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周沁
[导读]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还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以小学科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同时提出具体的方法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和发展。

周沁    成都师范银都紫藤小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还需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以小学科学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同时提出具体的方法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001-01

        小学科学教学是义务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既是科学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学生培养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现实教学的需要采用适当的培养策略。
        1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作用分析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问题意识,能够在对同一类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及时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并进行解决。而在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从这些影响因素出发,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分析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作用。
        1.1问题意识培养的影响因素
        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在我国新课改教学背景下,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理念,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还需要从学生培养的长远角度出发,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在教学目标上还需要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方法,将学生综合素养以及问题意识的提升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而学校也需要加强对教师进行考核,提高科学教师对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视度。
        1.2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作用分析
        在我国新课改发展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方面符合新课改对学生教学的需要,同时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问题意识的培养与锻炼,不仅是学生当前学习状况的检验,更重要的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会起到较大的影响,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教学显得更加重要。首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理解及学习能力。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锻炼,既是小学科学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因此科学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与锻炼。 其次,可以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首先对学生科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抽象概念以及知识的理解,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应用。学生们能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有利于突破科学教学中的限制,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进行书本知识的教育,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教学氛围的营造。


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提高具体的科学教学效果,打破传统的学习限制,提高学生们的科学成绩[1]。
        2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从上面的分析中能够看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不仅是科学教学的要求,更重要的也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方法,因此科学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开展问题意识的培养。
        2.1设置科学合理的科学问题
        首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需要教师在问题的设置上科学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出有效的科学问题,既能够起到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影响到学生科学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科学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科学教师还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对教学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们能够从生活中获得解题的灵感,锻炼学生的科学问题意识。第二、科学教师还需要将学生进行分层,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问题,在保证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过程中,合理控制科学题目的难度。第三、科学教师需要总结出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明确教学的内容[2]。
        2.2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其次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教学的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来开展科学的教学,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帮助学生进行科学问题意识的提升。例如在四边形概念的讲解中,一些学生会混淆平行四边形、梯形的概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实物,例如桌子等让学生在直观感受的情况下加深自己的印象。同时还需要综合使用其他教学方法,例如对于一些抽象性的概念可以通过情境营造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对科学知识的应用。科学教师可以使用微课教学法、互联网教学法等方法,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2.3构建良好教学情境
        最后为了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情境的构建,为学生们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注重对教学情境的构建,将科学问题融入到特定情境中进行教学,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以及检验。例如在讲解《谁流的更快一些》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速度?我们需要如何判断他们的速度等。通过生活情景的引入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科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而这也是教师容易忽略的地方。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用课内外结合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3]。
        3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既是科学教学的要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途径,符合新课改对学生培养的要求。因此科学教师需要结合书本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谢红银.试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4(10S):108-108.
[2]陈继红.浅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3(64):153-153.
[3]童瑶.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000(013):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