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立德树人”目标的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8月   作者:叶发旭
[导读] 现代化的教学改革提出了“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也给初中地理教学设定了新的教学任务:培养初中生们的地理综合素质与综合素质。综合素养的培养工作是更加切实的教学理念,也是新时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因为初中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地理课堂效率易受到多种因素的负面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师主动思考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思路,文章结合初中生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发展提出构建培养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叶发旭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程村学校  广东  阳江  529821
【摘要】现代化的教学改革提出了“立德树人”的重要目标,也给初中地理教学设定了新的教学任务:培养初中生们的地理综合素质与综合素质。综合素养的培养工作是更加切实的教学理念,也是新时代社会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因为初中生的心智不够成熟,地理课堂效率易受到多种因素的负面影响,因此这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师主动思考提高教学效率的新思路,文章结合初中生的学习基础与个性发展提出构建培养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初中地理;立德树人;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8-010-01

        新时代的教育方式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其不但要求初中生知识与技能的提高,还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但是新课标内容的重点,更是全体老师追求的最高目标,初中地理教师应主动分析并思考怎样利用好新课标改革的机会,充分规避传统教学的缺点,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初中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初期,因此这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师促进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探索现代化教学的新思路,从而引导中学生们深入学习地理知识,促进实际教学成效的提升。
        一、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地理科目具备生活性强的特点,所以初中地理教师就应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在设计知识导入内容时就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互结合,充分集中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注意力,从而让初中生们体会学习地理的个人实际内在的乐趣,提高初中生的探究兴趣[2]。例如教师在讲解“地势与地形”这一内容时,就可以给学生简单讲解自己旅游的见闻,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们,你们去哪里旅过游?旅游中带给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吗?”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选择学生进行回答,大多地理生都会回答不同旅游地区的气候与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此时的教师就可以导入教学内容:“我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让我们来一起欣赏一下不同地区的地形特色吧”,之后教师就可以使用视频或者、ppt图片来向大家展示,从而把初中生对旅游的兴趣转移到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中,以此来提升初中生的探究兴趣,加强学生们的个人爱国情感,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个人核心素养。
        二、使用多媒体技术
        即使地理科目不但具有文科知识点多的特点,还具备理科思维空间大的特点,因为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教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幻灯片、投影等现代化的实际教学工具技术组织课堂,使用多媒体来生动的展现地理知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比如教师在讲解“地球的经纬网”这一内容时,即使课本中通过图片与文字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讲解,但书本上的二维空间也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仍旧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此时的地理教师就应该使用多媒体来进行动态的知识展示,使用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综合性地发展如今初中地理教学的综合成效。此外教师同时借助网络技术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大多数初中生都能够熟练使用互联网,因此地理教师应引导初中生正确使用网络学习地理知识,拓展初中生们的知识系统。比如教师在“五十六个民族”时,就可以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提前在网络收集有关不同民族的资料,并让其在课堂中完成沟通与分析,加强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与爱国情感,以此来调动初中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置地理课堂问题
        初中班级的各位地理教师需要通过开展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并设置合理科学的学习问题来提升初中生的课堂实际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地理问题,从而提高初中生们对地理知识的真实掌握水平,以此来培养初中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初中地理教师们应依据课堂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基础来设置具体课程问题,同时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一定引导,促进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以地理问题为教学出发点,引导初中生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并在旧问题的基础上再产生新的问题,问题的挖掘程度越深对学生地理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越好。在初中地理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独立发现并提出问题,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自主独立的思考并解决问题,从而启发初中生的地理思维与提升学生的素养。比如教师在开展“极地地区”课堂时,因为部分学生个人对极地地区的理解知识少,所以老师们就可以提前给学生们布置预习问题,让学生们利用信息技术查找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范围、特点等等知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制作ppt,在地理课堂上向初中生展示与极地地区有关的图片或视频,并给学生们设置有趣高效的教学问题,如:极地地区出现极光的原因是什么呢?并引导初中生结合课件的内容来讨论,以此来提升班级学生的思维水平与核心素养。
        四、组织初中生小组合作学习
        初中学生在实际学习中遇到难题时,如果教师立刻告诉初中生们答案,就会让其养成依赖他人的不良习惯,也不利于学生体验自己探求知识答案的乐趣,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就可以使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来组织学习,让他们在小组中发挥个人特色。教师还应引导初中生们勇敢抒发自己的看法,如此也可以让学生在经过思维碰撞达共识。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进行良性辩论,通过让学生聆听他人的思想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路,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需要进行最后的总结与评判,教师应该主动关系班级上各位学生的动态,确保全体学生都可以加入到小组讨论中,综合有效地进一步提高初中班级学生的探究能力。
        结束语
        总之,强烈的学习兴趣是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动力源泉。新课标改革中的初中地理教师应意识到培养初中生的兴趣对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意义,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并积极采取新型的教学措施,具备一定针对性的丰富教学内容,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才可以确保初中生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现代化如今的初中地理课堂的实际成效。
参考文献:
[1]曹岩.提高初中生个人地理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分析[J].学周刊,2017(21):148.
[2]李众.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成效的综合方式[J].教育实践,2015(14):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