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途径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4月8期   作者:刘松
[导读] 国内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监理单位在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控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松
        山东省青岛市
        身份证号码:37021419880121****        
        摘要:国内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监理单位在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控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建筑规模的增大,施工风险将进一步加大,风险影响也将加大。监理单位要深入一线工程现场,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分析、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运用科学的风险控制方法,促进监理工作顺利进行,提高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风险管理;防范途径
        导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建筑业发展迅速,与早期的建筑模式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的出现,在提高建筑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的同时,也使建筑生产的安全形式发生了变化,增加了安全监管的难度。基于此,深入分析这一课题,提出有效的安全监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安全监管的必要性
        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法规是当前工程建设市场最重要的管理手段。《条例》把工程监理作为工程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责任的主体。如图1所示,在项目实施中,应把整个施工安全放在首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必将促进建筑工程的建设水平。当前,我国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安全生产管理体制还存在许多不足。安全生产形势更加严峻,也出现了技术落后的问题。一些施工安全监管水平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工程单位要不断提高安全管控能力[1]。
        2建筑工程安全监理中的几个问题
        2.1人才问题分析
        我国部分监理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管理理念,风险意识薄弱,风险管理观念落后。一些事业单位没有专职安全工作人员,使得项目实施的安全难度激增,这主要是由于监理人员培训制度不完善,缺乏必要的安全理论,会使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理论指导。
        2.2管理计划不完整
        由于建设项目的建设环节,项目实施的复杂性很高,项目实施设计的专业环节也较多。在每一次施工中,都会隐藏一些安全风险,一些风险会对整个工程建设产生致命的影响。因此,工程人员有必要及时对工程建设进行风险分析,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我国一些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所采用的安全控制方案与工程建设实际不相匹配,方案中制定的一些规定相对薄弱,内容不完善,存在许多片面性。一些风险控制方案缺乏必要的制定依据,不能按照相应的标准和防范措施进行风险控制。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取得了国家最新的规范,使项目运行下降,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2.3安全意识不足
        近年来,国内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加强。为了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必须在工程实施中加强安全控制,提高工程质量。工程公司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来提高工程建设效果。努力消除施工现场隐患,提高对安全施工的重视程度。本工程施工现场所有人员应加强安全控制,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消除风险。但一些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较低,不能使人们认识到施工环境安全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整个施工阶段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在设计决策的实施和工程竣工验收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这些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对后期的施工安全带来很大影响,整个安全事故将扩大,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


        3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措施
        3.1建立健全安全监察制度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安全监管体系应该包括监督员培训机制、施工现场监督整改机制、台账管理机制、审核验收机制和安全资料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制度,可以使监管工作有章可循,确保安全监管有序推进,让监管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真正发挥安全监管的作用和价值。因此,首先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安全监管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真正保证安全监管效率的提高。此外,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监理往往涉及到很多细节。监督员要注重对细节的监督管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调整完善安全监管制度。
        3.2制定安全监察细则
        制定科学、合理、实用的安全监管规章制度,是引导相关监管有效开展的关键。只有制定科学有效的监督规则,监督工作才能有序、合理地开展。因此,重要的监理工作是在前期进行的。首先,相关监理工程师需要明确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条件和实施要求,然后建立危险源清单,再根据危险源清单编制有针对性的监理细则。因此,这样的方式和过程可以使主体监督工作的实施和开展更有针对性;其次,工程监理单位要在工程开工前明确安全监理的重点、方法和措施,做到有的放矢,确保监理工作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3.3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做好对前期施工图纸的审查
熟悉施工图是安全监理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尽早做好准备工作。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各种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施工安全监理提供了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施工图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可以为图纸问题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从而有效保证施工图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促进建设顺利进行。另外,在审核施工图时,也可以通过与施工单位的沟通,了解使用功能,协调设计人员进一步完善图纸。只有不断完善设计内容,才能有效避免工程变更,减少资源浪费,减轻安全监管压力。
        3.4控制工程重点和难点
        安全监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安全事故的发生有其必然性和一定的偶然性。如何开展监管工作,首先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即抓住影响安全的重大危险源。也就是说,它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造成巨大的伤害,并造成巨大的负面社会影响,如深基坑、高模板、PC吊装等,并以防止事故发生率最高的高坠落事故为重点。通过对大量事故原因的分析,认为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人们的不规范操作和不规范行为。监理单位特别强调,施工单位要从基层和每名职工做起,要求施工单位做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工作,要求每名职工不得进行违法建设和野蛮施工,工人应能拒绝不安全工序的施工。
        3.5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检查
        监理人员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对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跟踪监督,确保相关施工过程严格按照安全规范进行。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既要做好日常检查,又要坚持抽检。前一施工环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后一施工环节,防止安全隐患。对每个环节进行安全检查后,要在检查表上签字,确保安全监管工作不漏。比如,在建筑工程高空作业安全监管中,要检查安全杆、防护网、安全标志、防坠落措施是否落实,使用的吊篮、平台、脚手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6加强监理单位与施工单位的沟通
        事实上,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理需要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理的工作效果和效率,我们应该重视每一项工作,特别是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强两者之间的沟通,使监理单位能够详细、实时地了解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具体情况。此外,在每一个施工环节也要进行二者的沟通,最大限度地提高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和效率。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监理工作,组织实施监理人员,开展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分析和风险预测,制定科学的风险防控流程,使建设工程顺利进行。制定安全风险保障体系,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使工程建设得以稳步实施。  
        参考文献
[1]姜同星.探究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J].建筑技术研究,2019,2(3):68.
[2]陈磊.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论述[J].建材与装饰,2018,No.538(29):158-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