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落实物理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曾勇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大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更加注重“以生为本”理念并将其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素质教育的提倡也使得高中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即在不断提高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程度与物理学科所需各项能力的过程中,促使高中学生能够逐渐形成物理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对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落实物理核心素养展开了研究,希望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曾勇   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大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更加注重“以生为本”理念并将其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素质教育的提倡也使得高中物理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即在不断提高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程度与物理学科所需各项能力的过程中,促使高中学生能够逐渐形成物理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对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落实物理核心素养展开了研究,希望对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物理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204-01

        高中物理这门学科由于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独立分析与思考、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学生学习与理解起来并不轻松。这也使得很多高中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从内心深处比较抗拒, 而且在物理学习中经历的失败也使得学生逐渐对物理知识的学习丧失了信心与兴趣。针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这种现状,高中物理教师应该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与模式,从激起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出发, 加强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1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核心素养在物理学科中的具体化。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针对的是物理学科的内容,在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时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第一,物理学观念的培养;第二,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三,科学思维的培养;第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责任。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着重培养,让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形成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其以后的成长和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
        2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策略
        2.1通过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形成物理观念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应该依托高中生的现有学习水平与个性特点,采取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氛围打造的更加轻松、活泼,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物理学科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进而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并主动探索。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因问题诱发学生深思, 不知不觉中走进情境,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知识,形成物理观念。例如,“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知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自由落体的条件并能够巧妙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以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情境:“现在有轻重两个小球,我分别拿在两只手中从相同的高度上让他们同时自由落地,那么聪明的你们认为哪个小球会先落地呢?”通过问题将学生们带入到学习的情境中。而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都陷入思考中甚至一些学生开始了自己的小实验,即用两个小纸团代替小球来进行自由落体实验尝试。


由此可见, 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们能够很快进入到学习的状态,而且由于对问题答案的好奇心理使得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思考教学内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与此同时也让学生逐渐形成物理观念,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以及物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2.2通过互动教学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
        互动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但有助于活跃物理课堂教学的氛围,而且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互助精神,在共同探究与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 使其思维更加科学合理。因此,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要以高中生的主观学习需求为依据,将全班学生合理划分为各个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来激起学生学习与探索物理知识的热情,从而促使学生思维得到不断深化,实现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例如,“摩擦力”这一知识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清楚什么因素决定了摩擦力的大小并回想生活中遇到的摩擦力,这时高中物理教师就可以展开互动教学,通过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形成一个基本的认知,再邀请学生与自己共同完成手拧罐头瓶的生活小实验:在手上涂上一层洗洁精去拧罐头瓶,发现用了很大的力气但是瓶盖纹丝不动;然后将罐头瓶盖擦干净放一块卫生纸,手再握住卫生纸拧瓶盖时则很容易就拧开了。通过这样的互动小实验,学生们轻轻松松掌握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与此同时也不断深化了思维,使得思维更具科学性与逻辑性。
        2.3通过实验教学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探究与实践能力
        学生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接受教育的主体,所以高中物理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学习的方式方法,从而让自己的学习能够更加高效。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可以采取实验教学方法,通过设置相应的实验任务,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独立探究与实践能力,形成物理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讲“牛顿第一定律”这一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在之前已经对运动快慢的描述与速度以及相关物理观念等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掌握,所以物理教师在讲这一知识点时可以为学生设计“敲击象棋”的游戏实验。通过游戏实验的设计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会主动探索出这个游戏实验说明的物理现象与物理意义。当学生向教师发表自己的感想后, 教师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惯性的概念,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更加完整,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学生通过教师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调动自己的物理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探究与实践能力。
        总之,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背景下,
        高中各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开始将“以生为本”理念贯穿始终,通过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实现全面发展。高中物理学科由于其具有实践操作性的特点,能够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验中主动去探究物理知识,从而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以及物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赵红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