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公路应急抢险中心 511500
摘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渗透,信息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面临着巨大压力,采用信息化技术对公路养护实行多方面管理已经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对我国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建议、对策,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有效使用,需要养护技术部门、信息化系统设计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加以统筹安排、合理实施,才能进一步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与探索
公路的养护包括保养和维护两个方面,保养是对建成通行的公路进行基本的养护,属于对公路养护的未雨绸缪管理。维护则是对公路交付使用后发生破损的公路进行修复。目前我国的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受到养护技术不到位,养护资金不充足等因素的影响,达不到对公路进行科学养护的目标。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公路养护管理中开始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养护管理,克服了传统养护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困难,运用科学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在管理中建设视频监控和GPS系统实现对道路24小时监控管理的功能,对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进行技术检测和事故预防管理,实行通行安全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各管理工序进行协调管理,建立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这些举措提高了公路的使用质量,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保障车辆的顺畅通行。
1公路养护管理的必要性
结合公路养护管理的要求,要积极应对交通运输负荷增大的趋势,就要整合养护管理模式,确保能夯实管控要素,建立完整的公路养护管理方案。也就是说,在公路项目运行过程中,为了提升公路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利用养护机制就能避免质量和安全隐患的留存,从而辅助相关人员开展对应工作。并且,公路养护管理项目也是全面防治公路病害问题的关键,因为公路项目的使用频率较高且使用周期较长,若是不能进行及时性维护和管理,就会造成公路质量管理失衡,甚至会出现治理工作不及时的问题,必然会对工程项目的整体水平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增加公路的项目成本,此时,就要依据养护管理的具体要求,完善具体监管机制,从根本上降低项目的运营成本,为全面提升公路养护水平和管控效益创设良好的平台。
2信息化管理是公路养护发展的正确方向
2.1 实现养护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现代交通行业发展中,为了提高公路養护管理的水平,必须在以前的管理基础上摒弃落后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方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完善健全的公路养护管理模式。把公路管理路段的各种信息收集起来,建立数据的信息库,并进行实时更新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时效性。对养护数据库实行开放式管理,使各项数据公开透明,便于相关使用者查询。同时加强信息化管理软件和硬件的技术更新,提高养护管理工作环境的自动化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
2.2 建立完善的信息化路政管理系统
在路政管理方面,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路政管理设备提高路政养护技术能力。也可以通过收集整理路政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数据,建立完整的路政信息化管理数字平台,为各部门的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并通过对路政执法队伍的军事化管理,监督和提高路政部门的执法能力,建设优秀的路政管理队伍。
3 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设施落后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基础设施正在得到飞快的更新换代,但与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路路况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问题。在一些地质较为复杂的地区,公路大多修建在不良地址区域,还存在着路面超期服役的现象,使得路面难以满足实际的需求;此外,一些地区的公路养护技术较为落后,缺乏先进的设备以及管理手段,造成公路养护效率低、成本高。
3.2缺乏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
由于管理模式的陈旧,导致大部分公路养护管理基层单位都比较缺乏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很多职工的年龄都偏大,且知识文化水平较低,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等硬件,对新技术与新科技的接触和了解也不多,这对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而言无疑是一大阻碍。其次,即使有些公路养护管理基层为了进行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而特意招聘了部分信息化人才,但是他们却并不懂得公路养护管理方面的知识,所以也很难高效地完成任务。可以说,对人才的不够重视和人才引进机制的不完善直接造成了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缓慢,这是一项亟需解决的问题。
3.3管理制度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需求
任何工作都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进行规范和约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也不例外。然而在现实当中,大多数公路养护管理段的管理制度都不够完善和健全,或是单位组织结构不严密、业务流程不清晰,根本无法适应现代管理的需求。有些公路养护管理基层单位在制定管理制度之时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且单位内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联系,每个部门都像是一座“信息孤岛”,总体规划不成熟,这导致了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许多业务流程都存在着较大的漏洞,随意性严重。
4强化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4.1 建立公路养护管理的互联网信息平台
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当代社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合理应用大数据进行管理,建立先进的互联网信息平台,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理清管理的思路和脉络,可以提升养护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可以实行分级分层管理的框架模式,建立省级公路养护信息数据平台,满足对养护工作统一领导,分层协同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公路养护网络平台不仅把各级主管单位和养护设备联系组合在一起,还要利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精心研究规划,制定一个集获取信息,开展养护技术设施建设,强化为公众出行提供服务的完善的信息技术系统,实现对公路养护,路况监测和应急保障服务的智能化管理。各级主管单位通过信息化互联网平台作为联系和开展工作的枢纽,齐抓共管,做到公路养护信息化,视频化,常态化的高效管理。
4.2 扩大公路养护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应用范围
利用科技信息技术开展公路养护管理的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养护工作哪坏修哪的被动局面,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扩充养护管理范围和领域,做到利用交通大数据系统提升协调合作管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从以前的可监,可测,可视,可控,可服务,扩展到实时动态监控监测,智能化控制和服务及时的功能管理。利用平台大数据综合定期检测数据和随时检查数据的功能,为快速治理公路病害提供动态管理需要的准确数据。为一线工作人员安装手机APP,方便从一线采集真实的现场数据,完成了公路固定和移动视频的双面建设。把定位GPS和影响材料结合起来,实现对养护和生产作业情况的精细和规范管理。在应急管理方面应用地理信息和BIM,建立养护数据,手持系统和现有地理信息系统的互通互动,通过视频工具对应急事件进行会商,节约应急抢险的宝贵时间,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根据公路行业的工作区域不固定,范围广等特点,建立移动终端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公路管理办公效率。
5 结束语
总之,在公路养护工作中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实现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部门的信息整合,促进了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及时,高效管理。相关公路养护管理单位和上级主管部门要研究分析现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互联网数据平台,促进养护资源的信息互通;利用网络科技不断扩充管理范围,提升管理职能,建立智能化的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保证公众出行通畅。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公路系统资产管理的若干思考[J]. 廖丽丽.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22)
[2]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提升公路使用性能[J]. 刘德秋. 智能城市. 2017(01)
[3]公路养护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田润芙,杨旭.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3(10)
[4]浅议公路养护管理体系中的几个问题[J]. 胡春华,黄清丽.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