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优化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1年36卷9期   作者:朱芳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朱芳
        身份证号码:4211811991050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规划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在整个过程中,人们对结构、功能和实际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入手,从施工过程的角度简要概述了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优化建议,并简要说明了施工要点,希望对同业人士有所帮助。控制施工现场钢筋混凝土收缩和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可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优化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种种影响混凝土质量、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如超长混凝土构件水化过程发生冷缩产生的裂缝,基础形式不同导致结构沉降量不同而出现裂缝等破损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筑施工行业中出现了后浇带技术。在实际施工中,采用这种施工技术,不仅能解决建筑物各构件连接位置的沉降差问题,而且还可以减少建筑结构件因温度差而出现的有害裂缝问题。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部分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人员并不了解和掌握这种后浇带技术的实施要点,导致技术应用问题频出。基于此,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关键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
        1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的重要型性
        建筑施工后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是应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应力的预防和重力,施加的阻力促进应力的实现,浇筑后的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在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会根据特定的条件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计算,然后将混凝土的固化时间推算出来,以便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整体工程的质量。而温度后浇筑的浇筑带技术主要用于温差导致的混凝土结构裂缝。后浇带技术关键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预埋建筑物的临时变形缝和独特变形缝,其与地基结构和沉降密切相关。在具体建设项目的施工中,结合实际的施工规程,对浇筑区的沉降进行预留,然后根据混凝土的填充量,消除变形缝和变形问题,完成整个建筑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对房屋建筑的实际运行有重要影响,不仅可以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同时在安全性上也有一定的保障。所以,在往后的研究中,需要加大力度对后浇带技术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从而探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以推进我国房屋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
        2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2.1后浇带的垂直缝控制施工技术
        建筑团队在进行后浇带的垂直缝施工过程中,往往要注重提高其紧实度。此时选择使用钢钎振捣施工裂缝,就可以对后浇带工程的紧实度予以一定的保证了。在进行这一类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需要分派专员负责冲洗的相关工作,并做好全面的检验核查。这一工作同时还考察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能力。在进行后浇带浇筑时,施工团队还需要做好温度控制的相关工作,工作人员要根据工程的进行程度合理化地控制好混凝土的浇筑的温度,并且要关注到工程的工序是否保持正常,以确保施工之后后浇带与原建筑主体结构的混凝土结构能够有效结合。在普遍的施工过程之中,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以十摄氏度为最佳施工温度,在这一温度水平上,混凝土能够拥有极高的膨胀和收缩特性。
        2.2后浇带两侧的隔断施工技术
        后浇带施工的位置虽然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但在这之前与之中,钢筋是一定不能发生断裂现象的。对于长度跨度不算太大的建筑物而言,其预留的缝中可以一次性布满足量的钢筋;但对于跨度较大的建筑物而言,可以适当地将钢筋进行断开处理,但在正式浇筑后浇带前施工方要做好钢筋焊接的工作。在施工后浇带的位置中的断面位置,应尽可能避免出现直缝,对于板而言则可以适当地留有斜缝;梁和建筑的基础则可以预留企口缝,这就需要根据前者的具体形式而定了。在后浇带浇筑的两侧,施工方可以适当地采用钢筋网或是钢板网进行隔断,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要遵循支撑稳定的原则。


        2.3后浇带养护技术
        后浇带的养护技术十分关键。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后,禁止在浇筑带附近堆放施工材料,制定施工荷载限制,在后浇带两侧设置好临时支护点,对支护质量进行关注。等到混凝土强度符合标准后才能拆模。要充分考虑将要遇到的问题,严格控制因为松动或者移位带来的结构开裂问题。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优化
        3.1合理设置宽度和间隔距离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时要注重密切关注建筑结构,保障整个建筑的完整性。后浇带的宽度需要考虑施工的便捷性、混凝土的整体性和结构变形的可靠释放性,过于狭窄的后浇带不能保证结构应力变形所需要的空间,也不便于后期浇筑时对板带内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过宽的后浇带有可能受到结构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后浇带的宽度一般以700~1000mm为宜,多采用800mm。后浇带的间隔距离设置应科学合理,要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要求来进行留置。
        3.2合理设置后浇带
        通常,由于环境和温度、裂缝、变形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后浇带在一定时间后会有一定的变化,因此必须根据标准设计合理设置后浇带。另外,在行业中,有许多关于后浇带设置的法规。相关的法规中概述了特定的放置要求,例如在特定的后浇带设计的宽度和间距。因此,可以在计划的初始阶段参考相关数据,并且后续构造的数据必须与工程图数据相匹配,并且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图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
        3.3加强后浇带清理
        后浇带和建筑混凝土构件在浇筑时间上存在差异,为确保新旧混凝土的粘结效果,需要做好后浇带混凝土两侧断面的清理工作。断面处的泥渣、浮灰等杂物必须被有效清理,并通过整平处理的方式,保证后浇带表面的平整。在冲洗时可以使用高压水枪,等到积水排出且湿润后,混凝土浇筑施工方能进行。此外,在检查时如果发现钢筋锈蚀现象,应及时清除钢筋的锈迹,在完成后安装底模,要规避漏浆现象的发生。
        3.4科学选择混凝土的材料
        在建筑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首先应注意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这是其中关键的技术之一。在具体选择混凝土材料时,施工企业技术人员切勿选择具有弹性,或者是能够收缩的原材料,因为具有弹性或收缩性的施工原材料会影响到施工缝的强度,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后浇带施工技术作用的发挥[7]。在实际操作中,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搅拌站可以在调配搅拌的过程中,适当添加减水剂等外加剂,然后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确保能把混凝土均匀配置。此外,混凝土其它材料的配置比例,也必须严格根据其标准限值,如水泥的规格、骨料机的级配等,并选择合适的比例进行配制。在配置过程中,还应设置几种不同的比例,一一调配出来进行一系列科学的对比检验,从中选择最优的配合比,以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建筑工程施工发展,后浇带施工技术开始被人们引入到工程施工现场,在该技术的作用下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裂缝,处理收缩应力。为此,在新时期,需要相关人员立足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强化对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合理利用,并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质量,规范施工。
        参考文献
        [1]王智利.分析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8(14):63-64.
        [2]邱志耿.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浅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7(08):104-105.
        [3]张在春,张希源.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07-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