历等修改,优化教学方式与手段,逐步形成应对新环境的线上教学模式课程。通过对线上与线下课程相关数据调查分析,提出课程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工程制图;线上课程;课程改革
        0前言
        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国大范围取消人群聚集,导致2020年春季学期的课程被迫由线下转为线上,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校教师积极面对,根据教学周例,教学大纲,及时开展教学工作,完成这一时期的教学任务。
        在教育部“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政策号召下,皖江工学院借助线上超星平台,坚持方针政策,分析本校教学现状,结合现有资源,调整教学模拟与教学方法,在疫情期间保质保量完成我校教学工作。
        1课程介绍
        《工程制图》课程作为工科大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门基础必修课,有着承上启下的至关作用。承接着高中时期学生对于数学立体几何等课程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也继后期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课程,工程生产实习及参加工作进入社会成为一名工程师作为依托。
        线上教学是一种利用在线教育或远程教育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模式,通过网络,学生与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教学活动。2004年,《工程制图》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共建设4000多个教育资源,制图课程依托智慧树、超星学习通等线上教育平台,结合我校实际教学情况,以应对疫情带来的线上教学要求。
        2教学模式改变
        本次线上课程采取了时间灵活、空间灵活、课程设置灵活的多样性教学方式方法,以应对学生和教师遇到的各种问题。
        首先线上课程的好处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意课程。由于线上课程的随意性可操作性,我们在设置教学任务时因线上课堂学生学习均需要电脑,或者手机等可以播放视频的设备,长时间观看屏幕可能会导致学生视觉疲劳,以致于不能专心,针对时间上的问题,我们将上课的时间由原来的线下课堂的45分钟改为25分钟,剩下的20分钟改为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线下上课时,学生由于特殊原因请假,本次课程的内容就需要自己学习,线上课堂解决了这一问题,线上课堂会将教师授课内容录制,可供学生无限次观看,这对学习《工程制图》这门需要强想象力高逻辑性的课程非常有帮助。
        教学形式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同时也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教师通过线上课程设置点名、提问、签到、回答等方式,了解学生当下动态,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学生也可通过对视频中重难点的反复观看,已达到最终学习的目的。依靠计算机网络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在后台查看学生学习时间,次数,提问情况,完成作业情况,全方位的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情况。
        3教学效果对比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我校19级与20级工科某专业各100名学生作为样本,19级学生因疫情影响《工程制图》课程全部为线上课程;20级学生复课后,《工程制图》课程全部为线下课程。将两批次学生的各项数据整合如下:

       
               在学生对《工程制图》课程满意度调查中显示,线上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非常满意占比41%,基本满意占比52%,不满意占比7%,无弃权票;线下课程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非常满意占比36%,基本满意占比49%,不满意占比13%,弃权占比2%。从满意度调查来看,线上课程满意度较高于线下课程满意度。
        签到率调查中,线下课程签到率以教师上课点名为主,线上课程以网络口令签到或指令签到为主,调查数据显示线上教学签到率明显低于线下课程签到率。
        线上课程的每节课人均提问个数及人均回答问题个数以线上超星平台统计结果为依据,线下课程的每节课人均提问个数及人均回答问题个数以教室课堂记录本为依据。调查结果显示线上课程的每节课人均提问个数及人均回答问题个数均高于线下课程。
        线上作业完成率以超星平台统计结果为依据,线下作业完成率以教师平时成绩记录本为依据,调查显示线上学生每节课作业完成率高于线下课程学生作业完成率。
        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期末成绩数据均来自期末考试,因年级不同,考试时间不同,考试内容关于学科的重难点相同,试卷题目类型相同,难易程度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
        4调查数据分析
        对比两届学生的7项数据,可以得出:线上课程因其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灵活性强等优点得到学生的满意度更高;线上课程每节课人均提问个数及回答问题个数在同等课程中也占比更多,说明多数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能够通过课堂互动掌握课程内容;线上课程签到率明显低于线下课程签到率,究其原因可能为网络延迟及个别学生所处地区网络信号差的影响导致;线下布置作业一课一练,学生的前一次作业是否完成不影响下一次作业的提交,但线上课程作业需要完成上一次才能提交下一次,促使学生必须完成课下作业;因《工程制图》课程的独特性,课程内容中要求学生动手操作较多,最终的期末平均成绩显示线下教学成绩较为理想。工程制图作为一门实操性强,逻辑思维性强的工科基础课,完全线上学习虽然随时随地,但效果并不理想,建议课程设置结合线上资源,整合线下教学,逐步改善出现的问题,最终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5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面对2020年的疫情的到来,多数线下课程被迫改为线上课程,这也推动了我们教师对教学形式的一次重大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全方面覆盖,让线上教学在众多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鼓励教师研发、使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新老结合,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虽然线上教学的优势巨大,但也有许多不足之处,导致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教师应将此次教学改变中的优势加以利用到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去,让学生学的更加轻松,学的更加深入,以面对今后更加严峻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叶卉,朱文博,钱炜.机械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云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以“工程制图”课程为例[J].南方农机,2021,52(12):152-154.
[2]王婷婷,孙初锋,王爱军,王志超,刘志远,纳丽萍,李璐,金湓,李贵花.“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以西北民族大学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2(02):91-94.
[3]刘立平,王霞琴,张伟华,张化平,王小芬.信息化条件下高职工程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21(04):165-167.
[4]田福润.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推动《工程制图》课堂教学改革[J].农家参谋,2020(19):237.
[5]周丽芳,辛玮,郑斌.基于在线教育的《工程制图》课程模式改革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3):160.
[6]吕秋娟.混合式教学方法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20(04):78-80.
作者简介:杨丽雅(1990-)女,河北张家口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