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 王慧慧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建筑模拟》2021年第5期   作者:王慧慧
[导读] 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这个方面较为关键的人物代表,还需要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文章高校辅导员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径。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这个方面较为关键的人物代表,还需要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文章高校辅导员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径。
        关键字:高校辅导员;辅导员;思想政治;政治教育
       
        引言
        对高校的教育队伍来说,辅导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构成部分。高校通过正视思政教育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及创新,并对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提升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提高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1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价值分析
        一方面,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以往计划经济制度下的相关产业结构成为当下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以往城市转型留下的城乡矛盾以及在新的道路探索过程中各种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都导致了目前社会矛盾越发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倘若高等院校学生对于信息的接受不够及时或者信息来源不够全面,就会导致学生思想产生动荡,甚至出现不良的现象。高等院校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极有必要的。另一方面,目前社会对高等院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无法满足实际需要,使得高等院校学生对于自身未来发展普遍感到迷茫,因此就更需要高等院校提高自身思政教育的时效性,进而稳住本校学生的求学心态,保障学生完成学业,正常毕业。为了缓解其带来的不良影响,除了呼吁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高校增加对学生就业技能的传授以及相关理论知识以外,还需要对其加强思政教育,进而使其心态稳定,能顺利完成学业并毕业。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高等院校的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渠道不可谓不广泛,微信、QQ、微博、抖音等各大社交媒体软件的迅速发展,使得大学生对于信息的获取越来越容易,并且国家对于自媒体以及新闻的管控逐渐宽松,各阶层各种意识形态发表的言论内涵参差不齐,对于三观正在形成还不够健全的在校学生来说,不良的言论对其影响不可谓不大,更容易对一些偏激的思潮产生认同感,并且改变其原有思想。因此高校应当强化自身思政教育改革工作,使其更具有时效性,进而为当代大学生的三观形成塑造一个良好环境,保护其不受或少受负面信息的影响。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2.1定位不清晰
        高校教学工作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学生为了在毕业之后有一个好的工作去处,更加重视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习,这种情况之下思想政治工作常常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另外,一些高校管理人员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由一些兼职人员负责,而且思政教育的工作内容也是按照特定的教材或者模板开展的,这种思政教育工作定位不清晰的情况,必然会影响到教学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2.2事务性工作为重,创新理念、意识薄弱
        从步入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辅导员的工作属性就意味着其拥有了多重身份,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又要兼顾班级事务、奖贷困补、评优评先、党员团员发展、学生就业等诸多事宜。刚步入大学的青年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好奇而冲动,在处理集体生活中存在分歧时易被情绪左右,部分学生又缺乏独立生活经验及自我管理意识,这就导致多数辅导员极易沉溺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无暇顾及其他。
        2.3学生思想引导困难
        思政教育作为直接作用到学生身上的教育,其效果的好坏与学生自身情况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如果学生本身的思想过于固执,教师在引导的过程当中也会面临重重困难。现阶段学生的个性较为鲜明,遇到事情也有自己的判断和看法,同时网络的普遍应用也为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对于学生思想上的冲击很大,导致了一些学生思想上出现误区。

同时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逐渐出现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再想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就越发困难,在这样情况下辅导员对于学生的思想引导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3高校辅导员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径
        3.1与实践相结合
        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需要和实践进行结合。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期间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新生入学的教育和训练工作,使学生们可以尽快的适应大学的生活;其次需要将学生们在校期间学风、室风、考风等建设工作的管理工作做好。比如,可以安排他们在班级担任团支书、班长等工作协助辅导员对学生进行管理,将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此外,高校辅导员还要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们参与到活动和实践中来,对学生们的综合素养进行切实的提升。
        3.2加强自身言行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从职业定位看,高校辅导员具有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力量,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学生的心灵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言传不如身教,语言上的说教效果远不如耳濡目染的身体力行来得踏实有力,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作为辅导员,如果一直把自己凌驾于道德的制高点,对学生的教育也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时间久了学生必然会产生倦怠或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抽象而又具体的工作,其教育效果的好坏与施教者、管理者自身有着必然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从点滴做起,赢得学生的认可,以积极正面的形象持久地引导和影响学生。
        3.3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对学生思想道德引导的重中之重就是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通过判断能力的提升让学生明白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在有足够判断力的情况下学生才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为此教师也应当将注意力转移到培养学生判断力的方向,在辅导员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采取居高临下的填鸭式授课方法,而应该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讨论,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什么事情是对的什么事情是错的,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判断水平,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适当地引入一些争议性相对较强的视频,让学生们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教师也参与到讨论中,通过讨论即可发现现阶段大多数学生的想法,同时也可以通过讨论来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让学生们学会正确地判断和选择。除此之外,判断作为一种针对于实际事件所做出的选择和倾向,往往更加依赖于时间地点和事件的变化,因此也需要让学生们在判断的过程当中学会联系前后,观察事件的整体,通过对于整体的分析来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让学生们通过对于整体的了解逐渐树立大局观,学会合理的判断,从整体出发来分析具体事件正确与否,这样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外,还可以让学生们在遇到复杂事件的时候,分析时有更加清晰的条理,让学生们更好地判断和选择,通过价值判断能力的提升,让学生们学会树立是非观念,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结语
        综上所述,受教育环境形势复杂、工作运行机制制约、自身影响因素过多等因素影响,可能产生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低的问题,通过准确定位辅导员角色、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健全思政教育运行机制、改进思政教育工作方法、优化思政教育工作环境以及丰富思政教育工作载体等方法,可以切实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邵晨.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路径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20).
        [2]王崧.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提升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7).
        [3]路艺.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提升策略[J].法制博览,20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