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9期   作者:王川明
[导读] 伴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我国机械制造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大
         王川明  
         奥的斯电梯曳引机(中国)有限公司  天津市西青区300380
         摘要:伴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我国机械制造业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大。在今后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更加深入的结合自动化技术与机械制造,以此来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推动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使其能够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应用
1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概述
         机械自动化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机械技术的不断进步,是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进步,我国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工具的使用是从最原始工具的使用然后迈向现代化工具的使用,这些跨越无一不体现着进步,到了近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实现了机械技术的升级,即出现了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自动化技术产生后,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不仅提升了生产的速度,而且在自动化标准的设置下,使生产质量更容易监控和控制,因此机械自动化技术是机械技术的进步,是生产模式的进步,对实现经济现代化运转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尤其是在工业化进程中,对工业发展的依赖程度更加明显,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下,工业机械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很多生产加工都离不开机械的参与,因此机械化水平是否能够满足生产所需,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社会背景下,实现机械自动化技术,并不断的增加机械自动化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对减少企业人工成本,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作用
         2.1减少资源成本
         以往传统的机械制造往往采取了粗放式的生产方式,这就导致生产的效率往往不高,并且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在提高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而通过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运用,就可以为机械制造带来更加现代化的精细化生产模式,实现对各种废料的有效利用,加强对生产成本的控制,能够帮助其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此外,在进行机械制造的过程中,该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在持续的改进与优化着,其体系越来越完善,技术水平也将更加先进,也就极大的提高了其在机械制造中应用的可靠性。
         2.2优化机械使用状况
         对于机械制造业而言,对机械自动化技术的深入运用,可以实现更有效的监控及管理工作。如果机械设备在运行时产生了故障问题,就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从而有效提高机械性能。在应用自动化技术的过程当中,计算机技术在各个方面的作用都将得到充分体现,其利用对机械设备的操作,依据预定的程序来实现精准控制,防止由于人为失误而导致机械设备受到损坏,有助于机械使用寿命的增加。
3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3.1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实践应用
         人工智能化技术的实现需要企业各个环节都实现较高的自动化水平,才能更好的实现对企业机械设备的整体管理,不仅要求设备的先进,要要求各个环节信息的对称,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人工智能,实现全面的信息对接,对现实情境进行模拟,找到更好的解决对策,所以不断的丰富机械设备内容,实现机械设备现代化是智能化技术运用的首要前提。其次智能化设备的运行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能够基于制造企业的生产、采购等各个环节进行独立的监测,并进行问题的监测和解决,所以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并不意味着脱离人工,依然需要人工来设置程序,对生产程序进行模拟,以此来规避机械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实现机械自动化运行。

但是智能化并不代表全部的智能,不需要依赖人工进行设备的管理、维护,以及重大的故障的处理,在智能化技术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会提出警示,然后通过警示来进行故障的排除,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此外智能化技术的运用要立足于安全,立足于整个自动化生产设备中才能更好的应用,比如汽车制造中,涉及到冲压、动力总、焊装等工序,在这些工序中冲压安全系数较低,因此对此的智能化设计要求也较高。
         3.2机械虚拟化技术的实践应用
         虚拟化技术是解决机械制造问题的有效措施,通常情况下,机械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都需要人工解决才能得以实现,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而且还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因此鉴于此基础上来引入虚拟化技术,通过仿真、建模等技术的运用,将日常容易发生的机械问题进行模拟,然后模拟的过程中来提出多种问题解决方案,一旦在机械运行中出现了和设置相匹配的问题后,就会进入到自我修复的阶段中,这对减少人工干预,提供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此技术的运用的过程中,对设计者有较高的要求,需要设计者具有机械设备运行管理经验,能够根据机械设备日常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实现仿真和建模,进行技术模拟,而这一点往往是很难做到的,因此需要设计者具备专业的设计的问题考察能力和解决能力,并能够赋予到模拟系统中。
         3.3机械集成化技术的实践应用
         集成化技术可以广泛的应用到企业各个部门,是实现柔性机械化的重要手段,制造业自动化是整体环节的自动化,而不是片面的自动化,在我国当前的企业机械化过程中,很多制造业缺乏机械自动化的全面性,只是某个环节的自动化,因此很难实现信息的互通,不能立足于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来实现自动化的生产。而集成化技术的运用解决了企业自动化实现的弊端,被广泛的应用到企业各个管理部门中,比如会运用到原材料采购管理中,也会运用到生产管理中,还会运用到人事和财政等管理系统中。此外还运用到自动化制造系统以及质量监测系统中,通过深入到各个系统中,来实现信息的对接,进而实现全方位的监测,保证机械自动化的实现。通常下企业的集成技术水平越高,对各个部门的、各个环节的管理水平也越高,对减少企业运行风险成本,节能、减排,做到成本节约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集成化技术的应用中,应该确保制造企业各个环节实现自动化,运用和集成技术相匹配的软件、硬件,以此来保证集成技术更好的实现。
         3.4机械敏捷化技术的实践应用
         机械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使机械产品适应市场、符合市场需求,但是随着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增加,仅仅凭借满足市场需求无法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生存指数,甚至还会因为需求的差异性,将企业推向落后发展的深渊,鉴于此很多企业重视品牌的打造,相通过品牌化的生产来提高竞争力,但是品牌力的打造不仅仅表现在质量上,还要有价格优势,才能更好的吸引消费者。在这种形式的影响下,企业被迫做出改变,不得不通过机械设备的不断优化来改变企业生产现状。敏捷化技术的运用能够形成针对性、专一性的机械技术运用,对机械化生产进行统一化、专业化、升级化,进而实现企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升级。比如对大型制造业的自动化改进,是通过分解制造业的工艺程序来实现的,使各个下属企业减少工程程序,进行专业程序的生产制造,对提高企业自动化技术水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关系着经济的运行,如何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的多样化,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自动化技术中包含了智能化技术、虚拟技术、集成技术等,能够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运行进行自动化管理,减少问题的产生,对减少人工依赖,满足当前多样化商品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川.机械加工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内燃机与配件,2020(01):257-258.
[2]冯建俊.机械工程自动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农机化,2020(01):38.
[3]梁越.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南方农机,2020,51(01):138-139.
[4]李伟.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J].冶金管理,2020(01):46+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