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实践建设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9期   作者:高兴松
[导读] 社会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合理规划,近年来我国对城市规划尤为重视
        高兴松
        37131219840122****  山东省 临沂市276000
        摘要:社会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合理规划,近年来我国对城市规划尤为重视。自然灾害一直是阻碍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对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威胁,限制城市发展步伐。海绵城市的提出改善城市水灾火灾问题,是实现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城市规划;海绵城市;理念实践
        1海绵城市理念在现代化城市规划中的原则
        1.1因地制宜
        很多学者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喜欢借鉴日本、北美和西欧的相关思想和经验,但是这些国家本身的地下排水设施就修的相当不错,且具体的气候也与我国差异很大。同样,我国的各个城市也有自己特点,海绵城市建设中也应考虑每个城市的具体需求和城市特点,根据城市人文、地理、经济、水环境保护情况以及当地城市内涝防治具体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对城市进行个性化规划设计,合理地开发建设海绵城市。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用雨水花园、植物沟、绿色屋顶、可渗透路面、下沉式绿地和多功能调蓄等低影响开发设施。
        1.2定量与定性规划相结合
        目前海绵城市设计大多体现在定性规划设计方面,如透水铺装、下沉式绿地、植草沟等低影响开发设计的选择,绿地植被的选择等。但有时这些定性探讨不足以支撑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践行,需要定量的分析报告才能准确执行。现阶段借助MIKE系列软件对河道及城市管网系统进行模拟,水文的定量分析已经比较成熟,其中包括:各地块设计的最大降雨量及流向;在多种拟定“海绵城市”方案下的单位地块的雨水阻滞能力,择优评价方案可行性;在数值模拟的指导下做具体的城市规划个性化设计。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设需要定量与定性规划相结合。
        1.3重视生态安全
        在海绵城市建设中,一个重要的设计原则就是生态保护问题。因此低影响开发、自排水系统成为“海绵城市”理念在改造城市中的首选,目的是解决雨季排水困难引起的城市内涝及旱季供水不足导致缺水等问题。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保证海绵城市建设中管网等基本工程设施与传统市政设施相配套,确保相应工程措施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运行相衔接。同时,严格控制雨水与自来水分流、雨污分流,避免水污染,保证市政生活用水安全。同时尽可能地净化雨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水安全问题。
        1.4遵循经济效益原则
        在工程建设中,经济效益是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点问题,在设计过程中,经过各个方案成本、效益多指标多角度的对比分析,选定经济效益较好的方案,经济效益关系到项目的立项与否。那么同样,海绵城市高昂的建设成本,引发了一个思考,若每年均摊在项目上的年费用(即年折旧费和年运行费之和)高于改造城市前每年的损失值,那么是否还继续坚持建设海绵城市,这也是未来值得思考的问题,相信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国内众多城市改造中的实际应用,会得到一个较好的解答。
        2海绵城市实施策略
        2.1完善水系统的建设
        自然水系统包括江河湖海等,自身都有一定的净化能力,海绵城市建设就是加强对自然河流自身净化能力的利用,完善城市水系统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的重点在于保护自然河流,避免城市内工业污水和人为污染对河流进行破坏,甚至导致水系统崩坏。政府应加大力度管理城市污水排放,对城市现状进行针对性政策处理,提升自然河流自我净化能力,从根本上保护水资源循环系统,确保水系统良好运行。
        2.2人工生态海绵体的建设
        我国地域广袤,城市间地理差异明显,因此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具有海绵体,有些地域甚至没有海绵体,严重影响海绵城市建设,因此需要建设人工生态海绵体来缓解这一问题。人工生态海绵体是通过人工技术提升城市排水储蓄水的能力,实现海绵城市建设。通过城市内绿地规划建设,减缓城市污染,进而改善城市水循环,打造生态循环自然体系。为保证城市健康发展,对传统小区和工业区进行全新规划,通过绿地分布改善,减轻水系统循环压力,实现绿色城市建设。


        2.3雨水洪水管理技术
        城市内部水生态合理建设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通过城市内湿地、绿化等设施进行洪水防治,合理管理雨水排放。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要对城市内各个湿地系统进行整合规划,同时保证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生存环境不会遭到破坏,改善城市环境与保护生态系统双方兼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湿地系统净水功能,合理利用地下雨水回水,实现地下水良性循环。
        2.4道路规划完善
        工业化发展不断向前,带来的环境隐患问题日益严重,其中以水污染为各类污染中最为显著,为解决城市洪水问题减轻污染压力,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发展可持续性。道路在城市水径中占比较多,是造成雨水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交通物流行业要求逐渐提高,城市规划应在确保交通正常运行下进行,道路建设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采取凹式绿化带建设,通过绿化将雨水排入地下减少路面积水,达到净化雨水的目的。绿化带的合理运用不会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影响,直接将雨水汇入地下,合理利用城市内水系统进行水质提升,增加雨水循环使用率。
        以地处连云港徐圩新区为例进行详细阐述徐圩新区规划面积为9.2km2。南有长江三角洲,北连渤海湾,是重要的经济发展枢纽。徐圩新区核心多为盐田和海水库,周围生态被破坏蓄水能力降低,容易发生洪水隐患。海绵城市概念的引入解决徐圩新区的水生态问题。对当地水资源情况进行调研,采取适当手段提升当地防洪能力,缓解水资源紧张问题实现人水和谐。注重生态系统回复保护,完善徐圩新区水系统建设,增添绿化面积、培育盐碱地保护生物多样化,实现从管水到治水的转变。
        2.4.1水安全改造
        对水系管道进行详细计算,刘圩港河采取竖向深挖方式,提升该区域排涝能力。对坡路排水量进行模拟计算,通过模拟数据进行道路改造计划,安装透水铺置。
        2.4.2水生态改造
        在城市内各个小区、大型商场经济中心建设高位花坛,在停车场、交通枢纽等地加设植草沟,对河岸附近采取下沉绿地的建设,构建雨水花园,实现海绵建设。对于盐碱地,采取种植乃盐碱植物的方法,改善盐碱地,建造优美景观。
        2.4.3水环境改造
        通过市内建设雨水花园、植草沟等设施,对雨水流经起到控制作用,达到储蓄净化的目的。对于由污染的雨水采取弃用原则,将其排入污水系统中。自然湖泊河流中微生物能够起到净化水的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能变相提升水质量。
        2.4.4水资源改造
        使用雨水代替自来水进行园林绿地浇灌等占总用水比例的5%,提升污水转化率的同时节约自来水使用,实现资源节约再利用,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2.4.5获得的经济效益
        徐圩新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实现雨水污染控制,减少污染带来的生态破坏,利用通过雨水的储蓄排放提升当地防洪标准,降低洪水隐患,维护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一些老旧城区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带动周围商业投资发展。通过对盐碱地的改造,带动盐碱地植物培育项目发展,带来全新的投资发展方向。
        3结语
        环境问题成为现代社会发展关注的重点,海绵城市建设是大势所趋。改善城市环境气候,合理利用资源,促进生态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我国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通过城市自我循环系统的建立,保护周边生态环境,改善因过度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全面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参考文献
        [1]张红英.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设计思路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1,(01):65-66.
        [2]原俊杰.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03):99-100.
        [3]孔逸文.刍议海绵城市理论在市政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1,44(02):139-140.
        [4]冯创.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1,6(02):206-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