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 谭婕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 谭婕
[导读]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数学是高校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

重庆科技学院数理与大数据学院  谭婕  40000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各行各业都在进行改革。在高等教育领域,数学是高校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础性学科之一。学生对数学学科学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发展前途。同时在人们的生活中,数学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一些重要的科技领域都必须要应用数学学科知识。因此,鉴于数学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在当前的高校改革中就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知识掌握和数学意识培养等。本文重点就如何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来展开相关探究。
关键词:数学;应用能力;策略;含义
        引言
        对于高校数学教学来讲,培养数学应用能力构成了高校数学课改中的最关键目标。高校学生在准确掌握数学基础内容的前提下,还要结合所学的数学基础定理来完成数学实践问题的独立解决过程,因此体现了数学应用能力在数学课改实践领域的重要价值与作用。具体在创新与转变数学教学模式的全过程中,教师应当将培育高校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置于核心地位,结合数学课堂开展状况来启发学生自主运用数学知识内容。
        1数学应用能力的含义
        应用能力这个概念,其表面意思是指“做事的本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具备胜任某个任务的主观条件”。人们在现代心理学中认为,能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并且这种心理特征是在活动里体现并发展的。而数学的应用能力,就是运用学习主体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方法和观点,以数学的立场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和阐述现象,再用数学的知识、思想和语言去描述、解决各种相关数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数学的应用能力的高低,对数学活动效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人只有具备足够的应用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及语言等方式的个性化心理特征,才能在数学问题的应用上进行高效率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被认为这个人具有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
        2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意义
        2.1转变数学教学实施模式
        数学教学模式对于数学实践素养的塑造培养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数学教师必须要选择能活跃同学们数学实践思维以及启发数学实践兴趣的最佳教学模式。数学授课的良好效果只有在师生协作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得到展现,决定了新颖教学模式贯穿于师生互动课堂的必要性。高校学生如果能得到数学教师的及时启发与指导,那么将会达到数学课程的良好施行效果,对于数学教学成效予以显著的提高。数学教师与高校学生必须要在数学课上保持有效的沟通,方便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疑惑进行解答,指引数学课堂的正确探索学习方向。
        2.2激活数学实践运用意识
        培养数学应用素养的做法需要融入数学课堂中,确保高校学生的数学实践运用思维能够得到全面的启发,活跃数学课的实践气氛。例如数学教师应当尝试让同学们通过小组配合的方式来完成数学课程视频的独立创作过程,鼓励学生运用新颖的数学实践角度来制作数学微课,然后将各组的数学微课制作成果融入课堂分享环节中。高校学生在分享数学微课成果时,数学教师必须要重视保护同学们的微课制作探索热情,高度肯定同学们的独立探索学习意识。学生对数学微课在独立进行探索制作的环节中,对于微课包含的数学基础内容将会达到更加牢固的掌握程度。因此,培育数学应用能力有助于激活数学实践层面的思维。
        3高校师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和教师,在数学的应用能力上的水平都较低。其关键原因是学生和教师都对数学的应用能力,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意识到数学的应用能力对数学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由于没有良好的量化意识与数学观念,以至于想不到采用数学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也很难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和趣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实际数学应用上的能力提升。而教师对数学的应用缺少热情,也就降低了教师在教学中的数学应用能力。兴趣是学习中最好的老师,兴趣对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让学生和教师从根本上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就要让学生和教师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是有趣的,从而通过兴趣激发来使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喜欢上数学知识的应用,以此提高学生和教师在数学能力上的良好发展。
        4高校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4.1变革工作模式
        数学的应用能力是通过多样化的认知技能,排列组合而成的。因此,高校要想提高学生数学的应用能力,就要在数学教学中建立完备的应用能力培训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数学教学改革中要注意将单一的改革和创新,同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对理论课、实验课等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来提高学生在数学知识上的掌握能力和应用能力,以此促进学生可以很好地在数学知识和数学应用能力上共同进步。同时高校在数学的教学设计中,还要尊重以学生为本的根本原则,全面遵循当前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例如:在数学教学的时间占比上,高校要对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一般来说最科学的分配比例是1:3,因为实验课教学开展的前提是学生要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以此才能达到实验课教学的最好效果。实验课的教学排期还应该处于教学规划的后期阶段。同时,学校还要强化数学学科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更加契合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以此促进学生在数学应用能力上的良好提高。
        4.2确保将高校学生作为数学实践探索主体
        高校学生应当被视为数学课堂中的探索学习主体,数学教师对于同学们的数学课堂主体意识应当予以全面的激发,调动同学们的数学自主学习思维。数学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枯燥烦琐与抽象的特征,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程时存在厌倦与恐惧的情绪。尤其是在解答数学题目时,高校学生由于无法独立找出数学解题的正确思路,因此就会造成高校学生产生畏惧数学解题过程的心理。数学教师通过增强师生协作以及转变数学课堂思路的做法,应当能够鼓励同学们跳出既定的数学知识接受思路框架,从而拥有更加开阔的数学学习视角。
        4.3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日益发展,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数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如何促使计算机重要优势得到发挥成了数学教学改革过程当中不可忽略一大现实课题。面对着信息时代对人才能力结构以及综合素质所提出要求,需要教师能够在高等数学教学工作过程当中贯彻和落实现代教育理念,要促使计算机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要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促使高等数学教学工作过程当中难点重点知识得到突破,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各大高校教学任务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高校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不仅会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促进学生形成系统化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校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钟良杰.高校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方式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20(15):69+71.
[2]徐书红.高校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对策[J].农家参谋,2020(12):212+217.
[3]邱永利.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89-290.
作者简介:谭婕,女,1981.10,汉族,副教授,理学博士,从事应用数学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数理与大数据学院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