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建筑规模逐渐扩大,数量不断增多,对于促进我国城市化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筑工程是一项具有施工周期长、使用材料多、牵涉人员广、技术性强等特点的系统工程,而施工管理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管理水平高低对于工程效益和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施工管理中,相关人员应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建筑材料管理和安全管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只有这样,才能使施工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进行,保证施工质量、进度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人们建造出合乎标准的现代化建筑。
关键词: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管理的措施探讨
引言
在工程建筑的施工中,整个工程中的费用包含了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及设备费用和其他类型的费用。一般在工程建筑施工中材料费用占比较大,会占到整个建筑施工总成本的近一半。因此就需要工程公司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控制,在材料造价控制方面,需要保证公司能获得更高的经营利润,而且还需要由作业人员对各类施工作业环节做好进一步的分析,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材料浪费问题。
一、强化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的意义
不断优化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施工的安全,提高工程质量,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进而减少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施工技术规范管理、施工材料和各种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因为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所以对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进而为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总而言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减少因各种不利因素阻碍工程的正常施工;另一方面使施工的进程和工程建设符合客户的要求,确保工程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设计,进而无形中提高了客户对于工程的认可和肯定。
二、建筑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材料领用问题
在工作人员在领取建筑材料期间,一些工作人员并没有制定好材料消耗的定额,就去发放材料,这些会出现一些工程人员超量地去领取材料,还有些工程人员对那些低价值,但是消耗量比较大的材料管控不利,而对于这些材料的管理给予的关注度不足。一些高层领导人员还会出现与材料管理人员相互勾结,将这些材料卖给私人,而造成项目建设现场的材料消耗量变大,也进一步增大材料的控制难度。
2.2建筑材料管理存在缺陷
材料数量众多、种类多样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之一,这给材料管理带来很多困难。有很多企业为了赶进度,不会在施工前与材料供应商接洽商谈有关材料的相关事项,而是在材料进场后才通过抽查的方式来检查材料质量以及清点材料数量,往往导致材料质量不过关或者材料数量不足;有的企业检查材料时未遵照检查标准,尤其是对于一些近些年新出现的材料,由于质检员知识储备不够、知识更新不及时,缺乏对新兴材料检验标准的了解,致使不合规的材料流入施工现场;个别企业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导致建筑质量严重不合格。另外,在施工现场,经常是很多材料同时进场,有的材料管理人员由于能力不够或者责任心不强,不能很好地指挥和协调,导致材料摆放极度混乱,影响施工进度,有时还会发生材料浪费、损毁甚至丢失情况,给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三、强化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的措施
3.1优化施工方案
工程公司设计完善的工程方案,另外还需要交接的施工图纸和相应工程技术工艺做好研究分析,并且编写切实可行的工程进度方案和施工管理方案,能够将建设材料的使用状况进一步地纳入到施工管理方案中。在建筑材料的选型时,要确定好那些适合工程设计要求的材料型号,要选择那些性价比较高,质量较优的材料,确保没有损伤。在现有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去合理利用建材,在选用国产的材料时,要使这些材料的质量都能够达到国际化水平,而且选择这些材料要比国外的价格便宜,另外,对于那些质量较优的材料需要择优选择,这些材料往往价格比较便宜,要结合实际的工程建设的技术和施工工艺做好材料选择,确保这些材料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公司进一步对现有的方案做好深入的分析,保证不会出现一些材料浪费的问题,根据具体施工工艺,来选择材料的材料型号,以使材料能够合规的使用。
3.2对建筑材料加强现场管理
在建筑材料进入现场之前,负责的管理层应根据采购清单仔细检查进场材料。确保材料的数量,类型和制造商与采购清单相符。然后检查建筑材料的质量证书及其外观,以查看是否存在任何损坏问题,同时将样品发送给负责检查材料质量的第三方机构,以进行验证授权访问该站点时,它们符合技术设计的要求。为了提高工作现场的安全性,还应控制材料的位置以及建筑主体之间的距离。当然,也可以将较小的材料放置在要保存的建筑主体中,但是必须严格遵守规则并确定其位置,以避免放置不当并允许安全,轻松地进行建筑。设备放置到位后,应安装适当的警告标志或标志,以引起施工人员的注意,并防止由于工作疏忽而引起任何安全事故。
3.3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信息化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长周期性,在其信息化管理工作中往往需要有多方面的人才和技术参与,施工材料和设备是建筑工程最为重要的两点因素,所以对其进行信息化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能够在施工材料和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减少系统运行漏洞,提高运行效率,必须要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材料和设备资源进行明确,找到相应的采购、租赁、库存管理等文件,并在进行核验工作之后建立材料和设备数据库。在具体的工作中,为了能够加强对施工材料与设备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效果,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将工程中的材料和设备分为必需用品、日常用品、紧急用品等类别,根据具体的施工流程、技术信息、总结与评估报告、批准文件、项目建议和概述等多方面的内容来完善其信息化管理内容。企业要对这些材料与设备信息进行多备份保存,防止其因为保存过久而损坏。同样的,对于在材料和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库存等工作都需要进行信息采集和计算,对建筑企业当前的材料用量数据、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护数据进行全方面的分析,确保施工材料和设备能够受到全面的信息化管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现场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管理,并且加大管理力度。另外,施工企业也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引导和鼓励管理人员树立积极的学习意识,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另外,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和对于工程质量的管控,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还要促进建筑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宝.强化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的措施探讨[J].四川水泥,2020(01):171.
[2]王宏强.强化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方法[J].建材与装饰,2020(02):44-45.
[3]董波,章振杰.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管理的研究[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55-57.
[4]杨宇.强化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方法[J].门窗,2016(10):254.
[5]郭建军.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管理措施[J].门窗,2013(0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