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浙江农林大学,310000
摘要:本文以影响乡村女性创业者的内外部因素为研究主题,以赵洁和宋小赞两位女性乡村创业者的发展历程为实际案例,并通过对两者创业现状的对比与分析,能够发现创业过程中乡村女性个体特质、创业环境、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诸多因素将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女性乡村创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乡村女性、乡村创业、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及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也为农村女性进入更多生产和服务领域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农村地区涌现出了一大批自主创业的巾帼企业家,进而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1]。女性自身的性格特征和乡村各类产业之间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因此,以乡村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乡村女性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当下农村不断老龄化和男女性别失衡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政策只有短期的效果,如何留住或吸引年轻的女性在乡村中进行工作和创业才是当下乡村振兴可持续的关键所在[2]。
1.乡村创业女性基本概况
1.1案例1:女性创业者A
女性创业者A,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三石村人,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韩语系,毕业两年期间在北京一家外企公司从事韩语翻译工作。2008年女性创业者A返乡接手父亲的三石农庄。接手后,其一改往日单一经营农家乐的形式,开始设计农场体验项目等,如与附近种植基地形成联动,开展采摘游;与旅行社合作,设计采摘、吃饭、住宿一条线的项目,将原来单一的农家乐拓展为现在的体验式旅游。2013年,其父亲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无奈不得转让农家乐。在面临选择挑战还是安逸的情况下,女性创业者A开始总结过往经营农庄的经验,成立了一家专门服务于乡村旅游项目的策划公司。
2017年开始谋划打造一个供返乡青年创客发展创业项目的农创园区,于是选择了一个位于尚田镇且交通便利、农业资源丰富的村子作为自己的创业基地—莓好农创园,并通过向农户租赁300亩左右的闲置土地或竹林,形成了一个集餐厅、旅游、采摘游、研学、会议等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型园区。
1.2案例2:女性创业者B
女性创业者B,尚田镇冷西村人,大学本科毕业,乡创联盟党支部书记,宁波市人大代表。2015年之前,在杭州一直从事外贸方面工作。2015年返乡时得知奉化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有关于开展农村淘宝的创业项目,便回乡建立冷西村第一个农村淘宝站。2017年为了更大程度上发挥村内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女性创业者B将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冷西村乐源果蔬合作社。
同年,其在经营农村淘宝的过程当中发现村内缺少吸引游客停留的休闲民宿、就餐等场地,便在开设了农家乐——冷西小栈。自从冷西小栈建立起来,冷西村的草莓产业形成一个完整链条,游客可以在冷西村进行草莓采摘的同时能够在民宿内进行就餐,旅游、团建会议、购买土特产等。
2.影响乡村女性创业的因素分析
2.1促进因素
2.1.1个体因素
第一,个性特质层面;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更容易产生创业意向, 对农民成功创业及实现人权有重要影响[3](S. K. Kaushiketal , 2006)。如本文所研究的两位乡村创业女性因具备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故更容易发现并利用创业机会。成功的信心和动力比较充足。第二,创业动机;女性创业动机主要在于拉力创业动机 (善用农业资源、社交、更换工作、政府政策鼓励) , 创业动机偏向于生活形态的质量提升, 希望改善当地乡村经济生活, 进而发展农业社会[4]。
2.1.2内外部创业环境
影响女性创业的环境因素中,微观环境的作用更为突出。一方面,家庭环境是影响女性创业的重要微观环境之一,家庭因素往往是部分女性创业动机的来源,部分女性创业的目的在于兼顾家庭和事业。另一方面,女性创业者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得到家庭方面的支持和鼓励。本文中的女性创业者A不仅深受父亲经营农庄的家庭环境影响,还在于父母亲对其精神、行动以及资金上的支持,从而为其提供了创业成功的基础。此外,宏观社会环境对女性乡村创业也产生巨大的外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女性创业的扶持政策、创业培训、租税减免等政府因素有利于女性创业。
2.1.3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由舒尔茨[5]于1961年在解释经济增长中的“增长余值”问题时提出,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劳动能力,鼓励个体增加教育、培训等的投资,提升生产技能。然而,具体影响其女性创业成功的人力资本主要包括知识经验、技术以及创业能力三个方面。就本文而言,乡村创业女性A和B均是本科毕业且从事过外贸行业,个人能力相对普通女性较高、创业选择意向相对主动以及创业想法和经验较多,尤其是女性创业者A具备丰富的乡村创业以及运营经验,因而更具有乡村创业的经验优势。
2.2制约因素
2.2.1自身创业社会资本缺乏
相较于其他群体,农村女性创业的人力、金融及社会资本劣势明显。从事乡村创业,需要大量前期投入资金,并且乡村类型的创业活动很难短时间取得收益及成效。因此,女性创业者的创业启动资金以及后续的扩建资金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乡村女性乡村创业活动的进程,最终影响其创业热情,促使女性创业者退出创业市场。
2.2.2创新型人才缺乏
农村女性普遍缺少创业知识和技能。据调查发现,一方面两个案例村中的女性创业者其内部员工结构以家人为主,其他员工也均为小学、初中等文聘,剩下均为本村村民(老人)充当临时工。因此,文化程度偏低、专业技术缺失以及互联网思维的缺乏必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了女性乡村创业的发展速度。
3.建议
综上所述,本文发现在乡村女性创业过程中个体因素、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诸多因素对其创业成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本文对推动乡村女性创业实践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从政府层面:为其在乡或返乡的女性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制定符合女性特点的发展政策,鼓励乡村女性积极开展各类乡村产业活动;针对乡村女性不同类型的创业活动,相对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补贴;对有创业意愿或者创业成功的女性进行“帮扶结对”面对面交流创业经验。多方搭建平台,拓展女性社会关系网络,帮助乡村女性获取更多创业资源和机会。
第二,从乡村女性层面:乡村创业女性应主动建立创业意识,善于抓住时机,并通过参与农业创业技术及技能培训、乡村创业大赛、外出学习等方式来提升自身创业能力和创业经验;更重要的是,乡村女性创业者需要在社会交往中不断扩大自身网络规模,拓展异质社会网络资源,从而获取异质信息,挖掘和发现潜在的创业项目亮点和机会。
参考文献
[1]罗明忠,邹佳瑜.影响农民创业因素的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11(8):133-136.
[2]于晓华.女性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1-22.
[3]Kaushik , S. K.etal(2006), "How higher education in rural India helps human rights and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 17:29 - 34.
[4]林宗贤,吕文博,吴荣华,莫晓杜.乡村旅游创业动机的性别差异研究——以台湾为例[J].旅游学刊,2013,28(05):89-98.
[5] SCHULTZ T 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1-17.
作者简介:王晨(1995-),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农村发展,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邮编: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