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9期   作者:徐敏 罗子琪
[导读] 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徐敏   罗子琪
       永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425100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和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业科技项目策划和组织管理的内外部环境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旧的体制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需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加以改革创新。本文将对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现状问题给予分析,并提出可实施解决对策,以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
       关键词: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业科技项目管理现状问题
(一)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重视程度不足
       农业高新工程技术产业项目的研究可行性分析研究主要目的是在相关项目研究开展之前对相关项目情况进行农业市场经济调查研究及全面进行技术科学经济数据分析结果论证,为推进农业相关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决策实施提供一定科学技术基础和理论依据的一种技术科学分析论证手段。通过对研究项目的实际可行性研究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充分深入考察认识到该研究项目在社会经济效益上的基本合理性、盈利性,技术上的国际先进性、适应度,实施上的重大风险性和可能性、危害感。但是,由于当时的农业行政政策干涉和当时中央或者其他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他有关行业主要部门领导的农业政绩发展观念政策思想的双重作祟,我国目前许多大型的现代农业和农村投资建设项目都未曾因为下过多少辛苦功夫就没去切实搞好这个行业方面的准备工作,要么一哄而起、盲目招兵上马,要么草草罢手了事、有始无终,这样不仅给我们农业埋下了一些重大的农业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安全问题和生产安全隐患,也给我们经济造成了一些经济上的严重损失,造成一定的经济社会不良影响。
       农业应用科技性技术工程项目的理论研究技术重点主要表现是其技术先进性、可行性、可靠性、适应性和国际经济、社会效益等,目前为止我国对于农业应用科技工程项目的技术论证仍然普遍存在一些技术欠缺,主要情况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者就是由于项目主体负责人在深入论证一个项目的理论基础上对于项目技术水平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及其临际实施的应用环境条件缺乏全面、系统、前瞻性的进行综合研究分析,急功近利,只好为了论证项目而这个为了项目;二者就是我们针对与一个项目主体承担事业单位实际有关的涉农企业整体生产经营运作、信誉经营状况、发展环境条件及企业组织内部治理创新能力等的欠缺问题进行了深入、客观地排查调研;三者就是由于一些项目主体负责人贪小薄中求全,预期的发展目标虚低缺乏定位,主观地故意夸大了一个项目的总体预期发展目标,效益评估指标的总体预测出现错误,技术水平的先行性进度不能评估得太高等。
(二)项目流程监管力度不足
       目前在我国现代化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管理中,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重立项,轻管理"。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的管理方法存在着弊端,即偏向于项目实施的前期组织或者论证等工作,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缺少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致使一些农业科技规划项目无法按期进行结题,缺少了执行科技规划项目的严肃意识。项目管理单位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及资金组织好地完成了项目的申请、立项等各个环节,使得对项目的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的力度不够;市(州)县(区)科技主管部门和项目承担机构等单位仅仅只顾着奔走项目、而争取资金,对于项目的推行进展和执行效果并不十分重视,这些都--定的程度上导致了财政对科技资金投入的效应不高。


(三)项目成果转化率偏低
       现行的我国农业科技规划管理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规划项目对于企业的成果管理缺乏事后考核评价和绩效的追溯、调研和数据分析,科技工程项目对于产业化也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扶持,项目中的成果转化率相对偏低,造成"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尴尬局面。由于项目结果转变的内生驱动力存在严重不足,很大一部分的项目所承担的单位或者个人仅仅是为了顺利地完成招投标、岗位职称的评定、审批等,这样就会造成一些工程项目自建设以来就不太有可能真正地实现了产业化。

二、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解决对策
(一)政府管理部门给予支持
       政府各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都应积极地加大其政策调整的力度和创新脚步,进一步地深化改革,进而充分发挥它们更大的政策和宏观调控功能,以顺应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和发展需求。为此。政府各级相关部门要认真、仔细地对我国的农业计划项目工作情况进行了科学、客观、有效的监督和审核,对于不利于我们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不能够符合我们党和国家发展战略项目的标准,重复与浪费等现象进行研究的则坚决用予度绝,并对我们党和国家相关研究单位、科技机构等进行了评估和考核,以更好地确保我党党和国家农业计划的实现,并且要动态跟踪我们党和对科研机构的绩效,作出了动态评价和改善的意见。
(二)树立新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观念
       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进步,社会对科学技术需求的数量和质量不断增加,各类科学技术计划在规划立项、编制及其他项目执行等各个环节上都必须要充分地强调这一计划应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哪些行业和领域、谁在那一个阶段具备什么样的影响和贡献。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我国农业科技规划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并且体现了主要是按照市场需求进行选择项目、按照市场机制进行配置资源,转变由更加重视的单项工作向其他多方面的工作进行综合性集成的方向转变,注重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管理的整体性集成,转变到以项目管理工作为主,向一种依靠行政、经济和法律等一系列综合措施来完善的手段进行转变。同时,项目的选址也应当强调具备有利于企业的参与或者承用、具有市场前景,这将促进其产品的竞争能力。重大的农业科技专利项目选拔方式要面向市场,采取公开招、私募投标等办法。资源的配置应当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运作,要改革简单地分钱就是利益的模式。在进行项目的提出及计划编制的过程中,各类项目可先由负责人提出一个项目,根据其进行比较、分析、论证,竞争择优,再最终确定一个项目,落实到本计划的财务和经费安排。
(三)完善农业科技项目管理方式
       在项目建设立项工作阶段,协调好各地区与农业科研、高等院校及其他推广机构之间的交流与联系,将产学研相互结合的发展作为其选择立项方向之一,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明确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职责义务与权利,并按照要求制订了定量的考核计划。对于无法被衡量的内容要求制定绩效评判的标准,明确了奖罚激励机制;根据本次项目实施工作的具体要求,制订了在实施工作过程中几个考核地点,把只是关注结果的一种管理模式,改变为高度重视实施工作过程管理,明确将本次项目的日常开工情况定期向绩效部门汇报,并加强中期绩效考核制度,通过会议上邀请行政部门专家进行现场考察,验证其实施的效果及其实施的进度。

参考文献:
[1]葛超,吕春波,刘永涛,贾淑村.新形势下地方基层农业科研院所科技项目管理思路探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01):130-131.
[2]谢士娟,杨柳,周华强,张秀琼,冯文帅.四川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与专业机构构建模式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19(09):59-66.
[3]胥伟,张辉,王斌,刘继超,王宏勋.应用创新方法加强农业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8(01):248-249.
[4]束晓明.加强农业项目的财务管理的途径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7(02):139-140.
[5]唐玉姝.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农业科技项目现状及管理创新[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6,34(02):75-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