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生物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孙志伟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孙志伟
[导读] 在高中阶段,大部分的生物教学都是为了日后的高考做准备,因此教学手段也是采取以传播理论知识为主,旨在短期内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有关生物的知识点。

云梦县黄香高中   孙志伟  湖北省孝感市  432500

摘要:在高中阶段,大部分的生物教学都是为了日后的高考做准备,因此教学手段也是采取以传播理论知识为主,旨在短期内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有关生物的知识点。对此,在高中生物的教学阶段,大部分教师会依赖于讲授法,也就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不仅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将对高中生物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 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1.1 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突出高中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侧重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过,对于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来说,对于部分教师而言,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上依然会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并未得到改善,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有着严重的制约,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依然处于表面,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1.2 师生互动不足
        在现在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也会影响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信心。不过,也存在另一种情况,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有互动,但是互动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没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在这样的情况下,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就失去了其该有的意义和价值。
        2 高中生物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2.1 利用思维构图,构建知识网络
        在高中生物教学当中,学生自身学习课程养成的个人品格和综合能力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结构主体。学生在接纳新知识时,不能急于求成,要通过点滴的积累慢慢地提升自己。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知识点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慢慢理解,从细胞到生命个体、从个体到生物群体,都是由小到大不断结合积累的过程。不管是生物学科的教学还是学生积累知识的过程,都应该遵循这种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方式进行,将细小零碎的知识点通过时间的积累慢慢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思维构建大概的框架,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这样也可以大力加强教师的教学效率。这样的方法将零碎的知识点和课程主体相融合,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系统,对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在整个知识的框架中,学生不仅可以巩固以往的知识点还能提前了解新知识,这样大小知识点融会贯通,学生掌握起来也较轻松。
        例如,在进行《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基因和蛋白质的概念性理解。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基础概念为学生构建一个系统化的思维构图,让学生在活跃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带领下进行学习。以蛋白质为例,教师可以将“蛋白质”作为整个思维构图的核心,将它的组成、对生命体的重要性、哪些食物含有蛋白质等一系列问题,作为思维构图的分支。顺着这些分支机构进行学习,逐渐引导学生走入“蛋白质”的概念当中,从而更加系统地了解“蛋白质”的相应知识点。学生也可以在日后的复习中通过系统的网络构图高效地进行。
        2.2 以恰当的生物实验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前文当中已经提到,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教师的授课模式,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而且还可以采用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高效浓缩各类生物知识点,在较短的时间之内,以更加生动的知识传导方式将生物知识传递到学生手中。



然而,如果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活动的时候,依赖互联网的这种优越性,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反作用。为了节约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时间,教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在实践当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是教师一定不能让所有生物实验,都以这种视频观看的形式进行,还是要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亲身实践的机会。
        例如,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个实验活动操作比较简单,而且教师只要能够把控得当,即使显微镜的数量有限,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划分为相等人数的小组,然后让不同的小组成员共用同一台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很显然,这项实验不仅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显微镜,而且也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世界。如果教师在这个环节,仍然采用视频演示的方法来完成,那么带给学生的体验感是不够的。因此,笔者建议生物教师在构建高效生物课堂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不能依赖互联网的视频演示。如果在生物教学课堂当中,依赖互联网的视频演示节约课堂教学时间,非但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会弱化学生的探究意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2.3 创建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生物课堂上想创建高效课堂,就要优化情景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般情况下,高中生物的知识点相比初中时期会比较复杂,学生刚接触的时候,会感觉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不过,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进行引导,就能给学生指明方向,让学生对学习生物知识保持兴趣和热情。
        例如,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引领的形式,引发学生对豌豆杂交实验问题的思考。在此,在问题的引发下,学生就会对该杂交实验产生浓厚的兴趣,迫切想要学习其中暗含的知识。这样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便在问题引领下油然而生,最终也会呈现出高效的生物课堂教学。
        2.4 合理利用生命价值,引发理念
        生物学中的教学主要都是存在于自然和生物层面。在学习生物课程时,教师应该对大自然产生尊敬,从而对科学产生敬畏。所以,学生应该有一个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对生物生成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在生物学当中也有很多备受争议的实验,比如克隆技术,进行克隆试验是很多人进行反对的,他们认为涉及到了伦理方面。所以对于这样的实验是否应该进行下去,也是人们矛盾议论的话题。还有在《基因工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了解到,现在基因工程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转基因食品当中,转基因食物已经大量出现在了现实生活中,学生可以针对这样的现实实验结果以平民的角度去考虑转基因食物的利弊。教师在课上利用百姓关注的食品健康安全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2.5 以学生互助式学习的方法节约课堂时间
        在高中生物教学活动当中,学生有很多的时间都在进行生物题目的练习,只有在大量的题目练习之后,学生才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类生物知识点。因此,对于生物练习题目的讲解,也比较耗费生物课堂教学的时间。为了减少在生物课堂练习讲解方面耗费更多的课堂时间,建议采用学生互助式学习的方法。也就是说,在每一节的生物练习课程讲解开始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先由学生之间彼此帮助解决各自的错题。在解决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疑惑,或者是完全不能解决的生物问题,则由小组长汇总起来反馈给教师。最后,教师再针对学生所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有效避免从练习题目的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
        3 结束语
        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断的创新教学策略,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让学生通过教学情景、教学实验和生活实践等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这样才能使生物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实现高效课堂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子剑.浅谈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7):193-194.
[2]郭娟.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考,2020(34):59-60.
[3]梁建峰.利用活动单教学模式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J].智力,2020(24):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