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 周先伟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6月   作者:周先伟
[导读]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深入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学科的地位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的主阵地。而语文核心素养对语文学科和学生综合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周先伟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白山镇城南小学
【摘要】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深入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学科的地位不断上升,已经成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的主阵地。而语文核心素养对语文学科和学生综合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低年级;有趣有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6-065-01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的意义
        (一)强化语文启蒙教育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俗话说:“得语文者得天下”,所以,语文学习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的考试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语文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也越发重要起来,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变得越来越有必要起来。所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探索“有趣有效”教学方法,强调了语文素养的重要性,还可以更好地促进语文教育的启蒙工作。
        (二)让学生发现文字的美妙
        自主阅读能力是一个实用性非常强的语文能力,所以,老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挑选喜爱的读物,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透过阅读爱上语文,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延伸,如果老师能给予恰当的引导,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文的美丽。
        (三)提高学生语文自学能力
        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把语文学习的主导权交还到学生手里,让学生从心底里去喜欢语文,愿意自主进行课文的预习、复习,比起被动的接受语文教学,主动地学习可以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被最大程度的调动来,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文自学能力。
        二、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
        (一)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内容大多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老师们可以通过联系一些学生感同身受的生活化情景,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语文教学的内容,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如,老师在进行《明天要远足》这篇课文的大致讲解后,可以让学生们联系自身实际,思考一下平时生活中自己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经历。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写一篇小作文有关于自己出去远足时候的所见、所感。由此,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充分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活学活用的文学素养。一方面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回忆课本内容,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使得老师的语文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二)营造师生互动课堂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进行有效地师生课堂互动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等,提高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和老师的一问一答中更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因此,老师们要从适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并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比如,老师在讲解《悯农》这首古诗的之前,老师就可以问一问学生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吃的大米是从哪来的呢?”学生们可能会有一些错误的答案,比如超市里买的、妈妈买的等等,这时候老师不要着急去否定他们的答案,老师可以顺势说:“其实正确的答案就藏在我们接下来要将的这篇古诗的插图里。”然后在告诉学生们大米是从地里种出来的,要经过很长的时间的辛勤劳作才能长出来。这样的课前一问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对课文的进一步思考,还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三)营造沉浸式语文阅读课堂
        语文阅读教学强调学生们的情感感受能力,这也是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的,老师们一般会用到沉浸式阅读的教学策略。沉浸式阅读顾名思义,是指帮助学生们学会将自己沉浸到文章营造的意境或者讲诉的故事中去。以此来让学生们更好地学会共情能力,领悟到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章中心思想,将阅读层次提升到更高的境界。例如,在《雪孩子》这一课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先给同学们欣赏一下雪人的大致样子和下雪时的景色,从而在阅读这个篇文章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脑海里就能一直带着刚才看过的雪人和雪景,这样就更能感同身受小兔堆雪人的快乐,也就更能体会到雪孩子融化后小兔难过的心情。这些感受通过传统阅读是很难实现的,而通过老师课前给学生观看雪人和雪景的铺垫,却可以很容易让学生们沉浸到故事情节中和主人公共情,这就是沉浸式阅读的魅力。
        (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老师开展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体现学生们的主体地位,更加清晰的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能够基于低年级学生的立场、低年级学生学习心理来设置教学环节,尊重利用有限的空间为学生创造无限的学习场所。比如,老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发布小组任务,让每个小组负责一段课文中的生词标注,最后让学生把一个小组内的生词汇总抄写到黑板上。在组建小组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寻找伙伴,促进交流,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课堂环节体现出教师尊重学生,师生都尊重课堂这个学习场域,有助于实现自学、互学、共学的发生,大家都在努力构建和谐共生的课堂文化。另外,打破了教学区域的限制,让课堂变成一个更加自由的学习天地,为促进教育均衡化提供可能。这样可以持续增强服务效能,促进课堂转型,持续发挥教研支撑,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结语:老师通过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下“有趣有效”教学方法的探索,既扩展了老师的语文教学思路,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同时也激发老师的教研兴趣和热情,为下一步的创新低年级语文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芸芸.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J].新课程,2021,{4}(19):28.
[2]杨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J].学周刊,2020,{4}(19):113-114.
[3]宋朝晖.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J].考试周刊,2020,{4}(05):47-48.
[4]陈美丽.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J].读写算,2020,{4}(02):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