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张砚博
[导读] 乡村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各项工作发展的重点之重。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更是被提到重要地位。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张砚博

摘要:乡村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各项工作发展的重点之重。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之后,农村各项工作的发展更是被提到重要地位。从历史上看,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汉代重农抑商政策;宋代乡村宗法组织的发展;中国近代十年土地革命;到了现代农村农业改造;乡镇企业的发展等都展现出了每一时期国家“重农”的表现。现在在国家实施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下,乡村旅游出现了一系列的发展问题: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缺少专业规划、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遭到破坏、经营范围小,成本高,经营理念待提高等,要想乡村旅游发展得好又快,必须要创新发展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模式创新
        引言: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上的决策,实施乡村振兴被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地位。而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这一体系的一个重要分支也得到了重视与发展。众所周知,旅游是一项产业,无烟的朝阳产业,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道窗口。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对农村经济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而且也极大地拉动了区域发展,进而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善现今城乡发展问题,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总之,要想乡村振兴达到效益最大化,必须要从小处抓起,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角下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创新模式进行探索与研究。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1.基础设施不完善,缺少资金,产业不均衡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发展,我国乡村各项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进入了发展新阶段,但在此背景下,由于城乡发展差距大,不协调,不平衡问题依旧突出。乡村发展结构不充分是个很现实的问题。部分偏远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非常好,自然与人文资源都有一些吸引力,但苦于地区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政府对其投资力度还不够,于是这些地区只能依靠农业,导致农业在总体产业中占比较大,第三产业发展受到阻碍,产业结构较之城镇那是极其不均衡。正因为这样,乡村发展旅游的一系列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建设资金也短缺,产业结构比例失调。
        2.自然与人文资源被破坏,同质化严重
        旅游资源是否具有观赏性是吸引旅游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特殊性的自然或人文资源往往更能够吸引人们来此旅游游玩。但现在很多乡村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不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忘记了生态保护才是确保旅游发展的途径之一。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使原本朴素淳朴的小乡村变得物欲纵横,民俗民风遭到破坏影响。到最后,没有遵循乡村振兴战略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使自然资源被破坏,人文资源也受到损失。也有某些地方,在明白了旅游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后,极力模仿和打造本区域的资源,造成资源的同质化现象,失去了资源原本的色彩风貌等特殊性,也失去了吸引人们前来消费的欲望。
        3.经营范围小,成本高,管理落后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搞旅游的农户在市场的排挤下生存困窘的局面。尽管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的是一片祥和与发展的好态势,但有些乡村居民在搞旅游的同时也经常出现经营问题,由于区域限制,经营范围不如城市广,服务接待也没有城市的优质,造成经营的成本过高,利润被挤压,尤其是个体农户,几乎没有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过经营管理知识,只是一味地按自己的方式来经营,管理也十分落后。


过去几年内,农家乐的发展方式受人喜爱,很多旅客被吸引来品尝农村家常菜与农货、土特产等,享受农村气息,但随着时代发展,新的创新模式出现,旅客不满足于农家吃饭,同时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二、乡村旅游发展创新模式分析的策略研究
        1.加大政府扶持与资金投入力度
        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我们要遵循坚持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这两个基本原则。加强政府政策的扶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对乡村产业发展进行规划,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尤其是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据统计,2020年中国旅游消费者对乡村旅游市场的主要期待中占据第一的是旅游的设施有待加强。因此,要想振兴乡村旅游业发展,就需要政府给予帮助,在乡村道路,供水供电设施,网络通信,楼房建筑设施及停车位等方面多下功夫,给予政策优惠等。
        2.加强自然环境整治,恢复乡村风貌
        过去,人们发展不讲生态只顾经济,不要绿水青山只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时间与历史的见证下已经是弊端百出。如今的乡村振兴要求人们坚持人与自认和谐共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保护环境,恢复自然,严守生态保护警戒线,推动乡村绿色生态发展。要做到对生态资源的保护与修复,对因产业污染,农业破坏而造成的环境问题更要加大措施,加强监督企业废弃物的排放,严禁水污染;开展农业绿色化发展,推进实施有机化肥,严禁秸秆燃烧,畜禽粪便污染等等,此外,还要着力恢复乡村风貌,建设文明乡村。
        3.加强人员培训,创新管理理念和业务范围
        加强对乡村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自愿接受培训,统一学习管理经营知识是减轻农村旅游工作者经营压力的途径之一。在掌握更多经营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可以提高农户的经营能力和利润收成,方便旅游业务的开展,扩大经营范围。其次,要改变单一的业务经营局面,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符合本地区发展的模式,例如开展以新鲜,收获为特点的观赏农业、采摘林业模式,让游客们采摘草莓或其它农产品来提高旅游的体验性;或者是以竞技,体验为主的滑雪溜冰等户外活动等等。
        4.加强宣传力度,建设当地知名品牌
        好的旅游产品与创新模式如果没有外界的宣传也是不行的,因此要加强宣传力度,在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的要求下,打造出属于本地区的旅游品牌。现阶段互联网,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途径,许多旅游产品在网上得到售卖,从而引发淘宝小镇等创新模式的兴起,也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打开了市场,提高了知名度。总之,要想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又好又稳,就必须坚持旅游创新性发展,让创新开辟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光明大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之路,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基于这一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虽面临一些困境,但相信在不久,以创新为主的时代精神的引领下,我国乡村旅游能够找到合适的创新发展模式。但愿之后的中国能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如何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J].学术前沿,2018(2):18-22.
[2]秦中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与重点[J].新经济导刊2017(12):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