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勤
南通海事局 江苏省南通市 226000
摘要: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水平是航运公司有效预防水上事故发生、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同时提升自身企业竞争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水上交通安全风险及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问题仍然长期存在,对于如何正确评价船舶安全管理水平是主管机关及航运公司本身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将对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开展具体分析。
关键词: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评价指标
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水平是航运公司有效预防水上事故发生、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同时提升自身企业竞争力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明确要求“航运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与防污染管理制度,完善安全与防污染条件,保障船舶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环境”。【1】当前水上交通安全风险及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问题仍然长期存在。影响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的因素众多,从航运公司安全营运方面分析,可以按照影响因素的对象不同划分为岸基和船舶两个方面;而船舶又分为船舶的安全设备状态和船舶航行、停泊、作业状态。本文将从人力资源、船舶安全状况以及船舶操作管理三个方面对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开展具体分析。【2】【3】
一、人力资源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就人力资源管理指标而言,航运公司的船舶安全管理主要受到非人为性因素的影响,诸如船舶自身船况等因素,但是由于人是航运公司的管理者,具有主观能动性,故而人的因素往往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因此航运公司岸基管理人员、船长以及船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实际情况,人力资源管理指标的影响因素,一般包括船员职业道德、船长管理水平、公司管理人员水平、船员专业知识水平以及船长的职贵等。
(一)船员职业道德指的是船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船舶在海上长期的航行,使得船员远离亲人、生活枯燥,并且生活环境较为恶劣,因此船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抵制生活的压抑情绪,避免失去对生活的热情,从而保证船员可以正常履行职责,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
(二)船长管理水平与船长指挥管理和领导工作能力相关,如何通过教育培训船员来提升船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凝聚人心,稳定队伍,使全船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集体,是对船长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的考验。
(三)公司岸基管理人员是指航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指定人员、海务、机务管理人员等,主要负责航运公司生产经营策略制定、组织协调安全管理、船舶安全管理指挥、船舶安全检查等,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航运企业经营发展和安全效益。
(四)船员专业知识水平指的是船员对船舶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船员操作设备熟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船舶安全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的结果,能否正确熟练操作设备对船舶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五)船长的职责指的是船长应当履行的职业活动,在整个航运公司中,船舶是其主要的资源,航运公司的运作均是围绕着船舶而进行的,而船舶的主要管理者便是船长,履行船长的职责可以调动船员的工作热情,监督船员的工作情况,保证船舶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与时效性。
二、船舶安全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就船舶安全状况而言,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的主要对象便是船舶和人员,船舶的安全性又直接影响着人员的安全性,船舶自身安全技术状况在整个航运公司安全管理评价体系中占有较大的地位。因此,消除掉船舶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排除安全隐患,对于航运公司的船舶安全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船舶事故及违章数量、船舶设备检修、船舶设备性能、船舶结构性能以及船上文件管理。
(一)船舶事故及违章数量通常是指船舶在营运期内,于一年内所出现事故、险情以及违章的总次数,这些数据可以直接反应船舶的安全情况,为航运公司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
(二)船舶设备检修。船舶的安全隐患很难直接从船舶使用年限以及船龄等来判断,而是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检来寻找船舶可能的安全隐患。在船舶实际航行的过程中,船体及船上相关设施设备均会有所损耗,因此需要对船舶进行定期的维修保养,以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
(三)船舶设备主要是指船上涉及安全及防污染的关键性设施设备。主要包括动力系统,舵设备、锚设备、系泊设备、救生设备、消防设备、各路管系、航行仪器,通讯设备等等。这些设备工作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安全营运,对船舶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四)船舶结构性能是指船舶为了保证安全营运所必须具备的船舶总体性能,包括浮性,抗沉性,快速性,摇荡性,操纵性,足够的水密性和足够的稳性和强度等,使船舶能够经受一定的海洋气候环境对船舶安全营运所造成的威胁。
(五)船上文件管理。船上文件通常是指船舶证书、船舶设备的资料、船舶的航海图书资料、法律法规文件以及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执行记录保管等,这些文件资料可以有效地反映船舶的技术状况是否良好,安全管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
三、船舶操作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就船舶操作管理而言,船舶航行、停泊、作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船舶的安全管理,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船舶事故中有80%左右是同人的因素直接相关,而在人为因素所造成的事故中有80%左右是同船舶作业管理直接相关。在船舶作业管理问题中,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船上应急演习部署、日常安全管理监控、安全管理体系、事故预防管理以及船舶应急预案。
(一)船上应急演习部署。船上应急演习部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定期的进行演习,可以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增强船员对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熟悉应对不同事故的措施,并对相关设备的故障进行排查。
(二)日常安全管理监控。即航运公司在平时对安全的监督情况,好的监控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风险发生的概率,将安全隐患排除,降低事故风险,极大地避免单方面的失误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安全管理体系事关船舶运营安全。航运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能够有效降低船舶运营安全风险,需要全体人员认真执行该制度并能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船舶运行安全性。
(四)事故预防管理。船上人员执行工作之前,需要部门主管进行工作项目的事前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结果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小风险发生的事故损伤程度。
(五)船舶应急预案。即使做足了船舶营运过程的安全性工作,仍有许多随机因素或不可抗拒因素的存在,船舶仍然可能出现面临事故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对事故的应急处理显得尤为重要,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可以将损失降至最低。
四、结语
影响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的因素众多,且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需注意各指标对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的影响程度以及指标之间的关联度,从众多影响指标中挑选出最为有效地的若干个指标来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以保证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评价的有效进行。为此,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的评价指标需结合评价的目标以及所评价对象的特点来确定,在评价指标的选择上遵守系统性、层次性、科学性等原则,并在现场实地考察、实地分析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的基础上开展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7年第6号)
[2]陈勇,胡甚平,轩少永等.航运公司安全管理有效性组合赋权评价模型,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2(8):78-84
[3]王鑫,航运公司船舶安全管理评价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