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英语全国甲卷试题分析及教学启示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张九尹
[导读]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2021年使用考试中心命名的全国统一高考试卷的新高考省份增加到10个,老高考省份减少到17个。2021年全国卷包括新高考Ⅰ卷、Ⅱ卷和老高考甲卷,乙卷。笔者将将从所在地区使用的2021年全国甲卷试题分析的角度出发,对比新高考卷和全国乙卷,感知高考命题动向,总结高考命题趋势,启发今后教学,制定备考计划。

张九尹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蟠龙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2021年使用考试中心命名的全国统一高考试卷的新高考省份增加到10个,老高考省份减少到17个。2021年全国卷包括新高考Ⅰ卷、Ⅱ卷和老高考甲卷,乙卷。笔者将将从所在地区使用的2021年全国甲卷试题分析的角度出发,对比新高考卷和全国乙卷,感知高考命题动向,总结高考命题趋势,启发今后教学,制定备考计划。
【关键词】全国甲卷,试题分析,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022-01

        引言: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甲卷从整体上贯彻落实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坚持“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强调关键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回归教材,合理控制考试难度,稳步提升高考考试内容的改革,充分发挥高考铸魂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现将今年全国甲卷试卷的主要命题特点归纳如下:
        一、落实立德树人,引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1.落实五育并举,深化体美劳教育引导。语篇融入中华文化,坚定“四个自信”,如语法填空和书面表达部分,加强了学生对中华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其次,五育并举,深化体美劳教育。在体育方面,听力Text6讲解有关网球运动的材料篇,阅读C篇通过滑板运动引发人生感悟。在美育方面,阅读A篇介绍摄影大赛及相关作品等。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和身体健康,提高运动意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在实际的生活中宣扬劳动精神,积极鼓励参与劳动。
        2.传播正能量,倡导和谐人际关系和科学探究精神。试卷通过选择主题相关的语篇,引导学生建立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如阅读B篇讲到Port Lympne Reserve对黑犀牛的保护,七选五语篇倡导旧衣物交换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态能源保护的概念。听力Text9谈论老年人的社会角色、Text10讲述和谐的母女关系,旨在积极倡导创建和谐美好、彼此关爱的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二、夯实全面发展基础,持续强化关键能力考查。按照《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英语学科需优化情景设计,加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关键能力考查,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强调语言学习能力。
        1.深入考查关键能力。今年的全国甲卷和乙卷均围绕三大主题全面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考查均在语篇层次考查,讲究语篇的精细阅读,尤其强调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关键信息的理解,深入思考文章主题和内涵,要求学生不仅要从文本中直接提取具体细节信息(如21题Who would most probably enter for Take a view ? 22题 What do the works by Shepherd and Smith have in common?),猜测词义(如29题 理解旧词新义what do the underlined words“safe!Safe!safe!”probably mean?)也要通过归纳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意图(如31题推断作者写作目的What message does the author seem to convey in the text?)等试题,从情景性和层次结构等方面把握篇章核心主旨(如35题归纳文章标题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对行文脉络进行梳理,考查批判性性思维能力(如阅读理解D篇天才标准的演变);此外,完型填空中,设置多处篇章层面和段落层面试题(如41题、45题、47题等),根据对文章语境的分析,从情境性、关联性考查学生推断上下文逻辑关系等解题能力。重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思辨能力和推理能力,要求学生要有全局意识和语境意识。
        2.强调基础性,增强开放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考查基础性词法句法,体现对高中重点语法知识的考查,均属于课标规定内项目。重基础、不生僻、考思维,引导学生夯实英语基础;题目类型丰富、试题提问创新,如听力11题:how does Nancy look to Daniel? 语篇及试题词汇基本为学生必须掌握的课标词汇,但也有课标词汇的派生词和一些固定习语表达考查,增强了词汇学习开放性。如完型填空58题中indirectly, deliberately, cautiously,以及完型填空57题英语习语的考查。



        三、稳定试卷结构和难度,助力高考改革。
        1.试卷结构和难度与去年全国三卷保持稳定。在试卷设计上维持多年的听力、阅读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和写作四部分构,体现了英语测试中理解高于表达的测试构念,重点考察语篇理解和学生的表达能力。试卷命制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其余学生群体的能力水平和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试卷难度和试题区分度充分体现高考服务选才功能。语篇均选自国外主流媒体的外刊、外媒、外网,三大主题语境中“人与社会”考查得最多,所涉及的题材真实丰富,并且在保留原语篇文本风格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过多文化背景知识、生词、长难句带来的影响,使文本行文流畅,总体阅读起来给人以简约流畅之感;
        2.试卷整体稳中求变,向学科关键能力转移,促进向新高考平稳过度,助力高考综合改革顺利实施。在今年的全国英语新高考Ⅰ卷中,语言知识应用由2020年的55分降到今年的30分,而学科关键能力由2020年的95分提升至今年的120分,增加深层理解和创造性表达试题的比重,减少考查语言知识运用的题量和分值和考查浅层次理解和表达试题的比重。这一升一降充分体现新高考考查重点转向交际素养、思辨素养、及理解和表达能力,而正在被弱化的是单纯语言知识记忆或者某个知识点,这些特点正是全国甲卷和全国乙卷试题命制的风向标。
        总之,今年甲卷再一次凸显了英语高考从考记忆转向考思维,从考知识转向考能力,从考语言转向考语言文化并重。体现了高考改革的基本原则,高考评价的科学性、时代性和方向性。高考评价体系将“引导教学”纳入核心功能里,有利于理顺教考关系,通过高考改革和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改革的协调推进,在实现高校人才选拨目标的同时,实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目的。笔者通过对全国甲卷试题特点的分析,解析高考动向,制定以下高考备考策略:
        一、夯实必备知识,过好词汇关。
        1.词块记忆:掌握词汇的确切含义、一词多义、词块及短语含义,并且根据构词法知识及上下文推测出单词及短语含义是高考重点考查的能力。课标指出高中阶段要明确掌握3000以上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短语,词汇的音、形、义 是词汇的基本内容。了解词根词缀,及词性的变化规律,并学会运用构词法扩大词汇量,积累动词与名词,名词与形容词、动词与副词的搭配。
        2.主题词汇教学:注重主题和话题词汇的关系,重视词块教学。群文阅读教学就是最好的话题词汇学习方式,同主题的群文阅读不仅能丰富学生选定主题的背景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语篇和语境基础上,积累表达同样主题意义的词块和词汇。
        二、强化语篇意识,提高语篇分析能力。
        重视语篇知识的学习,提高语篇分析能力,加强语境强化意识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文章组织模式,文章体裁和结构,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以及段落的功能等,培养学生探究主题意义的能力。利用课文教学培养在语境中寻找关联信息的能力,如在课文教学中,让学生梳理以词汇形成的故事链或者情感链。可以根据故事发展的脉络理出故事链和情感链,这种思路有利于理清语篇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完型填空中寻找信息源。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用可以多种手段强化语境意识,比如用课文或精选外刊挖空,模拟完型填空,训练学生多多关注上下文语境,尤其是后文语境限制,将完型填空的文章根据语境及学科素养培养重新挖空,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拥有更丰富的阅读体验,吸纳更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在增加语言知识储备的同时,也增加文化背景知识的储备。
        三、开展以主题意义探究为核心的单元整体教学改革,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掌握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三大主题语境,培育和发展单元主题语境下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制定各单元的具体教学目标,围绕主题语境设计学习活动。基础年级的教学要结合新课程新教材,落实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通过教、学、评以及单元的整体设置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同时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总之,高中英语学习要把握语言本质,遵循语言规律,以词汇为基础,语篇情景有依托,在听说读写看多渠道多语境中学习并使用语法词汇、语言知识,广输入、勤输出、多动脑,达成高效的英语学习,才会收获英语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
[2]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1)
[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2019年)
[4]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5]2021版高考试题说明.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