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俞华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俞华
[导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小学语文教学引起了足够的关注。经过调查发现,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授课教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主要采用“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方式,然而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今探究式教学法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通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并逐步提升小学生独立

俞华   德阳市东电外国语小学  618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小学语文教学引起了足够的关注。经过调查发现,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授课教师为了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主要采用“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听课为辅”的教学方式,然而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今探究式教学法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通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积极使用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并逐步提升小学生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因此,本研究主要对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以期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022-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对小学语文教学引起了足够的关注。相比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任何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很难保持长久的专注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若语文教师仍然使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那么就会导致授课质量急剧下降。为了能够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探究式教学法[1]。通过使用这一种新型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使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善于反思的良好习惯。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法,本研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建议。
        一、创设教学情境,诱发探究欲望
        为了能够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授课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环境。经过调查发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需要紧密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更是需要能够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授课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对班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班级中的小学生对什么话题最感兴趣,最终将该话题引入至探究式教学的问题环节。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通过在语文课堂中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欲望,因此探究式教学方式能够引导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最终形成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加强小组活动,提高探究能力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只要采用“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被动听课”的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但是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探究式教学法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难题,通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在课堂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主要由于探究式教学法更加看重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课堂中授课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小组谈论的方式提升小学生的探究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对以下两个方面问题引起足够的关注,分别为:第一、授课教师在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组时,应当采用科学、合理的分组形式,切不可为了方便直接按照座位顺序进行分组。良好的分组模式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确保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展。例如,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第二、分组结束后,授课教师应当为每一个小组提供明确的合作任务,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鼓励学生真正参与至讨论过程中,并在任务的指引下,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
        三、营造开放课堂环境,鼓励小学生探究
        教学实践中,需要以开放的问题,带动小学生探究,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愉悦,小学生也能够自由发表观点,感受到课程魅力。小学生认知有限,词汇量小,生活经验不足,给予他们适当的表扬和充分的引导,使其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断树立自信心。以《花边饺子里的爱》为例,通过设置“文章以饺子为线索,表达了哪些感情?文章中的哪些细节描写最打动人?生活里你遇到过哪些与饺子有关的事情?”等一系列开放的引导性问题,鼓励小学生进行探究。或者,教师带领小学生学习包花边饺子,让他们通过课堂体验,感受文章的主题思想,在探究过程中,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小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根据其问题回答情况,判断文本学习效果,加深小学生对相关内容及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注重延伸课外,提升实践能力
        教师想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所有的教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几平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主动走进自然,让学生在大千世界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与魅力,以此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授课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读书角,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每一位学生将自己所感兴趣的书籍带入到课堂教学中与其他同学分享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与生活经验[2]。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发现,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感受到探究式教学法的优势。通过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法存在的困境,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能够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分别为:第一、通过提问题的方式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小学生积极进行思考;第二、通过分组学习的方式鼓励小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思维;第三、积极鼓励小学生利用课堂外的时间学习语文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小学生浸染在语文的海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3]。
参考文献:
[1]雷应忠. 浅析体验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语文课内外, 2019(32):60.
[2]吉天顺. 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农村小学语文中的应用分析[J]. 科普童话, 2019(42):43.
[3]周晓芬.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中外交流, 2019(06):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