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背景下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陈凯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陈凯
[导读] 在初中科学这门学科中,汇集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基于科学学科本身的实验性、探究性,在这门学科中利用小组合作形式是必要的。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第二中学  陈凯

【摘要】在初中科学这门学科中,汇集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基于科学学科本身的实验性、探究性,在这门学科中利用小组合作形式是必要的。本文主要对初中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开具体的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科学;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渐深入,为教师进行新的教学活动打开了新的视野,提供了全新的教育资源和平台。在当今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倡导的是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是在初中科学的教学探究中。初中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仅仅要让学生充分掌握科学知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来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继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效果。在初中科学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充分结合小组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也是教师提升教学效率的要求。
        一、当前科学教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当前的课堂合作学习不能实现合作的意义,教师简单地将合作学习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谈论,讨论即被视为合作,学生难以进行深入探究。有的教师将学生分组后,对学生放任不管,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也较为无效。
        (二)评价公平性缺失
        在合作学习进行评析的阶段,部分教师往往会更加偏向于优秀的学生,这样会让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他们即使在合作中积极地投入,也得不到教师的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难以得到教师的全面关注,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三)合作时间规划不科学
        针对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合作的时间进行科学分配。有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的压力,由于担心完不成教学目标,在组织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往往无法留给学生更多的探讨时间,甚至于学生刚进入到探究的状态,教师就急于让学生汇报结果。或者没有明确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合作学习的时间,在时间分配问题上由于没有一定时间的限制,导致谈论无休无止,或者时间结束后也没有达到共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是无效的,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二、合作学习背景下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树立合作观念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地革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要意识到合作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学《常见的植物》这一章节的相关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安排好教学进度。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就要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常见的植物带到课堂上。在课堂上进行了内容的讲解之后,首先通过问题的提问来检查一下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在保证学生充分掌握了教学的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四五个人一组,分别对自己带的植物进行探究和观察,并做好完整的记录。记录的内容要具体包括生物的名称、大体构造特征、习性、外形特征等等,学生应当在小组内进行任务的分配,保证各司其职,分工明确。



        (二)创建学习小组
        一个班级内的学生由于先天状况和心理特征、能力差异不同,因此每个学生都具有自己的特性,这就是教学活动中的层次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在构建学习小组时,要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才能充分让优等生起到带领的作用,让中等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升,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得到帮助,从而达到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
        例如,教师在教学《地球的自转》这一章节的相关内容时,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教师首先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然后教师给每个小组提出要探究的问题: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
        (三)丰富合作形式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就要注重合作形式的多样化,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学生和学生之间分成特定的小组来进行学习。同时,在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为了追求合作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客观性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除此之外,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得心应手。
        例如,教师在教学《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这一节的内容时,为了保证合作形式的多样化,提升学生的新鲜感,教师可以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而不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师进行半堂课的内容讲解之后,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充当“一日教师”的方式,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选取几个学生进行上台授课,然后教师坐到学生的座位上体验学生的上课氛围。教师要对上台授课的学生进行充分的表扬和鼓励,因为这不仅仅需要能力,更需要莫大的勇气和自信心。在学生讲的不完整或者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及时进行指正和补充。
        教师通过使合作形式多样化的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四)优化评价机制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及时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教学手段和方式能够与时俱进,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同样,教师也应当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激励,让学生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在哪里。
        例如,教师在教学《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得到底怎么样,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将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中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将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和结果相结合。除此之外,教师要多多地使用激励性语言,运用激励机制。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是很强的,教师一味地进行批评不仅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受挫,而且也会挫伤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三、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实际的科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学习观念和方法,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文解.基于STEAM理念的初中科学“项目+探究式”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新课程,2021(21):74.
[2]王荣.初中科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1(08):82-83.
[3]葛元钟.课堂讨论法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浙教版科学教材七上4.1《物质的构成》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2):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