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殷志军
[导读] 在当前时代的背景下,综合素养在个人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初中这个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而且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殷志军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中心学校  湖北  襄阳  441129
【摘要】在当前时代的背景下,综合素养在个人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初中这个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成为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利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而且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013-01

        引言:
        对于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工作而言,老师通常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以便于更好地提升分层教学的效果。在实际的工作中,老师不仅需要充分地考虑初中生的发展特点,而且也要考虑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只有在结合数学内容与初中学生特点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提高分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接下来,本文将从分层教学的概述与重要性,以及分层教学的措施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探讨。
        一、分层教学的概述
        分层教学,通常是指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层次以及不同的情况等,分别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未来的潜力倾向,以及根据学生当前的能力水平,还有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在班级学生之间,整体水平相近的学生可以分为同一组。
        通常情况下,每个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为三个层次的组别。在合理分层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组别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以便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更大的进步,从而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1]。
        二、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重要性
        (一)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初中的数学课教学工作中,由于每位学生的数学基础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如果老师进行统一化的讲课以及布置作业等,往往不能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基础较弱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基础很好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过于简单,从而提不起学习兴趣。
        而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能够根据每位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从而让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都得到满足。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方式能够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成绩进步以及全面发展。
        (二)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授课课堂
        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以及针对性的教育与引导。在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的前提下进行授课,往往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促使老师的教学工作更加轻松以及高效。因此,这样的方式对于数学老师构建高效的课堂而言,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积极贯彻与响应新课标的要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以及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学生的综合素养收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进而切实地响应与贯彻新课标的要求[2]。



        三、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措施
        (一)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地分层
        当老师进行分层教学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个合理地分层。只有对学生的分层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够更好地推动分层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工作的时候,老师不仅仅要考虑学生当前的数学成绩以及知识水平等,还需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发展潜能以及学习能力。另外,老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性格以及兴趣爱好等进行想相应的了解,以便于更好地进行教学引导工作。
        例如,对于学习能力特别强的学生,以及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把他们分为A层。对于学习能力与基础情况中等,以及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可以把他们分为B层。对于数学基础较弱,以及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分为C层。通过这样的分层工作,能够为接下来的分层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分层
        根据初中数学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一个科学合理地分层工作。老师只有对教学相关的重点以及难点内容,基础以及拓展内容,有一个良好的掌握,才能更好地进行分层工作,从而为分层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保障。
        例如,当老师进行“正数与负数”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时,就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首先,熟练掌握正数与负数的相关概念,以及正确地使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正数和负数。这些基础性的内容可以分为C层的教学内容。其次,在实际的生活中能够运用正数与负数等相关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需求。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分为A层的教学内容。最后,根据学生不同分层情况,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
        对于C层的基础学习任务而言,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加强练习与掌握。对于A层较难的学习任务而言,在完成基础任务的前提下,可以继续挑战A层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不同层级的学生需求,而且也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提升。
        数学这门学科之所得到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实用性。因此,A层的教学任务,能够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好地锻炼数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的运用能力。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以及新课标的相关要求[3]。
        (三)对数学作业进行合理地分层
        在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中,当老师进行“二次函数”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时,可以对课后作业进行合理地分层,从而强化分层教学的效果。作业时学生巩固知识以及提高能力的必要手段,提高作业分层的科学性意义重大。
        例如,A层的学生可以布置30道“二次函数”相关的课后习题,B层可以布置20道课后习题,C层可以布置10道课后习题。通过这样的个性化作业布置形式,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提升学习效果[4]。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分层教学的方法在初中数学的授课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而且,它也十分有利于老师构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因此,老师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便于更好地提升分层教学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更好地促进初中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定标.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J].启迪与智慧(中),2020(12):58.
[2]姚兰花.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教育艺术,2020(08):78.
[3]孔增.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初探[J].甘肃教育,2020(15):64-65.
[4]吴克泳.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0(06):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