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汽修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邓川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教育研究》2021年10月   作者:邓川
[导读] 信息化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国内教育的全面发展,各级教育都在探索信息化教学的途径。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  邓川
 
摘要:信息化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随着国内教育的全面发展,各级教育都在探索信息化教学的途径。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信息教学在中职汽车维修实训课程中的应用,有利于探索汽车维修教学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使教学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操作汽车维修的能力。对现有汽车维修培训课程的分析表明,部分教师采用单一、有限的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教学兴趣,还可以减少课堂教学的限制。下面分析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必要性以及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的教学现状,并探讨主要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中职教育;信息化教学;汽修实训课程
        引言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以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为主,注重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然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存在教学规律单一、培训设备和场地有限等诸多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能满足实际工作要求。为此,探索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对汽车维修专业实训课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探索并完成汽车维修实训课程的教学活动,将对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1信息化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1.1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
        汽车维修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专业教学资源库,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途径,方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转变角色。教师从传授原始知识和技能转向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1.2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成长阶段,普遍存在学习基础薄弱、自律性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然而,他们无疑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热衷于生动、生动、互动的数字资源。将信息化教学应用于中职汽车维修实训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1.3突破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将信息化教学应用于中职汽车维修实训课程,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碎片化的数字在线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同屏信息化和3D虚拟仿真软件改善了学生数量与训练设备和训练场地数量的矛盾;最后,该评价体系还实现了实训课程教学效果的真实反馈,促进了教学的改进。
        2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的教学现状
        2.1缺乏相关的教学设备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在开展实训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关的机械设备,能够为学生的实训练习提供辅助功能。但是,由于经济条件和学校资源的限制,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没有把实训课程放在真正重要的位置上,这导致许多机械设备不齐全,学生很难得到足够的操作和锻炼,从而导致实训课程的实践作用很难得到充分体现。此外,由于现阶段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汽车维修行业的零部件配置也在不断更新。有时候实训课会因为设备比较陈旧而明显影响学生的实践水平。
        2.2学生缺乏参与的兴趣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导致学习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主动性,不愿意与老师进行有效的合作。其中,在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训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会因为与课程的内在冲突而缺乏参与的热情和兴趣。此外,由于实训课程教学模式单一,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容易导致学生反感,阻碍汽车维修专业实训课程的顺利进行。
        2.3教师的专业能力有限
        考虑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阶段,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没有很高的要求,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通过自身足够的能力水平向学生传授自己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使得中等职业汽车维修专业的培训课程很难显示出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误区而与时俱进,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3中职汽修实训课程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方法
        3.1鼓励学生做线上课前学习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都有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课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自学,并根据教师设定的学习任务控制预习目标。学生可以利用视频观察了解安全操作的相关过程,从而完成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平台论坛和社交平台上发布话题,指导师生交流有效问题,在线回答学生问题,互相讨论预习问题等。通过掌握学生预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案,以保证教学效果。
        3.2构建信息化汽车维修教学平台
        高校可以根据汽车维修实训课程的特点,建立信息化教学平台。以电控发动机维修的学习为例,高校可以在平台上传维修手册等知识点,利用动画、微课、视频、虚拟软件为学生搭建在线混合教学。学生可以利用平台学习知识点,观察技能点后进行模拟训练,利用翻转课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此外,平台建设可以丰富师生之间的教学组织,为小组学习、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提供环境。以学生常用的微信为例,中职教育可以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上传汽修教学视频、知识点、操作内容,学生可以将关键词发送到微信官方账号获取学习资源。微信群和QQ群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与学生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方便的相互讨论的平台。
        3.3虚拟仿真软件在课堂上完成项目任务
        课堂上,教师先播放相关案例视频,创设学习情境,介绍任务目标,激发学生求知欲;然后,学生使用3D虚拟软件模拟电控发动机的检查维修项目,熟悉操作流程和要点,使用视频实时录播软件分析学生的操作错误点并及时纠正;在最后的实训中,老师会分组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为各组提供实用的车辆、设备、录像机、无线视频发射器和移动显示终端,用摄像头记录各组成员的实际操作细节,并将视频记录显示在移动终端上,让学生通过无线视频发射器进行现场观看。教师在实训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学生按照规范完成工作任务。
        3.4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需要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教师的专业素质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我们必须具备足够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应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在设定正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其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能够深刻理解汽车维修行业的不断发展,通过实地考察、知识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才能真正满足中等职业教育的指导需求。
        3.5实践教学指导需求的建立
        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实训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真正认识到实践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根据汽车维修行业的市场需求,实现课程与行业发展的相互融合。通过及时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技能水平。此外,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必须及时更新,以满足实践课程的知识需求,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机会,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现代技术对当代教育的影响有目共睹。信息化生存环境下的教育信息化可以保证教育与时俱进,并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传统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实训课程的教学中,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自学和复习的在线资源,利用虚拟软件完成各种操作的训练,带来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好处。中等职业学校应做好信息化教学建设,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培训提供良好环境,确保中等职业教育成功。
参考文献:
[1]代婉秋.试论信息技术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5):23.
[2]陈波.中职汽修课堂实施信息化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20(20):118-119.
[3]高芳芳.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汽修教学[J].科技资讯,2020,18(14):153+155.
[4]刘巧云.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有效性策略[J].教育,2020(17):16-17.
[5]叶仁满.浅谈信息化教学在中职汽修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0(02):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