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东旭
大板综合维修段 内蒙古 赤峰 02545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运输业发展迅速,铁路为交通出行、货物运输做出了很大贡献。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在现阶段,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是不能懈怠的,否则很有可能被世界上其他国家超越,所以我国各行各业尤其是那些基础行业的发展一定要紧跟世界的潮流不可落后,而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是这些基础行业中最为典型的代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主要以铁路线路为说明对象,对其中常见的病害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给出了一些后期开展养护维修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方案,希望可以给读者带来一些有用的信息供读者进行参考和借鉴,以此来促进我国铁路基础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养护维修
引言
不仅仅是对于我国而言,对于全球而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十分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经济发展进步的基础所在,当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越来越好的。对于交通基础设施而言,铁路线路是其中最为庞大的、最为基础的、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对于铁路线路而言,常见病害的发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铁路线路的正常使用,因此,对于病害的养护维修刻不容缓。
1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1)国内对于铁路线路维护养护的相关工作开展时间较迟,因此对相关维修养护经验尚且不足,以至于在诸多方面还难以进行有效的线路维修养护。所以加快和提升高速铁路维修养护方面的专业研究、扩展维修养护的相关知识十分重要。
(2)提升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技能。当前,以制定的相关维修养护制度为基准,铁路部门对施工的相关人员展开培训,以更好地进行维修养护工作,相关部门需要将管理、建设都落实到位。
(3)使高速铁路事业进一步发展。当前国内经济发展愈加迅速,其中缺少不了基础交通设施的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推动国内经济水平的前进发展,政府部门也增强了对交通建设的重视程度,为高速铁路线路维修养护提供了资金与技术支持。
2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
2.1我国铁路线路的曲线钢轨容易发生病害
现阶段我国的铁路线路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即便是在那些比较偏远的山区也会有铁路线路的存在,所以我国的铁路线路也将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大量的曲线钢轨,我国铁路线路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很大一部分的资金投入,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会占用很大一部分的土地面积,虽然我国火车主要分为客车和货车两类,但是这也不能完全将钢轨分开。再加上不同重量的火车对曲线钢轨的压力是基本不相同的,长此以往就会导致铁路线路的钢轨受力不均匀,这就是病害产生的原因所在。
2.2我国铁路线路的钢轨磨损容易发生病害
我国铁路线路延绵曲折,穿越了不同的地形与城市,因此,我国铁路钢轨也存在众多的接头之处,虽然铁轨接头相对于完整的铁轨而言是较为脆弱的,但是现阶段我们已经实现了无缝钢轨的普及,因此,钢轨接头已经不是一项常见病害。不过,在火车前进过程中,他的速度是十分之大的,而且火车的重量也相当的大,种种因素联合起来就会对小半径曲线钢轨产生磨损,尤其是在山区地形分布广泛的地区,它的曲线钢轨较多,火车对小半径曲线钢轨的磨损这一问题就更为严重。
2.3我国铁路线路的爬行容易发生病害
由于火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具有很高的速度,所以铁路线路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惯性的作用,会产生一个向前行驶的力,在这种情况下铁轨就会向上进行爬行。
3铁路线路常见病害的养护维修措施
3.1提升线路的承载能力
铁路的主要作用在于运输,因此其承载能力是对铁路质量评价的最主要指标。如今我国经济水平发展愈加迅速,从而为铁路运输带来了更加频繁且沉重的承载量负担。相较于以前而言,如今的铁路线路负荷十分重,所以相关部门需要增强对于提升铁路线路承载量的研究,并通过政府支持增加资金及人员的投入,使铁路承载量提升,尽可能修复铁路线路,以恢复运行。此外,对于新建的铁路线路,需要确保建设中运用的轧钢材料符合标准要求,这对于保障铁路的持续稳定运行十分重要。技术人员需依照实际情况对铁路线路进行分析研究,设计出最大程度的承载量方案。在采购建设原料的时候,应该严格筛选采购人员,尽可能地防止出现徇私现象,且保证轧钢的质量符合标准。
以符合时代变迁的标准,可以对传统的维修养护方式进行优化和更新,例如运用动静相结合的方式。要做到动静结合,则需要对铁路线路的实时状况进行监控,一旦发现线路受损,可依据运行状况及时地制定出维修方案。传统的定时定期线路检修方式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当线路出现受损情况时,若与固定检修时间相差较远则不能够及时进行维修,以至于受损程度加深,也加大了维修工作量,使整体维修效益降低。当处于固定的大程度检修时间,则会对线路中的所有无论好坏的部件进行检测,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无谓的工作量及成本费用。若结合动态维修的方法,则可以弥补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也更好地保证了铁路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3.2加强维修力度并提升现有的维修质量
(1)不断加强维修力度。道岔和铁轨等根据实际情况要及时的进行更换,从而使铁路轨道的整体结构和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铁路轨道的检测维修计划在每年的年初要制定好,并在日常的工作中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检查维修工作。同时相关的监督部门还应该派出监督人员对相关的检查维修工作进行督促,避免检查不认真或者维修不彻底的情况出现,从而使维修的质量和效果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2)重点维修特殊路段。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因此铁路线路往往跨度很长,这样一来同一线路不同地区的路段就会因为环境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实际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特别要重点检查和维修岔口、钢轨接头等特殊路段。
3.3运用自动监测系统
将自动监测系统及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等运用于铁路维修养护中,以便更好地对铁路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线路受损的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迅速制定维修养护解决方案。此外,这些设备获取的相关信息可直接被监测站收集,且所收集数据的准确程度能够得到保证,可以为今后的相关工作提供分析研究数据。将自动监测系统运用于铁路线路中,能够防止铁路线路出现受损加重的情况,保证了铁路运行的安全度。
3.4线路维修养护制度
铁路系统的日常管理级别分为部级、局级和站段级,在不同层级指导铁路系统各项事务的运转。对于线路轨道的养护工作,也可分两种方式开展。一是修与养融合实施,二是两者分别实施。维修与养护融合实施,主要由专门的工程技术队和工区共同负责养护工作。二者分别开展主要指由维修段负责维修,由工务段负责养护工作,分别完成轨道的日常维护。上述两种模式是当前铁路维护工作主要使用的方式,其通过有效发挥养护技术的作用,从而高效完成养护任务,为列车的安全行驶提供前提条件。对轨道的养护主要分为道床、钢轨等设施养护、加固及连接设备的养护、道岔及标牌信息的维护和更新等。对轨道的养护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科学选择,有效发挥信息化和机械化手段参与轨道的养护工作,从而助力提升铁路轨道的整体养护效果。
结语
总而言之,铁路线路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对铁路线路进行养护和维修可以加快铁路行业的高速运转,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本文通过对引起铁路线路病害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养护和维修的方法,以此来促进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魏连峰.铁路工务段线路车间检养修分开制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4):253-254.
[2]严健.线路养护维修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中国铁路,2004(11):15-19+10.
[3]郭向前.武汉铁路局普速线路维修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铁道建筑,2017,57(12):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