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高中物理生本课堂构建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9月   作者:杨英
[导读] 理学科是高中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抽象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因此,教师要重视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本理念为教学主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改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文章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从几个方面讨论了生本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以促进其取得更大的发展进步。

杨英   四川省绵阳中学实验学校
【摘要】理学科是高中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抽象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动手实际操作,因此,教师要重视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本理念为教学主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改善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文章结合高中物理教学实际情况,从几个方面讨论了生本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以促进其取得更大的发展进步。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中物理;生本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9-200-01

        构建生本物理课堂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物理是一门生活化的学科,需要学生透彻地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在快乐中学习。生本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由教师掌握主导权。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交流与讨论,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满足求知欲,发挥学习主动性,才能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高中物理课堂上应用生本理念的重要性
        对教育目标的设计,本质上就是对学生发展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国家与社会需要的人才。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指出:“我们提倡的生本教育,就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他提出的这一生本理念更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高中的物理课堂需要学生更好地活跃自己的思维,展现自己的能力,需要教师把课堂上的主导权放手给学生。因此,生本理念在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高中物理新课程的教学就是要更好地贯彻生本教育的理念,更好地构建生本课堂。教师不能用传统的思维来教学。固守师本理念,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只会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丧失对物理的兴趣,大大束缚学生的想象力与个性发展。而物理生本课堂能充分满足学生对课堂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学习与发展。
        二、高中物理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制定预习导学案,提倡学生进行自主课前预习
        高中物理的教学,教师应该提倡生本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物理课堂学习效率的目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有一个第一手的直观印象可以使得他们之后的课堂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教师需要教授学生良好的自主预习习惯同时发挥监督的作用,督促学生进行自主课前预习。为了加强学生物理课前预习的效果,教师可以采取设置预习导学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前预习.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进行课前自主预习的时候,需要有一份详细的引导说明来帮助他们的预习工作,教师制作的课前导学案可以完美的完成这个任务。


学生通过对教师事先制定好的课前导学案进行预览与学习,可以清楚地知晓将要学习的物理知识中重点以及难点,方便他们进行自主预习并突破,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相互作用”的物理知识之前,教师应该要求学生进行课前的自主预习,并向学生发放事先制定好的课前预习导学案,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自主预习效率,这有利于学生对于相关重难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利用疑问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
        教师在进行新课程讲解时,可以事先为学生设定几个小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程预习,进而在课程讲解时,事半功倍。例如,在人教版课程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四节“牛顿第三定律”课程讲解前,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以下几个问题: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其同牛顿第一、第二定律有什么异同点?牛顿第三定律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学生在求解问题、查找资料的同时,不但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夯实了基础,同时也拓展了的知识面,深入理解了课本内容,进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师在设定课堂疑问前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设定的疑问应同课程内容保持一致;其二,设定的内容应在学生可以找寻的范围内,不可设定太难或太容易的问题;其三,设定的疑问最好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关联性,进而更好地让学生将物理知识同实际应用相联系。加强实验教学
        高中学生不爱学习,喜欢调皮是普遍现象,但是对新鲜事物、奇特的东西有一种非常好奇的心理特点,并且表现出极强的执著精神和强烈的探秘需求,多数学生对物理实验抱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握一些实验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积极的心理因素,创造条件,加强实验教学,值得提出的是,这里所指的实验绝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和课外小实验,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经常使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物品做实验,更有利于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发。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现象明显、富有趣味性的物理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不言而喻。还可以改进实验教学方式,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学生演示实验,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物理知识,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实验器材,观察仪器的构造,体会工作原理,分析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得出物理规律、原理、公式,体验物理世界的奥秘,消除对物理知识的神秘感,认识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逐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直接兴趣和操作兴趣,使学生想学、善学、易学、乐学。成立物理实验小组,开展课外活动,进行小实验、小制作,搭建学生之间交流、学习、讨论问题的平台,也是发展物理兴趣的好形式。
        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利用生本教育理念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打造高效物理生本课堂。
参考文献:
[1]王静.高中物理易错点分析与解题策略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1):62-63.
[2]何文强.基于信息技术下高中物理教学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1):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