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实践要点解析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9期   作者:高有功
[导读] 建筑工程管理是施工单位能否长久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
        高有功
        新疆鄯善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新疆吐鲁番 838200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是施工单位能否长久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科学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既可以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减少在建筑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人力及物力等资源的浪费,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高效运行,进而提升施工单位的竞争力。然而,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在现实的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改进,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形式,以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改进措施;
1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意义
1.1国家角度
        建筑工程是我国的基础行业,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国家也是非常重视建筑行业,出台政策给予扶持。要保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就要确保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还应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相关企业严格遵守,确保建筑市场公平的竞争。
1.2企业角度
        国家出台政策都是建立在百姓利益之上的,一切为了人民群众。而企业不同,企业经营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然而在施工质量控制中,每一个环节都不容忽视,不能因为利益,而舍不得资金投入。只是将资金投入到原材料以及工程器械上,真正做到质量控制,还要在人员管理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内部设立监督小组,到现场监督,或者安装电子监控设备,对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缩减材料的用量以及提高器械的使用率,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进行。
1.3个人角度
        对个人而言,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可以缩短建筑施工时间、提高工程质量、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由于建筑行业劳动力需求大,门槛低,一些施工者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只有初中水平,安全意识较弱,因此,要加强这些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减少事故的发生。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管理体制尚需完善
        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是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开展工作的前提。目前各施工单位大都缺乏完备的管理体制,导致各部门间配合度不高,施工人员间的信息缺乏流通。许多建筑企业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寻求更高的利益,往往忽略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将施工工作放在首位,削减对工程管理部门的经费划拨。经费不足便会直接导致工程管理人手不足,出现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这就会使工程管理人员产生疲惫,工程管理工作也仅浮于表面,最终导致管理工作的低效。
2.2建筑工程招投标管理缺乏规范性
        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工作会影响建筑工程后续的成本控制与经济收益,因此在挑选施工单位与采购原材料时要仔细斟酌,对各单位报价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筛选,并结合建筑工程的合同要求进行选择。由于招投标过程没有严格的管理流程,在招标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具备专业招标资格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在参与组织招标工作时,自身不具备优良的评标素质,也没掌握相关的招标法律规范,这样就不利于建筑工程招标工作的开展。还有一些主管或是领导人员由于自身掌握较大的决策权,不采用招标信息共享,导致招投标信息不透明。甚至在建筑工程的招标过程中产生了贪污腐败的现象,一些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定期督查招标工作,便让一些怀有个人利益想法的招投标工作人员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私下勾结,严重影响了招标的透明性。
2.3建筑工程进度控制效果不佳
        当建筑工程正式落地实施时,项目管理人员便会从项目本身出发,根据合同条款、项目特点等开展对项目的整体规划。建筑工程合理的流程安排对工程进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人员对每个任务节点进行合理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但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少的突发情况,管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流程安排做出适当的改进与完善。若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足,没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不能有效安排施工人员的每日任务量,导致建筑工程的整体进度滞后。
2.4缺乏专设的建筑工程管理部门
        许多建筑企业并未将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放于首位,而只重视施工工作,这样的体系导致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缺乏项目管理意识。很多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并不具备从业的基本素质,仅靠自己传统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进行规划,无法满足新时代建设的要求。并且大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设立专有的管理部门,仅设立人数较少的管理岗位,缺乏部门集体化的管理,导致施工管理无序化,影响了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
3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3.1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因施工设备突然发生故障,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因此,要注重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增强对机器装备的微修护理工作。根据规则及时更新装备,定期进行检测。(1)采购设备时,不能一味的对比价格,应该首先考虑设备的质量;(2)使用设备时,操作人员需按照设备操作指南,设备使用完成后,要及时做好设备护理工作;(3)成立设备小组,专人管理设备,制定设备维护计划,按时进行设备查验。
3.2强化责任意识落实责任到位
        要提高建筑质量水平,加强质量管理,就要强化责任意识,明确管理职责。质量管理责任就要将每个职责落实到每个人身上,使员工严谨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还要注重对建造工程总目标、总展开与总实现的把控。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个人,每一环节、每个工序都要以质量管理与控制为核心,以责任鞭策自身保证工程的质量。
3.3加强建造现场管理,把握施工质量细节
        工程建造不同于别的工作,工作量浩大,因此确保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提高警惕,严格遵守质量要求,当然有可能存在工作疏忽的情况,现场管理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场施工工作作为建筑工程第一线,质量安全问题也出现在这,因此,要保证从原料采购最终完成建造成品这一过程中,严格按要求操作,容不得半点差错。人员管控工作也很关键,要求所有人员遵守现场管理制度,对于一些安全控制点,要制定检测计划,定期检测,通过安装摄像头,对人员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可靠性。
3.4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高素质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的前提,因此要加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培训力度。只有管理人员拥有较高的个人素养,才能在建筑工程现场遇到临时突发状况时快速应对问题;只有管理人员有着较强的专业素养,才能在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将自身所学的专业管理方式科学合理地发挥出来,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进行具象化的管理。因此,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是促进建筑工程有效管理和全面优化的关键步骤之一。考虑到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的实际发展情况,管理人员应该活学活用,将建筑工程管理理论应用到施工现场。在施工单位进行管理团队的筛选时,应该全方位考察人才的管理专业素养,并考察其面对突发状况时的临场反应速度。不仅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考察,还要考察该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建筑企业应不断吸纳高素质管理人才,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有效管理是工程如期交付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现存的管理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完善施工管理的基本流程,增强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以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保证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涛.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江西建材,2017(19).
        [2]王俊峰.关于强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4).
        [3]葛舒含.浅论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河南建材,2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