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兴
河北省张家口市
身份证号码:13253019800317****
摘要:由于传统的灌注桩施工技术存在的缺点,如桩侧低淤泥和泥皮现象,这种现象将使桩基承载力难以满足建筑工程设计的要求。这将导致对新技术的讨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讨论,相关人员提出了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沉渣和泥皮的问题,并能将桩基础的承载能力提高到最大限度。该技术的应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工程造价,而且提高了建筑工程质量,促进了建筑工程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1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作用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可分为桩端后压浆、桩侧后压浆和桩端与桩侧联合压浆;根据灌浆压力扩散的类型,可分为渗透灌浆、压实灌浆和劈裂灌浆;根据灌浆目的土层的分类,可分为粘土灌浆、砂土灌浆、砾石灌浆和基岩灌浆。
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中,桩端后注浆和桩侧后注浆各有其突出的优点,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下发挥着不同的优势。桩端(侧)后压浆技术在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高层建筑的施工、桥梁工程和高速铁路工程的应用、大型地下基础的抗拔桩、基础置换、既有桩基加固、既有建筑物纠偏等。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灌注桩后压浆加固了桩端持力层,提高了桩的承载力。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将注浆管埋入安装体中,在桩体下放后进行注浆,使泥浆能更好地修补桩体与土体之间的缝隙,使桩端更加牢固,使桩端处于非常牢固的环境中。
(2)灌注桩后压浆固化了桩端沉渣,提高了桩端效率。以往的注浆技术不能很好地清除桩底沉渣和泥皮,导致桩身失稳。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通过预留注浆管将沉淀物固定在桩底,大大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3)灌注桩后压浆使桩侧沉渣和泥浆固定,增加侧阻力,从而提高侧阻力的有效性。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是将压浆充分均匀地灌入施工所需的空隙中,使桩侧的沉淀物和泥浆得到固定,从而达到加固桩的目的。
(4)整个桩群的注浆使整个桩群基础更加牢固,形成整体承载力,减少沉降等事故的发生,使建筑物沉降均匀。
(5)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能稳定桩底和侧部,对提高桩的整体重量和承载力有很大帮助。
(6)桩侧后注浆加固和穿透桩侧及周围土体等沉淀物,使桩体相对稳定,提高桩基础竖向上拔力,为地下室纵向支护力提供更稳定的保证。
(7)灌注桩后压浆技术使桩底和桩侧固化,大大提高了单桩和群桩的水平荷载,使整个结构更加稳定。
2浅析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1灌浆管制作安装
灌浆管的生产要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特别是要严格控制钻孔尺寸,切实保证灌浆管的生产符合施工标准。一般来说,首先在灌浆管顶部制作花管部分时,应在侧面留一个注水孔。此外,施工人员应使用相关材料将花筒部分包裹起来。其次,在制作灌浆管中上部时,也要严格按照生产标准操作,确保各环节符合施工标准。灌浆管生产完成后,需要准确安装和下放,以保证灌浆管能更好地服务于工程施工处理,避免位置严重偏差,保证施工进度。
2.2灌浆管埋设
注浆管的埋设也是一个重要环节。预埋长度必须符合实际设计要求,具体预埋处理时应充分考虑钢筋笼的实际情况,避免灌浆管与钢筋笼发生明显冲突。注浆管的严密性也要严格检查,避免出现松动的问题。结合实际检查要点,防止灌浆管冲破柱混凝土保护层而无法填充。另外,注浆管埋设后,往往需要提高封堵效果。借助止水带实现全封闭、全覆盖,对一些关键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避免可能出现的渗漏。
2.3灌浆液的配制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还需要注意注浆液,这对施工质量和效果有着明显的影响。配制灌浆液前,应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认真调查土壤条件、地质环境和土壤结构,掌握相应的详细资料后,结合灌浆泵的特点。科学地选择和配置灌浆液,可以有效地控制其可灌性和粘度。用这种方法选择的灌浆液材料没有相应的粘度。在制备材料时也可加入添加剂,如加入硅酸盐,加入硅酸盐灌浆液可有效控制凝结时间。而且成本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4压水测试
水压试验的目的是防止灌浆管在使用过程中密封不严。通过试验,进一步保证了管道的防水性、密封性和通畅性。施工人员需继续工作3-5分钟,确保压力范围为0.5-1mpa。高压水的压力范围也模拟了实际施工作业中可能出现的压力值。通过一定时间的试压,可以发现注浆管存在的问题。防止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影响施工进度。另外,如果管道内留有大量的泥土和垃圾,在水压试验中可以进行有效的清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灌浆工作的清洁度。
2.5灌浆
在灌浆工作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实时灌浆压力控制灌浆时间。否则,很可能影响施工质量,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注意调整灌浆压力。特别是在一些气候、地质条件特殊的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控制灌浆压力。我们可以参考水压试验的压力范围,也可以在正式灌浆前进行灌浆试验,以便在试验过程中找到合适的灌浆压力范围。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压力变化,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各项指标,确保灌浆顺利进行。灌浆工作完成后,还应检查灌浆质量、桩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3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实施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这直接决定了施工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确保成桩工艺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控相关性能。严格检查灌浆管的直径、壁厚、尺寸、气密性等是否符合有关施工的规范和质量要求;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必须更换注浆管;注浆管作为后注浆施工的关键部位,必须加以保护,避免堵塞、渗漏等问题。一般情况下,灌浆施工20天后即可检测桩身承载力,并记录相关施工工艺。
后注浆技术的施工质量保证也体现在严格的现场管理上。现场管理需要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过硬的专业能力,全面有效地控制施工现场和施工过程,及时发现、提出和改进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另外,在施工过程中,检测人员要密切关注灌注桩的变化。如果发现性能异常,要及时提出,找出问题并加以改进。
灌浆作业前,灌浆孔的综合检测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措施。此外,灌浆管需要适当保护。混凝土一旦进入灌浆孔,对施工影响很大,清理难度很大。因此,应采取预防措施,保证灌浆孔内灌浆作业的顺利进行,使浆液能有效地注入桩身和桩侧。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施工设备的情况,做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避免设备出现问题;施工中发生设备事故,必须迅速停止施工,妥善解决问题,详细记录发生情况。
结语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是解决灌注桩底部沉渣和桩侧泥皮缺陷的一种辅助施工技术。但随着它的应用和建设工程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效果得到了显著的体现,对弥补传统灌注桩技术固有的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而成为一项对工程质量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科学设计材料,保证最大灌浆压力和灌浆量;此外,还应适当考虑最佳施工时机,保证施工设备的性能,从而取得理想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姜自艳.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09):34-35.
[2]覃文珩.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2):25-26.
[3]马兵.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3):99-100.
[4]任博.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6):123.
[5]李以贤.探讨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