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王植林
[导读] 随着现代化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很多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实践发现了新的教学改革路径,其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的教学改革受到了广泛关注。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之中,科学、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使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多元和高效,课程中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更加严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合了信息技术,使学生不再是以往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是可以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

王植林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淠联小学  237143
【摘要】随着现代化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很多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实践发现了新的教学改革路径,其中,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的教学改革受到了广泛关注。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之中,科学、合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在教学中,使教学工作变得更加多元和高效,课程中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更加严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合了信息技术,使学生不再是以往课堂教学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而是可以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这样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融合应用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027-01

        引言
        受到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长期采取“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发挥。这样的教学模式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需求。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趣味性。
        一、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补充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丰富教学过程。这样的信息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料,在准备教案时可以上网查资料,让自己的教案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对教学内容的把控体现了教师的能力.在现代社会,很多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远远大于课堂内容,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一堂课程中掌握好教学节奏,是教师要面对的问题。学生与否沉浸于课堂,大很大程度上和课堂教学的优劣有关。所以,教师应该分析当下学生的喜好,在教案中编写对应内容.教案、教学课件、教学具体流程及课后作业,都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同时,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情景,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使用信息技术创设有趣的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的学习通常是以计算为主,学生在整节数学课上都会将大量的时间放在计算上。学生在学习新的计算方法时,会兴致勃勃地进行计算练习,但是当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之后,就会对机械的计算练习产生抵触情绪,降低计算的速度,有时还会因为马虎降低计算的准确率。因此,教师为了改善学生学习现状,将枯燥的计算变得有趣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计算提供一定的支持[1]。由于信息技术的功能繁多,教师可以使用多彩的图片来吸引学生计算的兴趣,也可以利用有趣的计算游戏激发学生计算的动力,充分调动学生计算的欲望。比如,小学数学“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学习,其主要考查的就是学生的口算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口算的速度以及准确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闯关小游戏,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当计算速度以及准确度都满足要求时,学生才能闯关成功。


这样的话,一些在计算上有难度、对计算有抵触情绪的学生也会因为游戏的吸引积极参与到计算中,进而提高计算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在数学课堂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教师的重要任务。由于没有形成数学思维,很多小学生无法理解抽象问题,对推导过程一知半解,再次遇见同类题目又会陷入困境,很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公式具象化,以动画、图片等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降低题目难度,帮助学生理解题目。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的面积整理与复习》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目前学过的面积公式,经过学生回忆,学过的面积公式大概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相应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总结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特点,最后得出最终的结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其他面积公式推导的基础。学生在推导出这一结论的过程中,也对之前的几何知识进行了复习,完善了相应的知识脉络,形成了知识体系。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针对性教学
        班级中每一名学生的学生状况都是不同的,虽然很多教师凭借着自身的经验,能够快速判断出学生在哪一个环节比较薄弱,然后对其进行针对性教学。但是,还有很多工作经验较为不足的教师就不能够使用此方法,或者学生数量多的班级,教师如果运用这种方法,会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在有效利用了信息技术之后,教师根据计算机做出的计算统计,就可以很快地知道学生对于哪一部分知识的掌握出现了问题,根据每一名学生出现的问题,然后对其开展针对性教学,使学生的不足之处得到改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五、巧用信息技术,强化练习训练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清晰、直观地了解问题的所在,进而加以解决。例如,在学生认识了面积单位平方米之后,为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表象形成直观的概念,通过信息技术多次呈现篮球场,让学生预估篮球场的长和宽,从而计算出篮球场的面积。这一练习的设计,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正如课程标准所说的不仅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又让学生在每堂课的学习中都有所收获。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合理化原则,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师在引入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注意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雪青.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4}(04):92-93.
[2]郑东洪.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研究,2019,{4}(25):7-8.
[3]周伟宾.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影响及策略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9,{4}(03):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