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指导中的运用——以《骆驼祥子》为例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刘若诗
[导读]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两大支点之一,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

五邑大学文学院2020级研究生  刘若诗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两大支点之一,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题之一。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本论文将用项目式教学来指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试图运用《骆驼祥子》教学案例,创设新型阅读指导教学方式。为项目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指导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初中语文;阅读指导
        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1]变革学习方式,确保全体学生都获得必备的语文素养。目前,我国语文阅读教学仍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导致学生的阅读热情不高,很难适应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要求。基于这种状况,国内新的教育方式项目式教学逐渐流行。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引入项目式教学,力求改变传统的名著阅读教学方式,为名著阅读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进行项目式教学,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与生活实际情境相结合,学生还可以获得生活常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新课标下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学生应该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掌握各种阅读技巧,利用图书馆、网络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有相对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重视感情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由此获得对自然、社会、发展的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报纸和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1] 课标还提出了量化要求“9年的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研究文学作品本身,加深理解和体验,接受感情和熏陶,接受思想启发,享受审美的乐趣。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理解。
        高中学段是初中学段的承接,高中的课标要求对初中的教学要求也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在学习任务群5中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类别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作品人物形象和文化,在品味语言、体验感情的过程中提升文学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审美的鉴赏能力和表现的交流能力。” [2]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论对哪个学段的学生来说,阅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是要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和情感思维发展转变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高阅读和表达交流的水平,提高跨媒介分享与交流的能力;通过阅读,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了解世界的文化,开阔眼界,丰富自己人生阅历并且与社会拉近距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建构阅读经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和思辨性;通过阅读,学生还能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二、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与困惑分析
        (一)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根据笔者实习时的观察,教师常常在课堂上使用提问来法来引导学生思考,以此来展现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在现实课堂中,教师为了营造出一种欢乐的课堂气氛,出现了太多的无效提问,例如 “是吗”、 “好吗”、“对不对”这样简单的问答。这种简单无意义的问题过多,就会使有效问题的减少,从而没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不能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造成了课堂教学的无效性,学生学习效果不佳,高分层次人数较少。
        (二)学生兴趣不高
        针对项目式阅读教学,笔者对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访问,主要以访谈、问卷的方式进行。通过调查,笔者了解到现在的初中生已经习惯了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自媒体的快餐式、碎片化阅读,有50%的学生对传统文本阅读已经逐渐失去了阅读的兴趣和耐心。虽然教师也倡导学生多多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但这仅仅停留在倡导层面,并没有深入。而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对学生只是进行了基本知识和固定模式的讲授,也没有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扩展,不能使学生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只是机械式的学习,因此学生对作品没有更加深层的理解,他们会对语文阅读渐渐丧失兴趣。加之我国初中生课程作业相对较重,阅读氛围较差业余时间较少,很少有时间进行文本阅读。
        (三)教师主导学习
        传统的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则是配角,不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过分强调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以老师自己的解读代替学生自主阅读。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40.1%的学生觉得教师只是让他们简单地记住作品的故事背景、内容结构、中心思想、情节等考试常考知识点,没有结合实际生活,使用题海战术,结果导致部分学生死记硬背,没有探究性,毫无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是实现阅读有效性的前提,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阅读,感受文本内容,从而产生自己的理解。但在课堂上,教师没有充分给予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只有24%的学生觉得思考时间充足。在新课标教学形式下,教师应该学会“放手”,不是做为主体,而是以一个帮助者的角色来协助学生进行阅读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探究。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检验教学成果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教学评价,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发现自己教学活动的缺点和学生学习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名著阅读的教学评价内容和方式是极其单一和机械的,有53.5%的学生表示教师主要采取考试成绩和打分的方式来检测学习成果。


在内容上,试卷当中主要是对于改该文本重点片段主要内容、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等方面的考查,这样的评价方式显然只是考查了学生掌握的知识层面的内容。而在方式上,目前还是只使用考试这一种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极其单一,没有对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做全面的评价。
        三、以《骆驼祥子》为例,探索项目式教学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路径
        过去在进行《骆驼祥子》阅读指导时,大部分教师布置给学生的目标任务都是单一的、套路式的,并且把自己的理解灌输给学生,例如:故事发生的背景、祥子的三起三落、虎妞的悲剧是如何导致的?祥子最后为什么失去希望,变成了行尸走肉等问题。课后则布置学生背熟常考知识点,并无其他拓展。长期以往,学生缺乏明确的、有价值的学习目标,再加上评价方式单一,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无益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急需改革,项目式教学正好符合这种需求。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从真实世界中的基本问题出发,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较长周期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并完成一系列如设计计划、问题解决、作品创建以及结果交流等学习任务,最终达成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的目标。[7] 将项目式引入阅读教学,设定真实的生活状况,将读名著的目标变成驱动性的任务,让学生进行长时间的探究。地点不限于教室,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现实。学生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完成目标任务,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还能强化学生已有的知识运用,达到复习的牢固效果。
        项目式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设计适合初中学段学情的任务推动教学。同时结合现实生活,设置有效问题探究,将阅读名著转化为任务驱动式言语实践活动。教师要设计高度精练的驱动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且有意义的事,并且问题本身应包含着本项目所要求学习的核心内容。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能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
        《骆驼祥子》故事的发生年代距离现在较远,有些地方学生会难以理解。在学生介绍时代背景后,教师可以出示祥子拉车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选底层车夫做为主角?骆驼祥子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通过祥子,我们看到怎样的社会缩影?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为什么祥子宁愿在北京城过着艰苦的生活,也不想再回到乡下了?虎妞的出身明明不错,生活条件较好,但为什么她如此泼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在深入阅读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去探究祥子的心理活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等等,继而让学生小组讨论并派代表来回答问题。学生完成项目的方式不限,可以是汇报、表演等等。
        项目作品完成后,每个小组派学生代表上台展示,结合多媒体汇报项目成果,完成自选目标,回答要有理有据。基于此可以开始正式评价,首先应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项目成果和阅读过程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回顾整个阅读过程,更能获得阅读技巧的提升。
        学生自主评价后,教师站在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度再次进行评价,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知识点,包括名著文本中心思想和人物特征等。通过学生的开放理解,老师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学生的思考深度和闪光点。老师应该鼓励学生仔细阅读。学生在深入阅读之后,能够发表与他人不同的见解也是重要的读书成果。根据考试,加上小组报告、相互评分等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在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的同时,同时积极地考虑和评价他人的观点。在这个阶段,教师必须适时进行指摘和评价,对学生适时引导偏离的想法,进行修正。[12]
        项目式教学在语文阅读指导中的有效应用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实现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项目式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提出驱动性问题,分配任务。另外,通过团队探究合作、展示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同时,有助于教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结语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和创造能力。项目式名著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既保证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了阅读教学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传统阅读教学的不足之处。通过对项目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指导中的运用的深入研究和思考,笔者发现项目式背景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对转变教学方式、发挥育人价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都有重大作用,在将来的名著阅读教学中一定会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3]夏雪梅.项目化学习——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7.
[4]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M].任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柯清超.超越与变革:翻转课堂与项目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29.
[6]刘云生.项目学习——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2(01):36-38.
[7]柯清超,吕晓红.信息时代的项目式学习:课堂教学的重构与超越[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03):7-9.
[8]余瑶.项目学习的特征及教学价值[J].教师教育论坛,2017,30(10):55-58.
[9]刘景福,钟志贤.基于项目的学习(PBL)模式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18-22.
[10]汪迟.《骆驼祥子》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尝试[J].中学语文教参考,2017(26):30-33.
[11]梁聪颖.项目式学习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20.
[12]杨柠泽.《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13]任晓丽.初中小说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本文是2017年度江门市第一批基础与理论科技计划项目的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