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凯旋
中化学城市投资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咸新区712000
摘要: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政府引进社会资本方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是降低财政支出及隐性负债的重要举措;社会资本方投资基础设施是拉动主业、获得投资收益的重要渠道。化工园区应集中建造先进的供暖、供热设备,同时污水处理厂也应及时跟上时代潮流与化工园区共同发展;化工园区的工业废料应及时交给废料处理中心进行处理,其与企业同步发展,增加先进技术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化工区中的环境建设也不可忽视,管理人员应注重园区内绿色植物的种植,纺织化工废气影响周围居民生活。对于土地中的废水处理网也应全面排除,改为地上施工的排污管道,在园区中建立合理的雨水处理系统进行雨水量的监督监测也同样重要。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模式对于项目投资的成败最为关键,本文以投资方的角度,通过分析各投资模式的特点,提出基础设施投资模式选择建议。
关键字:基础设施投资,投资模式,模式创新
引言:
现代社会高度发展,化工企业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有关化工园区的信息系统、包括监测污染、治理污染等系统以及与预防监测大气污染系统实现统一化,从而便于整体管理,方便与相关数据的监测,加快化工园区工作效率、质量。
一、化园区工业体系建设、基础设施投资概述
园区监管部门由园区管理委员会与环保部门共同成立,对于园区的环境监管,施工人员应进行全天的实施监管,全面整治园区的环境问题、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信用程度,经常召开员工工作会议,汇报园区施工情况,提高园区遵纪守法、环保理念。 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公共性、资产权属归政府所有的特点,因此传统上一般以政府为主进行投资建设。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投融资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各项鼓励政策的出台,使得社会投资人参与基本设施投资更加活跃,规模逐年增加。社会投资人参加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减少政府方固定资产建设投入,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改善公共环境,促进全产业链经济发展。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常用的模式有BOT、BT模式、PPP模式、“EPC+F”模式、社会投资人+EPC模式等模式。
二、化工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各投资模式简析
(一)BOT模式
1、基本运作思路
BOT模式,即“建设-运营-移交”,政府与社会资本方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允许社会资本方在特定期限内筹集资金进行投资、建设、全周期运营管理,并获得投资收益。实践中根据不同条件的变化,又衍生出其他模式如BOO、BOOT、TOT、ROT等模式。
2、模式特点分析
化工园区决策、开发单位应根据园区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产业发展模式,用战略眼光规划、建设化工园区。龙头企业带动型适用于地区内有大型石化项目或者企业集团,对中下游企业带动能力比较强;产品关联共生型适用于产业基础较好、几个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以集聚式抱团发展的地区;技术研发推进型适用于在人才资源集中、科研力量雄厚、创新条件优越的地区。三种产业发展模式经过发展完善,最终将形成有机融合。
3、技术研发推进型
技术研发推进型化工园区的特点是通过园区与科研机构合作建设,政府与科研机构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或者仅在科研机构的主导下发展高科技产业。科研机构与产业园区的合作,或者高校与科研机构主导园区建设,能更好地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对当前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化工园区作为我国化工产业的主要载体,发展循环经济可以使园区内上下游企业合理布局,上下游产品连接成线,实现资源最大化综合利用。对于化工园区来说,以实现循环经济为目的的产业链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石油天然气化工园区产业链、煤化工园区产业链、盐化工园区产业链、精细化工园区产业链。
3、应用范围
石化工行业正处于动能转换和结构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突出,在高端产业、核心技术、绿色发展、能源资源、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存在短板,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和严峻挑战。化工园区正是解决这些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手段。以园区为平台,构建产业循环、集约高效、竞争力强的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企业集中的发展优势。因此,化工园区的升级可以看作是化工产业转型的关键一步。
化工园区应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不是化工企业的简单集聚,需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根据上下游产业链来合理布局园内企业,在此基础上建设高水平的化工园区,实现绿色现代高端化工产业的转型。行业管理者在调研分析国内外先进化工园区的管理模式、总结园区提质升级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出化工园区发展建设的“六个一体化”发展理念与实践路径。
(三)化工园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PPP模式
1、基本运作思路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共同出资设立项目公司,由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和移交,双方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实务中通常与BOT模式一起使用,如“PPP+BOT”、“PPP+DBFOT”、“PPP+ROT”等。
2、模式特点分析
(1)PPP模式实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项目纳入PPP项目库,财政支出责任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资更加有保障。
(2)操作方案详实全面,风险分配界面清楚,权利义务明确,回报机制合理,便于操作。
(3)相比其他模式PPP模式更加规范,有利于项目融资的顺利落地。
(4)与BOT项目相比,PPP项目更加强调风险共担机制,并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而BOT没有与政府方合作,投资风险大,收益的不确定性也大,有获得超额收益的可能性。
3、应用范围
目前来看PPP的适用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包括非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随着PPP项目的规范,后期所产生的PPP项目质量更高;同时项目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拓宽,特别是公募REITs为项目尽早收回投资提供了新的退出渠道,因此经营性项目采用PPP模式将更加吸引投资方。
(四)化工园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EPC+F模式
1、基本运作思路
“EPC+F”模式为不典型基础设施投资模式,以“某高速公路新建工程项目EPC+F总承包”项目为例,基本操作思路为项目为主为地方平台公司,建设资金来自企业投资,项目资本金25%由平台公司出资,剩余75%资金由EPC单位融资。地方平台公司通过招标选取EPC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成立项目公司进行融资和建设。平台公司自交工验收后10年以6%的年利率等额还本、据实付息,并由其母公司提供差额担保。
2、模式特点分析
(1)由地方平台公司作为业主方举债,债务从政府转嫁给地方平台公司,其本质上是长BT投资模式,违背了严禁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变相举债的规定。
(2)因债务融资主体-项目公司不具融资功能,导致融资难以落地。
(3)虽有地方平台提供担保,但对于财力较弱的平台公司,担保有限,投资风险较大。
3、应用范围
由于PPP严管政策的出台,PPP项目难以入库,基金融资渠道受阻,采用PPP投资模式的项目极具下降。但政府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需求却没有降低,为绕开各项监管要求,“EPC+F”的模式被频频采用。此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市政道路及公共服务领域,因其合法合规性存在争议,因此一般不建议采用。在项目为企业投资,且企业有经营性资产做担保的情况下尝试采用。
(五)投资人+EPC模式
1、基本运作思路
“投资人+EPC”模式亦为不典型投资模式,是PPP强监管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模式。以“某生态示范城建设项目”为例,基本操作思路为政府方通过招标投资人暨工程总承包方,总承包单位组建项目公司对本项目进行投资并完成项目建设。项目分期建设并交付,政府分期支付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回购资金来源是进行整理后土地出让收入。
2、模式特点分析
(1)与上述“EPC+F”不同,此模式资本金及债务融资部分均由社会投资人解决,政府方不出资。
(2)投资人+EPC的本质为垫资建设,投资人通过垫资获得项目EPC任务并获得总承包利润;同时通过投资获得固定收益。
(3)此模式是在一二级无法联动开发的情况下,投资人进行一级投资的模式,最终目的仍在二级勾地和开发上。
三、投资模式选择思路与建议
上述分析了实务中常用的几种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特别是PPP严监管后催生出很多新的模式,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投资模式的选择和设计。
(一)选择合适的项目
目前PPP项目的大规模实施,且大部分为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未来10-15年,政府财政支付压力较大,因此对于非经营性、最终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的项目建议少投资。建议社会投资人寻求准经营性或经营性项目,特别是具有可持续经营现金流的项目进行投资。这也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市场化运作的基础。
(二)选择合适的模式
高水平的化工园区必定是一个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平台,必定是一个安全智能的智慧园区。智慧化工园区建设的基本内涵通过智慧园区的建设,确保园区的安全环保监控和提升,其核心是通过园区的系统协同,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园区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三)投资模式的创新
目前政府方对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日渐增长,合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不仅有利于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投资人获得更多投资机会。在规范化、标准化的PPP投资模式基础上,需结合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投融资模式。例如“政府专项债+PPP”模式及以“投资人+”的各种模式的组合等。
总结: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化工园区产业作为城市的一个新兴的园区,从规划设计开始就应以经济转型发展作为前提。园区在规划时,除在产业类型上要以新兴产业作为主导发展的产业,需要不断加强规划创新和设计优化,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规划要求,同时满足集约发展理念,更好的打造绿色智慧园区。
参考文献:
[1]何剑筠,许余洁.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创新[J].中国金融,2018
[2]陈华,王晓.中国PPP融资模式存在问题及路径优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