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评价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9期   作者:·张琪
[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应急救援体系理论实践的发展,国家的工贸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张琪1
         1.临沂金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应急救援体系理论实践的发展,国家的工贸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重大灾害灾难的应急救援能力逐渐受到我国各级应急管理部门的关注,近年来我国重大灾害灾难频繁发生,各级政府部门应对重大灾害灾难应急救援能力的水平对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的重要性逐渐提升。在对近年来工贸企业的统计分析基础上,建立包括应急响应能力、救援保障能力、协调联动能力、应急队伍建设能力、科技信息化能力等几个方面工贸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的应急治理和应急管理体系框架,旨在提升工贸企业面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能力。
         关键词:工贸企业;应急救援;现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安全管理;自然灾害;响应能力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增速转为高质量发展,社会各界对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呼声逐年提高,各类重大灾害灾难的潜在隐患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每年因火灾带来的经济损失占到国民经济总量的百分之一,是发达国家的100倍,火灾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障碍。中小工贸企业具有事故率高、应急管理水平低、人员应急意识低等特点,事故对企业的影响巨大。通过对近年来企业发生的重大以上事故以及国家专项行动的调查报告,发现企业应急准备能力严重不足,应急反应能力差,缺乏有针对性的应急计划,以及对自身风险和应急资源认识不足,存在较大的安全漏洞。通过安全评价理论分析近几年重大事故灾害,探索建立工贸企业重大灾害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和评估,对于提高工贸企业重大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 工贸企业事故特点和应急救援现状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工贸企业约为6500万以上,约占全国企业数量的95%以上,全国重大事故灾害主要为煤矿事故、化工火灾爆炸事故和森林草原火灾,工贸企业的事故特点具有劳动密集型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生存,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组织结构简单,责任不明确,生产过程复杂而连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通常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事故扩大和升级。因此,工贸企业的事故有潜在性,突发性,复杂性,易扩展性等特点。
         工贸企业普遍存在救援保障资源投入不足,应对灾害事故的医疗资源协同作战机制仍不健全,目前仍采用较为落后的临时指挥模式,经常出现后置于常规应急救援的现象,对受灾人员及救援人员的保障不够充分。
2 工贸企业应急救援能力的构成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咨询相关专家学者,工贸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主要由核心能力、支撑能力和基础能力组成,其中核心能力为应急队伍建设能力;支撑能力为科技信息化能力;基础能力由应急响应能力和协调联动能力组成,具体如下图所示。

2.1 应急队伍建设能力
         应急队伍建设能力是指各类灾害灾难发生时,前往现场进行救援的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能力。重大灾害灾难发生时,开展救援的主体是各类专项应急救援专业队伍,而决定应急救援能力高低的关键要素是骨干救援队伍的救援水平,同时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平时开展应急演练的水平和标准、针对当前高发灾害灾难的应急演练方案更新周期,执行当前高发重大灾害灾难应急救援任务的能力也是队伍建设能力的重要指标。各类救援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也影响着应急救援的效率,专业化的救援队伍能够有针对性的对特定灾种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救援,较非专业的队伍有较强的优势。同时救援队伍是否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也是队伍建设能力的重要指标。
2.2 救援保障能力
         救援保障能力是指在发生重大灾害灾难时前往灾区进行紧急救援并执行应急物资储备调动、人员疏散的能力。灾害灾难发生时,突发事件发生地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的承载量成为保障应急物资运输的重要指标,灾害灾难发生地的交通状况会影响救援的速度和保障物资运输的效率,高效的救灾物资保障能力和应急物资调动速度可以大幅降低灾害灾难造成的损失,制定科学的方案、发挥现有应急物资作用是救援保障能力的重要体现。人员疏散能力决定于应急疏散方案的科学合理性,疏散方式、区域和路径都需要进行科学的桌面推演,最后形成较低风险的疏散方案。科学的疏散方案及疏散策略将极大影响人员的伤亡程度。
2.3 应急响应能力
         应急响应能力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快速反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开展救援的能力。包括应急预案的启动能力、依据灾种科学制定现场救援方案的能力、快速明确救援任务分工开展救援的能力。其中应急预案需要经过专家学者的讨论和验证,在正式印发后还需要周期性的进行应急演练和桌面推演,保障快速的应急响应和正确处置方案。启动应急响应,根据灾害灾难的级别和发展的态势,调出对应的应急预案,将灾情信息上报应急指挥系统,提早开展应急救援并启动资源调配,同时组织开展应急避险,视情况需要提升应急响应等级,按照应急预案操作步骤完成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并通过网络实时发布灾害灾难的动态,为各救援领域参与的应急力量和应急队伍提供服务。
2.4 协调联动能力
         协调联动能力是指发生重大灾害灾难时需要多个不同单位、组织和地区的相互配合,为了能够将应对重大灾害灾难时参与应急救援的各组织不因性质、功能、结构的差异导致灾害灾难救援的混乱无序、相互掣肘进而影响到突发事件的应对,进而对各单位、组织、地区的统一调度指挥。通过机制、行政命令等方式将应急制度、应急协调、应急信息和应急资源等整合,促进各方应急救援有序配合,有效开展针对重大灾害灾难发生的应急救援。   
2.5 科技信息化能力
         科技和信息化能力是指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所能运用的科技和信息化技术配合当前应急救援的能力。完善的科技和信息化系统应包含视频监控系统、管理综合应用平台、通信网络、感知网、预测预警预报系统、指挥救援系统、专家管理系统、数据治理系统、远程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以及技术指导。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科技信息化能力将支撑本次应急救援的进展速度与质量。突发事件发生时的信息沟通既包括过程中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也包括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通过科学高效的科技信息化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应对重大灾害灾难的应急救援能力,影响应急救援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金涛.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探究与启示[J].今日消防,2021,6(05):125-126.
[2]祁锡梁,孙唱.关于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1(05):131-132.
[3]仲旸,李保杰,笪柳炎.基于GIS的徐州市火灾应急救援系统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05):45-48.
[4]陈龙飞,李小松.基于FAHP方法的电力场所火灾应急管理能力评价[J].消防界(电子版),2021,7(09):60-63+65.
[5]邓雪.智能消防应急救援信息化建设路径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21(05):143-144.
         作者简介:张琪(1989~),男,山东临沂,本科,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安全工程专业,现就业于临沂金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安全评价、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收件人:王如猛,份数:2,电话:13210066551,收件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经济开发区工业七路山东滨化滨阳燃化有限公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