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4月8期   作者:赵威
[导读] 在建筑项目建设的初期,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对项目建设的整体进度、风险水平和预算成本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评价,根据工程合同的相关技术指标,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安排各阶段的施工进度,设置合理的施工节点。
        赵威
        辽宁省盘锦市
        身份证号码:2111219860316****
        摘要:在建筑项目建设的初期,建筑工程企业需要对项目建设的整体进度、风险水平和预算成本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评价,根据工程合同的相关技术指标,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安排各阶段的施工进度,设置合理的施工节点。以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施工方案。同时,可以根据当前施工进度和施工情况安排后续的施工计划,以确保施工进度能满足施工需求。为了更好的进行进度管理,还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监督,以确保施工项目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关键词: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1房屋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期间的常见技术类型
        1.1 房屋建筑工程期间使用的基础施工技术
        本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主要施工任务包括:建筑基础及建筑基础工程、暖通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地下室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方面。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有必要对基础施工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首先,土方开挖作为房屋建筑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基本应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充分把握房屋建筑工程对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根据基坑支护施工的特殊方案进行部署,从而为科学控制土方开挖奠定良好的基础,保证土方开挖的规范和可靠性。另外,在土方开挖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机械与手工相结合的施工。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控制,确保开挖过程符合工程设计承载能力的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房屋建设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必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桩基施工等技术,保证桩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目前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桩基础结构有两种:钻孔灌注桩和混凝土预制桩,只有根据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才能为后续施工提供质量保证。本工程实际施工中,主要采用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柱下采用C30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垫层采用C15素混凝土。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结构跨越、部位标高、几何关系等内容,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预应力管桩施工前应做好静载试验,材料选择应超过3种。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打桩控制应以最终压力值为基础,辅以桩长控制。管桩填充混凝土材料为C40微膨胀混凝土,长度约为1.5米。
        1.2 房屋建筑工程体系中的混凝土作业施工技术
        具体操作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应用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整个建筑主体可采用具体操作施工技术。近年来,我国房屋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具体操作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范围,虽然技术比较成熟,但具体施工环节较多,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影响着混凝土施工的效果。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操作流程和基本工序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混凝土结构的作用和价值。
        1.3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模板施工技术
        模板施工技术是房屋建设工程中保证结构质量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房屋建设的施工进度和混凝土的质量。模板施工技术在主体结构施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施工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建设单位在实际施工中,需要从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保证房屋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支出。由于工程结构的复杂性和层数,需要在胶合板模板周围拼接。方形木材设置在建筑模板的外部作为楼梯。方木的标准尺寸为5mm×10cm,间距应保持在30cm左右。另外,对于工程中复杂的部位,如楼梯预留孔,模板需要使用多层胶合板。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必须保证梁、板、柱模板及支撑材料的配备足够,为后续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模板配置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要求:确保工程结构和各部分的尺寸满足工程要求的刚度、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时,模板的结构应该是简单和容易的加载和卸载。并保证模板的接缝处有密封。在实际施工中,有必要在模板表面与混凝土接触部位涂抹隔离剂。在模板支架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模板的变形,并采取预防措施。
        2 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几点建议
        2.1 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可以根据建设项目的设计指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任务。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安排施工工艺、施工人员和施工工艺,进而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并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了各阶段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为了更好的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需要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同时也需要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行为的约束,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这些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合理的施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工作。首先要做好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工作。通过加强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的管理,保证了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每个环节的施工指标都能满足相应的要求。此外,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项目,可以组织施工讨论会,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选择最优方案,确保各个环节都能按照相应的规范施工。从而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第二,要根据合同期限和建设工程规模,合理规划施工进度。工程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施工周期和具体的施工任务,这样可以更好的掌握施工进度,方便工程的施工管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可以结合现有的施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保证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从而帮助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第三,要合理应用施工技术,对于具体的施工项目可以指定各种施工方案,从施工质量、施工周期和施工经济等方面来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从而保证最终的施工工艺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
        2.2 树立质量控制理念
        质量管理理念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建筑工程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质量管理和相关质量体系的建立。通过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技术和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具有良好的质量意识,在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并对施工细节进行阶段性可以很好的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此外,质量控制意识与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关系。在建立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建立严谨的施工文化,让施工人员在日常的施工过程中能够注意自己的施工行为。
        2.3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管工作
        为了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管理工作,还需要做好监理工作。只有做好监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环节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传统的监督只强调验收阶段的监督,往往缺乏过程监督。这样就不能对建设项目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因此,采用过程监理可以更好地规范施工企业的相关施工行为,更好地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在监理过程中,要注意对施工过程的监理,掌握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进度和施工情况,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质量安全问题,责令施工方进行纠正,从而有效地保护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益。
        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加强基础施工技术,严格对现场施工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建筑行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更是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发展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孙志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居舍,2018(35):122.
        [2]谈建伟.如何做好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