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超杰
山东省济南市
摘要:目前,建筑节能和建筑设计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许多方面的工作总体上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同时,为了不断提高建筑节能和建筑设计的性能,我们需要不断巩固和加强新能源的使用,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设计;新能源利用
1新能源利用的意义
1.1提高社会和谐水平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新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综合利用可以更好地提高社会和谐水平。
1.1.1新能源的应用可以替代旧的能源供应。比如电能的应用,如果用光能发电代替传统的火力发电或水利发电,不仅可以提供更好的电力资源,而且不会对现有的一些能源造成严重损失。光伏水泵系统的建设可以使当地电力资源和水资源得到合理分配,最大限度地减少传统工作带来的隐患和不足,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提供很多支持和肯定。
1.1.2新能源应用后,政府和有关单位需要建立新的机构,加强对新能源的调控。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新能源直接刺激社会工作岗位的增加,有利于今后工作的长期推进,对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将产生很大的积极影响。
1.2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新能源的应用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阻挡的趋势,在很多工作中,必须通过积极的手段来完成。如果达不到良好的预期效果,将在今后造成很强的隐患。
因此,必须在经济建设和增长过程中设置新能源,确保经济增长过程保持稳定。
通过数据分析,新能源应用良好后,对当地车辆更新和经济补贴有很好的拉动作用。传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大量废气,对环境造成污染。但在推广电动汽车后,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间接促进建筑节能和建筑设计的良性发展,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打下基础。
2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方式
2.1利用太阳能能源
2.1.1太阳能制冷系统的应用
太阳能制冷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光能与电能的转换,使太阳能辐射能转化为电能供居民使用。另外,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将太阳照射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利用吸收式制冷技术的优点,使制冷系统稳定运行。与这两种方法相比,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更简单,但成本相对较高。
具体内容如下:压缩制冷系统。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制冷剂在压力温度的影响下沸腾,使温度低于被冷却物质的温度。
压缩机从蒸汽设备中取出蒸汽,将蒸汽压缩至冷凝压力,再送入冷凝水,在压力作用下将气体变为液体。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热能,成本更高;蒸汽喷射制冷系统。该系统由蒸汽喷射器、蒸发器和冷凝器组成,在喷射器的抽吸下使蒸发器处于真空状态,在蒸发过程中使水冷却。冷却方式需要较高的温度,制冷效果一般;吸收式制冷系统。结合液体气化吸热原理,系统采用氨水作为制冷剂,水作为吸热剂,使氨水溶液与水形成冷循环,达到制冷效果。与前两种制冷系统相比,这种制冷方式不需要太多的热能,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
2.1.2利用太阳能提供热水和热能
如今,太阳能热水器已被每个家庭使用。太阳能集热器可集中利用太阳能,采用太阳能加热时,可将低温热水用于日常生活。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常见的集热器,可以有效地获取热水,但该设备具有普遍的耐寒性,不能在北方地区使用。
2.1.3太阳能房建设
顾名思义,太阳能房就是利用太阳辐射能使室内温度升高或为动力设备提供电能。利用太阳能集热设备将能量转化为热能,保证室内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使冬季室内温度不致寒冷。太阳能住宅的建设不仅具有保温的作用,还具有降温的功能。温度控制在额定值。温度只在额定值附近波动,既不太高也不太低。
2.2利用地热能源
利用地热能可以提供供暖和供热效果。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地热能可用于空调、室内采暖和发电,特别是地热发电。这是一种以地下热水和蒸汽为动力源的建筑节能设计中的新型智能发电技术。地热发电类似于常规发电原理,是能源之间的转换。它可以从地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地热能可用于室内空调供暖、浴室洗澡和厨房烹饪。地热能应用简单,经济效益高。
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应用。空气源热泵、地表水热泵和地下水热泵都是利用自然能源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途径。土壤源热泵空调可以实现能量循环。该系统以地表浅层地热能为冷热源,直接进行能量转换。这种能源利用方式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是一种典型的清洁能源。另外,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运行中不会向大气排放热量和蒸汽,有效保护了大气环境。与以往的空调系统相比,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土壤热泵空调占地面积小,支持地下运行,为建筑节能设计节省了大量空间。作为一种环保能源,土壤热源无需燃烧,无需排烟,在使用中也不会产生废弃物。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土壤源热泵可以节省40%以上的能耗。
结语
现代社会建筑已经覆盖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它需要与高科技和人类美学完美结合。更多的绿色能源应该应用到建筑业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简单而不简单的未来建筑主题。建筑业未来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节能减排将实现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实现绿色环保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泽宝.研究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J].陶瓷,2020(08):126-127.
[2]黄睿.建筑节能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方向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75.
[3]刘振兴.光伏新能源技术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6):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