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 200135
摘要: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强整体管控能力,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欢迎。在实践工作中,应该遵循战略规划原则、明确目标原则和协调发展原则,以确保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良好执行效果。明确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中的各个要点,促进精细化理念的全面落实,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模式;建筑工程管理;应用要点;分析
引言
我国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以往都是运用粗放式的管理方法,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缺乏对建筑质量的关注与重视,相关工作人员也经常将自己关注的重点放在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上,所以造成建筑工程项目在竣工之后质量问题频发。因此,建筑工程管理要运用精细化的管理方法与模式,确保施工的总体质量与要求与预期的目标相符合、相一致。下面将对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作用进行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1精细化管理的优势
随着近几年我国建筑行业步入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其工作与管理质量就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同时施工成本管理也成了各施工单位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虽然我国建筑工程行业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帮助,但是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这就对行业整体带来了影响,其中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工程造价不断降低。虽然在以往工程建设中,部分施工企业会刻意调高施工报价,但是其施工质量还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我国施工企业越来越多,施工项目越来越少,这就导致部分施工单位为获取到施工权限,就会刻意压低工程造价。若是在压低了工程造价后还一味地利用传统管理方式开展工作,就会导致企业入不敷出,因此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对工程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以保证工程造价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为保证施工成本与施工质量得到合理控制,需要应用精细化管理开展各项工作,以保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并对施工成本进行合理控制。不仅如此,在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有关部门还可以有效对各个施工细节进行管控,以保证工程建设各项管理条例能够落实到位。
在建筑工程中,要及时与建筑中的项目负责人进行联系,这样才能及时沟通建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因此,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不仅发挥了自身协调作用,而且还使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促进项目负责人中的及时有效沟通。尤其在建筑工程施工时,很容易产生一系列没有顺序的事情,因为建筑工程的工作量以及工程规模都相对较大,所以施工单位要在这一现象上对工程工作进行细化、规范管理,促进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沟通管理,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有效,从而能够使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得到有效保障。并且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实施时,要采取多样化形式,这样也是对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一个保障,进而展示建筑工程对质量的重视程度。
2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2.1工程管理方法不够科学
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不断开展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审查工作,通过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施工企业确实将管理制度应用了起来,但是在深入分析时却了解到,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工作开展都存在问题。例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确实在管理过程中对人员、材料、建筑结构进行了管理,但是管理方式却与实际施工存在一定差距,这就导致施工成本还是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就需要利用合理的方式对管理制度进行优化,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进而有效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
2.2施工质量不达标
就目前情况来说,很多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都以经济为中心,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的关注度不是很高,这样就会导致整个施工水平得不到提升,对施工企业的形象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时候,如果对质量管控不严谨,施工质量问题就会频频发生,后期工程维护负担也相对较大,这样不仅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其施工经济效益也会下降。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时候,未能针对一项完工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检验,便展开下一项施工环节,这样很容易埋下隐患,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未能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无法及时发现,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管理效果不理想。
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质量管理
质量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主要控制内容,只有确保良好的施工质量,才能为人们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生产条件,帮助企业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自身的信誉水平。应该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掌握每一个施工流程的重点及难点,实现施工质量隐患的全面排查与整改,并对整改效果进行跟踪,避免出现形式化问题。施工材料是影响施工质量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应该在材料进场后实施全面检测,达到国家相关质检标准后才能投入使用。对各类机械设备的性能状况进行检查,防止出现故障问题,这是质量控制中的关键点。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依托,加快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运行体制,实现对全过程的规范化及标准化管理。在施工前应该针对施工人员做好教育培训,使其了解施工特点和现状,掌握不同施工技术和工艺,防止人员操作问题引发的质量事故。
3.2施工进度。
在施工期间精细化管理的时候,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是提升施工效率的关键,以此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施工期间,需要根据施工情况和要求进行全面的考虑,并且做好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准备和维护等作业,以此保证各项施工环节施工的及时性。同时,需要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及时了解施工部门的需求,并且严格落实施工质量检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减少施工问题的产生,确保施工进度的稳定性。首先,项目经理要将施工进度和总计划与节点工期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及时发现其中所隐藏的问题,并第一时间将出现的问题解决,确保计划工期与实际进度相符合、相一致。其次,主要的施工人员还要将没有完成的实际施工产值,与月度计划施工产值进行比,如果发现达到计划施工产值的95%或者是125%,即可判定为合格。
3.3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构
在建筑工程中要建立健全企业管理机构,这样才能使企业内对各项事物管理得有条理性,而且,在相关的施工人员管理上,要对其所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配置,这样才能使管理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做到实验是有效的,并且还要建立专门的计划人员以及物资管理人员,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工程提供好各种便利条件。此外,在建筑工程中,还要建立专门对质量进行勘测的技术人员,这样在施工过程中任何一处出现的问题在质量上能够及时发现并且给出有效方法进行解决,避免安全隐患留存在建筑工程项目里,另外还能对其中每一处细节进行细化,通过精细化管理措施,使各个质量勘测问题得到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精细化,使质量检测的管理人员能够按照要求对质量进行检测,这样也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相关质量检测人员也能够通过精细化管理直观了解到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争取把每一个环节都能做到合理。
结束语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了解到,在当前这一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应如何有效开展,以及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那么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各施工企业就要在施工前结合实际情况对工程整体进行分析,同时还要在发展过程中,对以往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方式设计出相应工程管理计划。
参考文献:
[1]吉尚凯.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散装水泥,2020,{4}(05):24-25.
[2]窦子贤.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6):147-148.
[3]刘明飞.建筑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4}(10):41-42.
[4]刘春丽.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4}(24):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