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李九龙
[导读]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合理的应用自制教具,可以让课堂变得更为五彩缤纷,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保障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教师,应该明确自制教具的应用价值和作用,积极思考自制教具应该怎么应用进数学教学中,使其应用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促使学生更为热爱数学学习。

李九龙   重庆市奉节县冯坪乡冯坪小学  404602
【摘要】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合理的应用自制教具,可以让课堂变得更为五彩缤纷,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保障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教师,应该明确自制教具的应用价值和作用,积极思考自制教具应该怎么应用进数学教学中,使其应用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促使学生更为热爱数学学习。
【关键词】作用;数学教学;小学;自制教具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012-01

        引言:
        在教学中,教具一般有知识讲解所用的模型、图表、幻灯片等等,它们的应用,可以让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让课堂的设计质量变得更高。在小学,很多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的这一阶段中,而数学属于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教师仅仅进行口头的讲解,学生仅凭想象思维,无法让后者学习的质量得到保障,为此,对自制教具的应用,便成为了教师应该充分考虑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应用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应用,一般有以下作用:在自制的各类教具应用下,能让枯燥课堂变成趣味课堂、巨象课堂,让学生被充分的吸引,让教学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1]。在小学,数学学习对学生而言有着较大的难度,其中一些抽象性的知识,会成为学生学习的阻碍。在自制的丰富教具支持下,教师可以通过教具辅助知识讲解,利用教具吸引学生的目光,让他们在兴趣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
        在自制教具的应用下,也能让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自制教具并非是教师一人的权利,在恰当的时机中,也可以带领学生对教学所需的教具进行自制,让学生在这一动手的过程中,对教具及对应的数学知识加强理解,使其通过主动学习,更好的提高个人的数学水平。
        在自制教具的应用下,也能让传统教学得到改变,让数学教学的模式方法得到发展创新,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2]。在传统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教具,特别是自制教具的应用不多,最后让课堂丧失趣味性。但在自制教具的应用后,数学课堂会是创造的,是巨象的,也是学生能充分参与的,这一变化对数学教学的发展而言非常重要。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应用
        (一)带领学生自制教具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自制教具充分发挥应用作用,可以让教师带领学生,以学生、师生合作的模式,对教学所需的教具进行自制,并在学生动手的过程中,穿插一定的知识讲解活动[3]。最终使其通过动手及动脑,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教学的效果。在自制教具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如纸张、饮料瓶等等,然后在教具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知识及问题来发挥灵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理解知识。
        比如,在带领学生认识倍时,因为倍属于低年级数学的关键知识点,所以,为让学生对知识更好的掌握,教师要为学生进行指导,使其尝试以下的操作练习。


学生应该在家长或教师的协助下,选择一次性筷子等材料制作教具,然后在桌面摆3根小木棒,将它们看作一组,然后再另起一行,再摆上3根一组的三份小棒。而在学生摆放完成之后,应该由教师进行提问,让学生回答如“第一次摆的3根小木棒是几份?那第二行呢?”此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给出如“第一次摆的为1份,而第二行摆的为3份”等答案。然后,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正确答案,趁热打铁的将知识点引入,让学生明白刚才摆教具时蕴含的倍的知识,使其对倍的含义可以更为轻易的理解。
        (二)对生活教具的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自制教具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可以由教师结合学生生活,选择生活性明显的各类教具,利用生活化教具为学生呈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更为深刻,并为其知识应用提供一定经验。在生活教具的选择和制作中,教师要重视教具的生活性,还有它和知识点的联系性,并对教具的生动性、趣味性提高重视,保障教具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目光,让后续教学得以良好开展。
        比如,在带领学生了解体积内容时,往往现成教具不能让演示获得良好的效果,不能让学生对知识概念更为形象直观的了解。为此,教师要从生活中取材,对教具提前制作。在课堂上,可以拿出两个同容量的杯子,在其中导入等量的水,然后将被线缠绕的小方块放在一个杯子内,鼓励学生对杯子中水面会出现的变化进行仔细的观察。而在实践操作之后,学生能对小方块放置后出现的水面上升这一状况清晰观察,使其对体积这一概念有所理解,让自制教具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作用。
        (三)用多媒体制作教具
        在数学教学中,自制教具也不一定全部是对实体教具的制作,在信息化时代下的今天,多媒体能在教学中发挥充分作用,同样它也能在教具自制中发挥作用,并让教具的制作活动拥有更多灵活性和素材。教师要对多媒体中的模型制作、PPT制作等技术灵活的应用,在明确教学的教具需求、学生的教具兴趣之后,再尝试进行教具的自制。而此类教具和实体教具相比,有着更强的修改便利性,凭借软件功能便能简单的修改教具,使得教具可以逐步变得更为适应教学。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面积的知识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电脑等设备,自主的操作各类多媒体软件,结合长、宽出现的数据变化,对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行探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屏幕上展示给学生一个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将长宽的数据标好,再对图形进行拉伸变化,让学生了解在长宽的变化下,图形面积会出现的变化。而在这一过程中,因为多媒体工具具备的灵活性,教师可以对展示的教具随意的进行更改,制作更和知识点、学生问题贴合的教具,让数学课堂可以节约更多时间,让教具更满足教学的需求,最后提高教学的效果,并让学生显得意犹未尽,提高他们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结束语:
        在数学教学中,对教具的灵活使用,能让数学课堂变得更为趣味生动,让数学知识变得更为简单和直观,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教具的自制,能让教具的应用变得更为灵活,教师要基于教学、学生状况,带领学生自制教具,制作适合教学的丰富教具,为数学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具,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青媚.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数学大世界,2020,000(001):P.34-34.
[2]陈启洋.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合[J].启迪与智慧(中),2020(1):40-40.
[3]王精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家长,2019,000(012):P.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