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思维与计算机应用关系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第9期   作者:林菁
[导读] 计算机思维不是一种理论,也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一种习惯和思维方式
       林菁
       身份证号:12010319820404****  天津市  300000
       摘要:计算机思维不是一种理论,也不是一种方法论,而是一种习惯和思维方式。虽然我们可以总结出计算机思维的一些特点,明确什么是计算机思维,但这种思维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在计算机的不断运用中锻炼,最终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思维习惯,自然对计算机问题做出正确的反应。在计算机应用中,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固然重要,但计算机思维仍然不可或缺。它在控制知识和经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就必须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思维。
       关键词:计算机;思维;计算机应用;关系分析
       1导言
       计算思维是抽象的,是大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基本思维。在我国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计算思维由七个不同的教学环节组成,包括:重新解释、递归思维、并行处理、抽象分解、问题建模、系统恢复和海量计算。计算思维的成功应用对我国计算机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计算机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其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教学改革的进程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2计算思维概述
       所谓计算思维是指在了解和应用计算机基础概念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思维来解决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某个问题的能力。从其定义可以看出,计算思维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计算思维能够把较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帮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计算思维在这方面通常会使用到约简法、转化法嵌入法和仿真法等方法。
       2.2计算思维呈现递归性,可以对数据进行并行处理操作。具体的思维过程是将代码换化为数据,或者将数据转换为代码。此种思维过程可以称之为一种分析方法和检查方法,兼具多维性与推广性。
       2.3计算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系统的设计方法,借助抽象及分解等方法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和控制,并设计出一个复杂的系统。
       2.4计算思维作为一种问题处理方法,兼具科学性与合理性。
       2.5计算思维是一种系统恢复思维方法,即使系统出现了最坏的情况,也可以运用计算思维来对系统实施恢复操作。
       2.6计算思维是一种启发式思维,通过启发式的思维方式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3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教学的关系
       计算思维与计算机教学关系具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项几点:
       3.1计算机原理与技术为计算思维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换而言之,计算思维在计算机原理与技术的帮助下可以快速地实现对问题解决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这也就意味着人们在计算机系统中就可以了解到人们的思维活动。
       3.2从计算机教学角度来看,计算思维是计算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性思维,在具有了计算思维后,方可促成计算机能力地快速培养。
       3.3大学生在掌握了计算机抽象语言后,如若在学习、掌握计算机技能时遇到问题,计算思维就可以为学生们提供科学且合理的重要解决思维和解决方法。可以说计算思维是大学生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
       4计算机思维在其应用中的作用分析
       计算机思维在计算机应用中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形成问题导向,养成冷静客观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应对出现的种种困难,它是指导计算机应用的一种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具备计算机思维可以使得学生快速解决难题。


       4.1形成问题导向,敢于面对难题
       计算机思维要求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是查明问题原因,排除问题隐患。因为在计算机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尤其是计算机编程、设计等具体应用中涉及到的数字和部件都非常多,如果学生没有树立一个正确的问题导向,在遇到问题时只想着逃避和等待,那么问题就很难被解决,计算机理论也很难转化为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成果。
       4.2养成冷静态度,客观对待问题
       要想科学的解决问题,就必须要始终保持冷静客观的处事态度,既不能过于急躁酿成更大的错误,也不能拖拖拉拉使得问题始终难以解决,任何焦躁不安都会影响自己的判断力,使得事情考虑不够全面。计算机思维要求我们在遇到难题时要冷静下来,透过问题的表面探究其中深层次的潜在问题,全面客观的反映问题实质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大前提。
       4.3保持积极主动,全面看待问题
       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思维要求学生永远保持主动,自发主动地去寻找问题。即使计算机系统能够较为良好地运行,也要及时地查看是否存在缺漏之处,这样才使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学生如果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计算机思维方式,在解题时就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对问题的考虑也能做到更加全面。
       5在应用中培养计算机思维的策略分析
       5.1更加突出实践教学
       计算机应用的实践性非常强,无论学生具备多么充分的理论知识储备,最终都是要反映到计算机的实际操作当中的。很多时候在上理论课时,学生自信满满,觉得已经对计算机应用中的方方面面都了如指掌,但是在实际的上机操作中,各种问题都会突然出现,如果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因此而有所消减,觉得自己动手能力差,不适合做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作。但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大力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反而会激发学生勇敢面对问题的信心和决心,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2引入多种教学方法
       单纯依靠教师的说教和“填鸭式”知识,计算机思维的建立就不会起到相应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计算机知识的网格框架,从而帮助学生更好、更容易地培养计算机思维,是非常重要的。运用表格、图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分别总结计算机应用过程中所需的理论知识,使学生类比学习,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遇到问题时,能迅速从一个知识点跳到另一个知识点,更快更好地解决问题。
       5.3鼓励学生养成多元思维
       在计算机应用中,尤其要讲究严谨细致。就操作者本身来说,要求具备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在应用过程中要多角度考虑问题成因,利用发散性思维探寻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一个问题,并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同学思考问题的方向和来源,充实自我的思维角度,优势互补,找到最优的解决办法。当然教师也要进行合理的引导,以包容的心态来应对不同学生的思考方式,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测试或者个人评价时,更加倾向于去肯定学生的多元思维,对其中正确的加以鼓励,存在偏差的也要帮助改正,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导向。
       6结语
       计算机思维与计算机应用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没有从属关系,相辅相成。通过计算机应用的过程,计算机思维不断地得到训练和检验,最终定型;而具有相当的计算机思想能够使计算机应用在第一时间找到最优解,从而解决计算机难题。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形成计算机思维,在计算机应用中取得更大的成果。当今时代,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一个国家要实现快速发展,创新是必由之路。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占领了创新的制高点,国家才能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带头作用,避免被别人控制。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尽量减少高消费品的使用。利用低消耗、可再生资源和绿色环保产品,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郑英君. 计算机的思维与计算机应用关系分析[J]. 才智, 2020(17):84-84.
       阎岳.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计算思维培养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6, 12(001):162-163.
       唐利娜. 浅析计算机应用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J]. 青春岁月, 2016, 000(010):215-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试谈...
•   ...
•   ...
•   ...
•   ...
•   ...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