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尹桂英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尹桂英
[导读] 施工图纸是设计与施工沟通的桥梁,如果施工图不健全、不完整或设计错误,势必会对整个项目建设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因而,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都要提升对施工图的重视程度。

山东省菏泽市建筑技工学校  尹桂英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施工图纸是设计与施工沟通的桥梁,如果施工图不健全、不完整或设计错误,势必会对整个项目建设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因而,业主方、设计方、施工方都要提升对施工图的重视程度。施工图作为指导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蓝图,其对工期、成本、质量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建筑项目根据功能不同、结构不同,所需要的材料也不尽相同,施工图对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具有指导作用,设计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将成千上万的施工材料结合在一起,而不同的工艺和材料价格差别非常大,需要根据工程实际,选择合适的材料体现在图纸清单上。同时,所有的工种都要围绕施工图开展作业。可以看出,施工图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了一个统一标准,从而使材料损耗、项目进度、项目质量有据可依。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教学;应用
        引言
        对于建筑类院校的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正确识读和理解建筑工程施工图纸,是一项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技能。识图能力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的许多课程,像《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钢筋翻样与算量》、《施工组织管理与设计》等一系列课程,以及与这些课程相关的课程设计、课程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的学习效果,甚至有可能影响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和整个职业生涯。但限于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水平和认知规律,在前期专业基础课的课堂教学中,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更快掌握,往往需要我们在上课时,以课本知识为依据,结合建筑构造图样、大样图、局部详图或国家标准图集等进行讲授。而在后期专业综合课程或实践教学活动中,则需要我们用实际施工图,甚至是一套完整的实际工程案例图纸,作为依据来计算工程量,做预算,或者完成其它实训任务。那么,如何选好、用好施工图,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事半功倍地完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活动,就成为了每一位相关授课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1施工图设计内容
        施工图表示工程项目的总体布局,建筑物外部形状、内部设置、结构构造、材料做法及施工工艺所要求的图样,涉及建筑设计、结构、给排水、采暖通风及电气等各专业内容。建筑施工图设计是一种具有综合性要求的设计工作,一份详细、完善的施工图纸,每一张都是有用的,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重要技术文件,比如,基于建筑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是以结构设计、功能要求、美学要求、环保要求及经济要求为依据,设计目标是使应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并用方案设计、结构分析、构件及施工图绘制而体现项目整体设计的主题思想。施工图的设计过程要保证达到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使结构设计的计算内容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设计中不仅要贯彻设计标准规范,而且应注入设计者的主观先进理念,综合考虑各专业间的配合。比如,目前国家对于节能和防火设计的要求较高,设计人员需要准确及时地了解消防新旧规范的衔接,详细透彻地了解技术发展更新内容,这样才能将防火分区、疏散通道等在设计图上详细地体现出来。
        2优化措施分析
        2.1不同专业、不同课程,选择不同图纸图样
        我们在选择图纸图样时,应当依据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需求,合理选择图纸图样。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识图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和专业需求较深的课程,可以选择课本图例,结合实际施工图纸或国家标准图集中的大样图、详图来讲授课本知识点。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施工图纸,多了解不同位置构造做法、常规做法、不同结构细部要求,以便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启发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做到举一反三。而专业要求相对较浅的专业和课程,则可以直接采用课本图例、模具进行讲授,方便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即可。
        2.2不同教学活动、不同学时需求,选择不同图纸图样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需要我们利用图纸、图样来讲授课本知识,而实践教学中,则需要学生能够读懂、看懂施工图纸,来进行其它相关后续实践教学活动。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应尽量采用与课本知识点结合紧密的课本图样、国家标准图集等,来先讲授课本知识点,然后,再利用建筑工程施工图纸中的局部大样图、详图等举一反三,进行知识点的拓展,让学生多了解不同结构、不同建筑部位的详细构造做法、常规做法。同时,不同学时的教学活动,也应合理选择图纸图样,学时短的实践教学活动,我们可以选择规模较小的工程案例,或有针对性地选择工程案例的其中一部分(局部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作为教学用图。学时长的实践教学活动,像综合实训、毕业实训,则应选择规模较大的实际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工程施工图纸,用实际工程案例做实训,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动手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
        2.3施工图纸的后续利用
        我们还可以充分地研发和利用施工图纸,把实际工程案例图纸做出Revit模型、广联达模型,进行Lumion漫游、VR展示、沙盘、场地布置、施工现场管理等。施工图纸+BIM模型全部可以服务于教学活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各取所需。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着重学习施工现场管理;工程造价、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重点了解工程量计算与计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学习漫游与楼盘、沙盘展示;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侧重掌握后期的物业运营、围护。利用当前的“1+X”概念,把各门课程的知识点融入到图册中,做出各种软件模型,甚至模具,学生上不同的课程,用不同的软件截图,或直接进行软件展示。


打破传统的不同课程割裂的现象,相近课程进行融合,软件课程融入其它课程中,让学生既可以较快掌握课本知识点,又能全方位、大面积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服务每一位师生。
        2.4计费标准不同
        施工图预算计费标准未公开的预算定价,施工预算为企业内部自主编订的预算标准,施工预算的预算定额能够对社会的平均水平进行反应,施工定额可对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进行显示,预算定额可依据社会平均水平进行计算,综合近年来的杰哥标准,由于市场价格存在波动,所以预算定额也随之产生着变化。施工预算可依据施工时间,依据市场价格变化情况进行费用的调整,以此开展企业施工预算,可合理进行施工预算的调整,相对于施工图预算来说,内容更加详细,施工预算的总费用比较低。
        2.5内容的组织
        在对学生能力培养内容中还有对内容的组织,合理的内容组织能够增强能力培养的效率,并在保证能力培养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对学生能力内容培养组织中可以按照由简入深、由易变难、由理论到实践等以层层递进的形式推进,能够实现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能力增强。教师需要充分整合相关教材内容,提前设计好结构完整且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达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最佳保证。在对学生的理论教学上做到完整详细,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各项有关知识,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上,要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意识,锻炼学生自主动手能力,以进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专研的精神,在此过程中还能进一步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造性。
        例如针对建筑施工中学生对施工设计视图的各项能力训练包括有图纸绘制与看懂设计图纸两个主要方面,在内容组织中可就这两个方面展开。能力培养内容的组织要混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要在基于相关建筑施工图绘制与识读教学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训练,在具体实践中巩固有关理论知识。教导学生能够会画会认,对图纸中的相关术语要能十分熟练,避免一切可能性的混淆,重视每个图纸中的符号表示以及图纸所标注的各项数据。此外,有关能力内容的组织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不断的加以深入,提高实践难度,让学生能够逐步形成完整的建筑施工图绘制与识读的能力。
        3教学难点
        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由于涉及到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建筑制图等方方面面,故而教学的难点很多。但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三个问题——什么样的建筑设计符合使用要求和工程标准?建筑施工图设计要解决哪些问题?建筑施工图要表达(画)到什么程度?回答好这三个问题,成为检验教学成效的主要依据。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要向学生明确的一个基本认识是:建筑施工图设计绝不只是深化图纸和标尺寸这么简单。通常在设计师拿到扩初或方案图后,首先需要明确各部分的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或规范的要求,是否切实可行,是否满足其它各专业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学习规范成为最终施工图设计成果表达(画图前)的必要条件。
        如果说,建筑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重心是解决想做什么或想做成什么样的问题,那么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作重心则在于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建筑施工图设计犹如纸上盖房子,是一项相对微观,着力解决定位、定量和实施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处处有交代,事事有依据。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思考功能、空间、形式等大的关系外,必须对建筑构配件的材料、尺寸和构造做法,以及与结构、设备、施工等的相互关系要有相当的熟悉和了解。对这些前置课程知识的综合与运用,恰恰是学生捉襟见肘的所在,也是教学真正的难点所在。
        对于第三个问题,可以说是众多讨论施工图设计的教材或论文重点着墨之处。这些参考资料对建筑施工图表达的内容和深度均有详尽的描述,多数还附有示例,故无需在此赘言复述。即便如此,笔者还是发现模仿这些范图和示例只能求得形似,想要画得一套“耐看”的施工图并不容易。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上述两大难点尚未解决,另一方面,最本质的,是因为学生对施工图设计的逻辑性缺乏认识。依葫芦画瓢往往导致施工图深度不一、前后矛盾、错漏百出。因此,必须通过结构有序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其表达逻辑性的基础上进行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保障。施工图涉及材料、设备、结构及相关技术工艺,对设计人员的技能具有较高要求,因而,在项目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必须从设计文件输入、内部设计文件管理、专业设计质量控制及设计文件修改等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及时掌握信息,不走设计弯路;其次,设计应基于规范标准与实际使用要求进行,同时满足实用性、适用性、经济性、节能性原则,这样才能设计出因地制宜的建筑产品,为施工单位提供指导蓝图。此外,设计时应加强各单位沟通,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会因业主调整思路或强制政策而调整设计,这就需要通过信息的搜集与建设单位进行充分沟通,从专业的角度做出正确、合理的引导。同时,工程实施阶段会因某些条件变化而出现变更,影响成本造价,设计人员应积极面对,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在满足规范标准的前提下,尽量保证各方利益平衡。
参考文献
[1]赵慧,张会.《建筑结构及其施工图识读》课程改革与实践[J].居舍,2019(35):188-189.
[2]董晶.建筑设计专业方向下的职业技能大赛研究综述[J].现代职业教育,2019(24):164-165.
[3]张翔.浅谈建筑电气专业《施工图的识读与绘制下》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8):260-261.
[4]刘佳.建筑施工图设计与各专业配合的应用分析探究[J].居舍,2019(22):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