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0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第9期   作者:陈凯
[导读] 人类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会有意无意地施加错误的行为影响,水生态与人类失去平衡点,人类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陈凯
        身份证号码:37018119860808****
        摘要:人类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会有意无意地施加错误的行为影响,水生态与人类失去平衡点,人类生存的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过去许多年,人类没有摆脱思想的桎梏,对水利建设的重视不够。此外,过去经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生态与经济平衡发生倾斜,导致生态文明建设落后。水生态的现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大力建设,确保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生态文明;规划问题
        前言:水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以指导为导向,深化表面工作,分析水生态文明发展现状,分析水土保持与水生态文明的关系。立足当前,展望未来,要把握未来水生态文明发展趋势,做好相关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家水利部门高度重视,提出了建设工作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工作方向。在现有环境下,要积极完成思想创新,在正确的行为意识下大力发展水生态产业,在人的积极建设下弥补原有损害,不断跟进生态文明区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
        1目前我国水土资源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增长速度很快。根据统计数据,年增长率约为1400万人。巨大的人口增长率导致人口生存空间不断缩小。也正是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土地开发建设的失控,造成了大量水土资源的流失。就自然环境而言,水土资源流失和土壤退化仍在加剧。可开发土地资源有限,可开发耕地资源或现有耕地资源更为宝贵。因此,为了减少目前造成的水土流失状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开采方法和寻找更多资源的可能性,将有助于缓解目前的资源流失状况,有效缓解人地矛盾、农业发展等。水土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合理开发和管理水土资源也是我国必须坚持的长远发展战略。
        2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
        2.1净化空气
        近年来,我国工业过程发展迅速,但与此同时,大量工业排放物严重影响了空气质量。树木可以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从而净化空气,有效吸收空气中有害的固体颗粒。植树造林不仅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还能保护人们的健康。因此,水土保持工程对净化空气具有重要意义。
        2.2防风固沙
        新疆和内蒙古的沙尘暴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其经济发展。沙尘暴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是由大风卷起的大量沙尘在空气中迅速扩散,在移动过程中没有树木阻挡而造成的。为了抵御沙尘暴的侵袭,遏制土地沙化,必须大面积植树造林。遇到风沙时空中树木形成大面积防护栅栏,可有效降低车速,从而解决风沙问题。乔木、灌木的木根既能稳定土壤颗粒,又能通过生物转化将固定的沙土转化为土壤肥力,从而有效地遏制土地荒漠化。
        2.3涵养水源
        水是万物的生命之源,但世界各地都存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降水和流水都可以通过土壤被树木吸收和利用。增加植被覆盖度可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同一面积的裸地比林地至少多蓄水3000m3。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遇暴雨时,流经森林表面的水流速度会大大降低,使水流缓慢流入溪流,可有效减少洪水量;枯水期可给河流带来少量流量,起到调节流域水量的作用。
        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生态修复的应用策略
        3.1做好关于生态修复重要作用的宣传工作
        生态恢复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有着重大影响。生态修复建设的核心不仅是解决现有的生态问题,更是减少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只有从本质上减少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才能顺利进行。政府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宣传生态修复的理念,让人们了解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水土保持的实际情况,通过增加社会各界的关注度,进一步加大生态修复的资金投入。


        3.2 科学划分治理区域,制定科学的治理方案
        在生态恢复与建设过程中,应根据区域环境的实际情况,区分水土保持。不同地区降水量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水土流失程度不同。这些差异需要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科学划分管理区域。此外,有关部门还需要根据区域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修复方案,明确实际治理修复的时间和方法,同时在治理方案中明确治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科学规划每个环节。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进行全面取缔,以确保区域环境的良好治理效果。安排具体的实施人员,将责任分解到每个管理人员身上,确保生态治理和恢复建设的顺利开展。有关管理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只有制定符合治理区实际情况的修复方案,才能保证区域生态修复的质量。
        3.3加强管理,做好退耕还林
        目前,在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发现植被和林地的破坏是导致水土流失问题的关键原因。目前,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已成为现阶段生态修复工作的重点。只有确保治理区退耕还林工作顺利进行,才能有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国家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关部门要加强管理,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良好开展。
        3.4 制定完善的水土保持工作制度
        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作制度。开展水土流失调查,成立专门的监测管理部门,掌握区域水土流失实际情况,调查区域水土流失地质情况,整理相关资料,形成完整的调查报告,实时监测水土流失的发展。同时,政府还应加大水土保持投入,更新现有监测设备和技术,根据水土流失的实际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此外,要制定长期生态修复建设规划,做好后期发展规划,完善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保障生态修复建设的顺利进行。
        3.5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撑
        目前,我国有关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建设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有关部门要推动完善相关法律,对现阶段水土保持建设工作开展安全监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强制性法律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也可以对一些阻碍生态修复工作的人起到威慑作用,从而进一步保证修复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6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
        水土保持关系到我国农林产业的发展。在某些情况下,生态修复建设会影响我国农林事业的发展。有关部门要做好宣传,让劳动群众认识到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发展。农业工人需要完成新时期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政府要帮助农业劳动者实现集约化种植和规模化经营,通过政策扶持增加群众收入,确保生态修复建设不影响群众利益;同时,鼓励农民参与生态建设,出台退耕还林政策,通过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农民种植果树等农产品,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完成生态修复建设。
        3.7优化工程施工
        在工程建设中,在开挖区、回填区、排土场采用工程手段与生物手段相结合,实现施工的综合优化。同时,还可以使工程区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提高施工区地表植被覆盖率,从而提高土壤的防腐能力,有效保持水土。开挖区可设置排水沟,防止水土流失;设置抗滑桩,防止滑坡和泥石流。回填区应治理边坡地形,增加植被种植面积,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风蚀和水力侵蚀。同时,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占用临时农田,因此要特别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废渣处理,施工结束后将废渣清理干净,填充地表植被,并充分采取防护措施。对于冲沟治理工程,要结合实际地形特点,利用当地水文优势,避免坡面大面积侵蚀。另外,要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生活区的管理,使施工人员树立环保意识,避免生活污水对临时耕地的不利影响。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干旱等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通过水土保持来控制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简要总结了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分析了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及使水土保持更加有效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高淑慧,周龙阁,张智芳.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性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12):187-188.
        [2]邱建东.水土保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30(12):197+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