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奶牛在浪卡子县发生高原性水肿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9期   作者: 央吉
[导读] 本文结合浪卡子县奶牛业的实际,概述了当前浪卡子县奶牛业的发展现状
       央吉
       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农牧综合服务中心
       摘要:本文结合浪卡子县奶牛业的实际,概述了当前浪卡子县奶牛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引进奶牛在浪卡子县适应,示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从低海拔引进的奶牛在浪卡子种畜站饲养繁育过程中所发生高原性水肿病进行的综合诊断和防治措施的初步探索,总结出了对防治高原性水肿病的一些有效经验。从而有铲提高产乳性能,保证市场供应,为加快我地区畜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奶牛、水肿、诊断、防治
       浪卡子县位于山南地区南部,是山南市的12个县中海拔最高的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也是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最近的边境县,属亚寒带高原气候,平均气温2.2~5.4℃。
       近年来,随着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牧民群众对优良奶牛的不断认识,浪卡子县进一步加大了优良奶牛引进力度,从低海拔新引进的奶牛由于环境不适,饲养不当以及自身机体等许多原因,以致新引进奶牛高原性水肿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这对浪卡子县推广好牛品种改良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人在浪卡子县种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期间针对引进奶牛高原性水肿病的病因,经过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进行初步的了解,制定了初步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防止死亡,减少损失。
     1.高原性水肿的病因
       由于低海拔引进的奶牛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使家畜的心血管,消化等系统机能发生紊乱,机体差异及其饲养管理不当等引起的各种疾病因素导致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管理血管内外液体效换平衡失调,其表现为机体摄入和排出的水量失去平衡,尤以肾脏对钠水排泄的调解最为重要。任何病因使肾小球对钠水滤过率下降和肾小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多均可导致钠水在体内猪留而引起的水肿。包括呼吸道障碍,肺的通气面或通透性减弱以肺循环破坏引起体液在机体内猪留过多而诱发水肿病。
       1.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当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时,其动脉端有效滤过压增大 ,可促使血浆的液体部分过多地滤出,如超过淋巴回流的偿限度时则发生水肿。动脉充血和静脉压增高都可引起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1.2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具有阻止组织间液进入淋巴管和回流入血的作用,故当其升高时,大量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潴留而发生水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主要见于炎症病灶。因炎症时局部组织分解代谢加强,大分子蛋白分解成小分子蛋白胨,多肽等;局部组织细胞大量坏死、崩解,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大量血浆蛋白渗入组织间隙,这些因素都可使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1.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浆胶体渗透压是组织液回流入血管的主要动力,当其下降时,组织液回流入血管的力不足,组织回流量减少,则出现水肿,水肿液中蛋白质含量较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靠血浆中的蛋白质来维持,所以凡能引起血浆蛋白减少的因素,都可能引起水肿。引起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的因素有血浆蛋白合成不足或丢失过多,见于胃肠道、肝脏、肾脏疾病时
       1.4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正常时毛细血管只允许水分、电解质及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自由通过,而大分子蛋白只有微量滤出。但当毛细血管壁受损伤时,其通透性增高,就有较多的蛋白质渗出到组织间隙,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而发生水肿。
       1.5淋巴回流受阻,正常形成的组织液有一小部分经淋巴管回流,从毛细血管动脉端滤出的少量蛋白质也经淋巴回流入血液。当淋巴回流受阻时,一方面使组织液部能经淋巴回流入血,另一方面从毛细血管中漏出的蛋白质,使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水肿。引起淋巴回流受阻的因素有淋巴管阻塞、淋巴管痉挛、淋巴管炎等。
       2.奶牛高原性水肿病的诊断方法
       根据病使 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综合分析诊断,高原性水肿根据机体抵抗力不同,发病的时间也不同,一般奶牛引进2个月左右发病最多,但有些在1年左右仍有可能发生。由于奶牛高原性水肿的病因复杂,但发病的症状切有相似性,病出体温升高到40至41℃。随着病情发展,各症状加重,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废绝,可视黏膜高度发绀,体表静脉怒张,呼吸高度困难。不耐使役易疲劳,出汗,尿量减少,消化不良,尿液浓稠,触珍有捏粉样感,继而发生下颌,颈及胸服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水肿部位的特征是皮肤表面光滑,紧张而有冷感,弹性减退,指压留痕;病理变化切开皮肤有大量浅黄色液体流出,皮下组织呈淡黄色胶冻状;肾脏等实质性器官发生水肿时,器官的肿胀比较轻微,眼观变化不明显,只有镜检才能发现明显的病理变化。肾脏水肿时,水肿液畜积在肾小管之间,使间质增宽,也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并与基底摸分离。由于最终水肿扩散到腹腔,随之使步态不稳,易摔倒,常在症状出现后数秒种到数分种内死亡。


       3.奶牛高原性水肿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3.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理,对新引进的奶牛除应定时定量饲喂青干草料以外,还应饲喂足够的精料,一般每天3-5斤为宜,保证足够的营养,以增强在高寒地区的抗病能力,为了减少奶牛应急反应,可采取把当地的萝卜干泡水五天左右,然后每天可取少量萝卜饲喂奶牛两次,或者电解多维兑水饮用一周左右,另外可以不同程度地降低因水乱服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根据本地区,本站疫病发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执行定期预防和补种计划。从而降低圈存动物的易感性。
       3.2治疗措施
       本病时治疗原则是以加强饲养管理,对症治疗为主,辅以减轻心脏负担,保护肝脏和肾脏功能。
       加强饲养管理,充分休息,控制饮水,给予易于消化的优质饲草料,适当控制或禁喂食盐,同时注意冷热气温对奶牛生理指标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对症治疗,按具体病情,病初由于水肿轻微,主要治疗原发性疾病,同时进行水肿的治疗,如在水肿严重时,首先控制体液继续扩散到机体其他部位,然后结合水肿的根源进行对症治疗,根据本人的经验总结出,在对症治疗时病初(病因处理的同时)选用如下治疗方案效果显著:
       处方:
       (1)青霉素钾       1600-3000万IU
          安钠咖       50ml
          维生素C        50ml
          速   尿         30-50ml
       (用10%葡萄糖1000ml静注,一天一次)
       在病情严重时在消除病因的同时,可使用防止尿路感染(乌洛拖品)加以保护心脏与保护肝脏类药。
       处方:
       (1)青霉素钾        1600-3000万IU
          安钠咖      50ml
       (2)维生素C        50ml
          维生素B1       60ml
          肌   苷        40ml
       (3)速   尿        40-50ml
          乌洛托品       40-50ml
       (用10%葡萄糖静注,一天一次)
       备注:上面的处方只是针对水肿而已,最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病因需要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症状的变化(水肿变小)其速尿的用量也要减少,一般治疗前两天用速尿外,以后根据病因治疗原发为主。因为速尿用多,容易引起严重脱水。
       4.控制高原性水肿病的几点建议
       4.1.奶牛引进时,应选择健康,生产性能优良的育成牛为宜,同时应在接近高海拔地区进行引种,以避免海拔相差过大而加重高原反应。
       4.2.在水肿病的治疗过程中,不能因病畜拉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原因,而误服人工盐及误用青霉素钠和含Nacl水溶液进行治疗,这样反而使机体内的钠离子排泄调节失常,从而加重其水肿病情。
       4.3、严格做好奶牛日常观察记录,建立病畜治疗档案,将每天的各项生理指标,诊断情况及用药处方详细记录,这些资料将对今后的治疗和了解病提供有效的依据。
       4.4.有些病牛在水肿已基本消失,而且排尿,食欲都正常,但仔细观察其颈静脉恕张仍无消退时,这说明病牛尚未全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4.5.加强技术培训,保护高原畜禽品种遗传基因宝库以及发展养殖业促进畜牧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有效途径,从而可以提高科学养畜的水平,抓好疾病防控工作,减少传染率,使发病率,死亡率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兽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2】《兽医临床诊断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