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水城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专职专用情况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9期   作者:李荣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李荣
        六盘水市水城区农业农村局  贵州 六盘水55300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业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农业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也更加受到关注,因此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专职专用就要合理安排。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 人员 专职专用 情况调研
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基本现状
(一)区、乡农技推广体系基本情况。
六盘水市水城区农技推广系统共有区、乡(镇、街道)两级机构数35个,编制总数为393人,实有在编人员总数380人(区级192人、乡(镇)188人),空编13人。
(二)区级农业农村部门对乡(镇)级农技部门的管理情况。
乡(镇、街道)农技部门主要是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年度考核等工作归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考核管理,不归区农业农村局考核。
(三)区、乡农技推广机构具备履行其所承担的公益性职能的条件。
区、乡(镇、街道)农技推广机构基本具备履行其所承担的公益性职能的条件,一是区(区)、乡(镇、街道)有专门的办公用房、电脑、打印机等基本的农业技术推广条件,可开展关键技术和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工作。二是根据区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预警,区农业农村局与气象部门加强协调沟通,植保、农推部门对农作物和林木的病虫害的预防和灾后技术指导;以区农经站为主对全区农业气象灾后受灾情况的统计上报,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开展动物疫情防控培训,并发放相关防控物资。
(四)职称评定及年龄结构方面
水城区副高级职称39人,占实有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7.81%,中级职称的116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2.97%,初级职称的6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8.77%,其他等级的1人,占0.46%。现有40岁以下的人员67人、占编制数的17.05%;40岁至50岁的250人,占编制数的63.60%;50岁以上的人员63人占编制数的16.03%。
(五)农技推广部门无固定农技推广工作经费。
(六)水城区、乡基层农技人员专职专用现状。在编不在岗46人,空编13人;实际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数334人、占在编制数的84.99%。
         二、典型材料
        (一)因地制宜编制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方面
        水城区根据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并结合自身产业实际,编制了《水城区2020-2021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意见》,并针对猕猴桃、茶叶、刺梨、蚕桑、食用菌、竹、精品水果、中药材、生态畜牧、辣椒、芋头、烤烟等十二大产业编制了2020-2021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实施方案,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二)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方面
水城区农技干部近三年以来,始终战斗在工作的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同时结合微信群、QQ群、农技推广app等线上途径开展技术服务。通过全区农技干部的共同努力,完成产业结构调整调(猕猴桃、茶叶、刺梨、精品水果等)70余万亩,成效显著;良种覆盖率80%以上,主推技术到位率95%以上,农民通过良种良法配套,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户增产增收。在生产上使用测土配方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能有效地较少化肥施用量,减少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全面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有效减少了农产品农药的施用量和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三)技术服务方面
水城区根据省农业农村厅提出的发展十二大产业,结合水城区产业发展现状,成立了以一名副区级领导为组长的12个产业专班,领衔推进该产业的发展,负责产业数据调度,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相关工作。

目前有产业专班包括猕猴桃、茶叶、刺梨、食用菌、烤烟、温氏养猪、桃花鸡、中锋、蔬菜、精品水果等。全区农技人员每年为农户、经营主体提供各类技术指导20000余次,面向各类服务对象开展各类培训10000余人次。
         三、在加强和推进基层农技人员专职专用方面的相关做法经验
(一)区级农业农村部门对基层农技人员在职称评定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办法
水城区级未出台相关对基层农技人员在职称评定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办法,严格按照《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黔人社通发〔2020〕167号)文件要求开展,对申报基层副高职称评审认定倾斜政策,参照《关于规范基层事业单位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认定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黔人社厅通〔2015〕153号)文件。  
(二)区级农业农村部门对基层农技人员在待遇落实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办法
水城区对基层农技人员在待遇落实方面未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办法,基层农技人员在待遇落实方面严格执行省、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办法。
(三)区级农业农村部门、乡镇政府对基层农技人员在人员招聘、留住人员等方面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办法
水城县委、县政府2017年印发了《中共水城县委办公室  水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水城县人才引进办法(试行)>的通知》(水党办发[2017]26号),人员招聘参照《贵州省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公开招聘暂行办法》执行。
四、区、乡农技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情况
          全区农技人员乡(镇、街道)在编不在岗总人数为46人,其中乡镇党委政府部门抽派从事非农技推广工作24人,占总人数的52.2%;被指派到其他单位从事非农技推广工作4人,占总人数的8.7%;借用到其他单位10人,占总人数的21.7%;调剂:在农口部门从事非农技推广工作5人,占总人数的10.9%;其他原因3人,占总人数的6.5%。
         (二)近3年来基层农技队伍人员变动情况
区农业农村局近3年来人员变动情况:流入30人,其中招考5人、军转2人,调入23人(包括机构改革调入人员);流出30人(包括机构改革调出人员)。
乡(镇、街道)农技队伍近3年来人员变动情况:流入11人,其中招考3人、军转1人,调入7人;流出9人。
(三)近3年来基层农技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情况
全区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19人,2020年已通区级过脱产方式培训100名。2021年结合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中的培训任务,预计培训农技人员120名,争取所有农技人员都能参加技术培训。
五、确保区、乡农技人员归队归位、专职专用的对策和建议
(一)保证农技推广业务经费方面。建议把区、乡两级农技人员开展农技推广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农技推广部门有固定农技推广工作经费。
(二)确保农技人员归队归位方面。建议区、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工作,及时召回被安排出去从事其它非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农技人员,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保障。
(三)提升农技队伍综合素质方面。建议增加农技干部学习培训的机会,并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送出去学习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及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业务进修、实习试验、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提高专业人员专业水平、政策水平和责任意识。二是加强内部交流。有计划地开展区、乡镇、村之间的经验交流、参观学习、观摩考评等活动,有效提高农技人员的实际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显清.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指导员工作探讨[J].农技服务,2017,34(7):185,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