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9期   作者:周文巧
[导读] 目前,城市道路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公路桥梁建设的延伸面积也在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周文巧
        身份证号码:13118119891013****
        摘要:目前,城市道路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公路桥梁建设的延伸面积也在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但与越来越复杂的工作环境相比,公路桥梁的建设也增加了更多的挑战和可能性。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工作人员应对当前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确保工程技术与地理环境的一致性,提高公路桥梁的结构质量。在不良土环境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探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
        1软土地基简介
        1.1 软土地基的概念
        软土是指粘性高的土壤,通常由多种材料组成,如粉土或具有粉土性质的土壤。软土易压缩,含水量高,地理分布广,在湖泊和山区普遍可见。受软土性质的影响,软土地基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开裂变形。如果路桥工程要穿越软土地区,需要加强软土地基,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公路桥梁工程由于其软土的特点,易发生沉降和断裂,导致道路曲折、不平整、凹陷多。施工人员应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地面稳定,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1.2 软土地基的特点
        1.2.1 疏松多孔的结构
        与工程建设中常用的基础结构型式相比,大部分软土地基属于松散粒状粘土和粉土。因此,由软土形成的软土地基结构也具有疏松和多孔的特征。一方面,软土地基的疏松和多孔特性会引起土体中电荷的不均匀分布,严重影响地基结构的性能。此外,软土地基上还掺有泥炭和松散砂土,这将进一步增加软土地基中孔隙和孔隙的数量。当雨水通过土层渗透到这些空隙中时,会进一步改善软土地基内的含水量,大大降低地基结构的密实性和强硬度,严重影响路桥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只有采用科学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来有效地改善土体结构,才能使软土地基上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达到国家要求。
        1.2.2流动性能较强
        流动性也是软土地基的一个重要特征。流动性的主要原因是软土地基松散,含有大量孔隙和水。一方面,随着外界压力的增加,软土地基中的空气在压缩过程中会继续消失,从而促使软土地基中的软土层不断移动,表现出一定的流动性。另一方面,软土地基中有丰富的自然水资源,在温度的影响下,水的蒸发和扩散将进一步推动周围土体的移动。在路桥工程中,随着车辆的通行,桥面或路面的外部压力不断增大。当等效变化产生质的变化时,将进一步促进软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这一问题的出现,会导致地基塌陷和建筑物结构破坏更加严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2.3抗剪强度相对较低
        对于现代道路桥梁工程的基础结构而言,抗剪强度是衡量基础结构稳定性、抗剪承载力和抗压承载力的重要指标。软土地基的疏松多孔结构使得在高强度外部荷载作用下难以保持结构相对完整和结构强度更好。因此,软土地基的抗剪强度系数普遍较低。此外,该基础结构的压缩系数较高,因此以软土地基为主要基础结构的路桥工程在承载力和结构稳定性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公路桥梁实际施工中常见的坍塌、沉陷等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现场出现了一些未见到的软土地基结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以抵消上部结构的重力和沉降趋势,一些质量和安全问题将频繁发生。
        2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现实影响
        中国公路软土地基的定义与国外不同,没有详细的分类。根据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主要由粘土、粉土等细颗粒较多的软土、大孔隙有机土、泥炭、松散砂等土层组成,并提出了类型的一般判定标准。在给出软土地基的定义时,指出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根据地基条件确定,而是随填筑形状和施工条件而变化。在充分研究填土结构的类型、形式、尺度和基础特性的基础上,有必要对其是否应作为软土地基进行判断。因此,许多施工单位在面对软土地基或超标,或忽视预防。例如,在某些地质环境中软土地基的组成较为复杂,水平区域的覆盖不均匀,垂直土层也有上下分布的差异。由于软土厚度不均,应采取相应的施工处理方法,由于缺乏准确、真实的测量数据,许多施工单位采用统一的施工处理方案,也对一些常规的土结构造成破坏,为后续路桥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和支护工程的安全稳定埋下隐患。软土层松散,内部空隙大,砂粒混杂,形成压缩大、承载力弱的特点。

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强降雨、降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将降低工程质量。
        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与建筑材料混合的软土地基导致了土地结构的不稳定性和使用效果的降低。另一方面,压实度不够。再加上内部含水量高,透水性差,整体工程路面质量降低。从某种意义上说,路面硬化问题在施工中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只有通过优化设计和技术应用才能减少损失,消除质量问题,最大限度地延长使用寿命。
        路面沉降是软土地基中最常见的实际问题。由于土的特性,路面沉降的影响因素广泛而复杂,通常是由一些节理和若干反应引起的。锥形边坡不均匀沉降、路堤滑坡、高填方推力、排水固结等影响因素对周边或其它软土地基的强度和敏感性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探讨软土地基对路桥工程施工中地基沉降的影响,应考虑沉降规律、沉降速度和沉降时间,并根据实际情况优化处理技术。
        3强化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具体措施
        3.1 加强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
        具体路桥施工前,应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由于路桥工程施工受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施工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地质勘探和环境气候因素的综合分析,全面收集施工现场周围的交通流信息。另一方面,对于软土地基,相关技术人员应做好充分准备,定期检查施工现场人员的设备和各种设备的配置,根据软土地基加固的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材料。从而保证软土地基的加固质量。
        3.2选择合适的地基加固技术
        在软土地基加固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地基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地基加固技术。在使用强夯法时,应注意这种方法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如果靠近大楼,就不应该使用这种技术。对于一些较浅的软土地层,可采用抛石法或换填法。另一方面,在选择地基加固技术时,不仅要考虑工程的总体经济效益,还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和气候选择,全面提高整体地基的稳定性和质量。
        3.3有效应用填土加载法
        目前,我国路桥工程最常用的加载方式是填土加载。通过填土荷载可以有效地防止地基沉降,从而提高整个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路面铺设完毕后,施工人员将填料装车,并对路面进行加固,防止沉降。
        3.4强化对于桩基法的应用
        在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通常采用桩基础法。在软土地基处理的实际过程中,由于软土地基不能承受高强度的压力,地基整体稳定性差,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泥浆污染。如果此时在软土地基上设置相应的灌注桩,可能会出现更为严重的泥沙现象。现阶段,一般通过采用木料、钢筋混凝土材料来制作灌注桩,这种材料灌注桩的整体稳定性很容易发生变形,因此很多人会采用预制桩来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结语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是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可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为了提高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在公路桥梁施工中,应综合分析影响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的因素,如施工环境、气象条件、桥梁规格和等级等。准确测量施工段,合理采用桩基础法和荷载法有效处理软土地基,保证工程施工进度。
        参考文献
        [1] 张亚飞.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2016(32):231.
        [2] 郝志湘.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5):145-146.
        [3] 杜青.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技术处理要点[J].交通世界,2017(36):46-47.
        [4] 彭敏.探析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35):123-124.
        [5] 赵阳.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索构架[J].中国标准化,2018(22):138-139.
        [6] 李康,束瑞.市政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江苏建材,2016(1):4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