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
武警士官学校,助教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在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已不能适应学员和社会的需要,建设综合实训室,多课程融合,培养学员岗位任职能力,是现今必须做的重要工作。综合实训室的建设与应用要以学员为主体,培养综合技能。
关键字:综合 实训室 融合 专业技能
随着社会发展,现如今的职业技术教育招收的学员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信息获取渠道越来越多样,对就业前景要求越来越具体;同样用人单位对于学员职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倾向于招收上手快、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员。这两方面因素决定了当前职教院校需要培养懂技术、有技能、会应用、可创新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已不能满足学员与用人单位的要求,院校应加大实训课程,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应用上,在实训课程中,强化职业技能。
针对实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需要依靠实训室进行,因此实训室建设是职教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训室建设需结合理论课程,对照实训课程教学计划,合理设计实训室环境,做到实训室为学员学习理论知识服务,为提升岗位任职能力、掌握专业技能服务。
我校固定通信专业实训室多间,涵盖了路由与程控交换技术、光网络传输技术、业务应用技术等多方面课程,实训室建设主要考虑理论课程的实验与专业技能的锻炼。在实际教学中,实训室内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学员专业技能掌握扎实,可学员进入岗位后仍不能满足岗位任职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课程划分详细,每门课程的实践教学只为本门课程服务,而真正的通信岗位,需要学员掌握全面的操作技能,并能综合运用。现有实训室设计只能保证学员可以验证理论或者进行独立模块的实践能力锻炼,不能对通信网络的交换、传输、接入及应用等方面全面的掌握。若要解决此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以任务为牵引,以学员为主体,建设综合实训室
传统教学模式下,学员的每项专业技能从各门课程中获得,学员对所学技能没有全面宏观的理解,不具备综合运用各项专业技能的能力。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准备综合实训室场地,要求学员完成综合实训室建设任务:模拟应用场景搭建一个用户、线路、交换、传输的应用型网络,并实现用户业务通连。学员边完成所有课程的学习,边建设综合实训室,将学习内容运用到网络搭建中。直至所有课程结束,综合实训室建设完成并运行顺利。
综合实训室建设任务驱动学员学习各门课程内容,学员所学知识又可在综合实训室中得到呈现,可增强学员学习热情和动力,培养学员开拓精神,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2.建设符合学员认知规律的课程体系
建设综合实训室的过程,应充分考虑固定通信专业的实际特点,并基于学员的认知规律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对所开设课程进行详细评估,对学员任职所需技能拆分细化,整理学习要点,结合认知规律,形成初、中、高三级课程模块,并制定各级模块的考核标准。根据各级课程模块需求调整课程内容,确定课程开设的时间及顺序。学员达到各级课程模块要求时进行技能融合,逐步建设综合实训室。
3.将信息化引入综合实训室,提高实训效益
随着科迅速发展,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实训室管理方法趋于多样化,现今社会信息化应用越来越多,在实训室中增加信息化元素来提升实训室使用效益是必然趋势。综合实训室需满足学员多项专业技能实训的需要,意味着多门课程共用综合实训室,课程授课教员不在同一教研室,学员不在同一个班,综合实训室的管理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实训室管理系统,录入设备型号及实训室现有资源,方便授课教员随时掌握实训室情况。录入教员授课时间,方便查看实训室空闲情况,统计数据,作为了解掌握实训室效益的关键数值。系统增加报修功能,简化报修流程,专人负责维护维修,同时还可数据统计维修次数,方便了解设备状况,为设备更换提供依据。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力量
综合实训室能否发挥预期收益,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使用者和建设者,与传统实训室不同,授课教员在综合实训室授课时不仅要掌握自己所授课程的内容,还要对其他课程以及学员应具备的所有专业技能有一定的了解,这对教员的要求很高。必须加强教师队伍业务建设,提升教员综合全面的业务水平。实训室是培养学员专业技能的场所,同时也是培养学员职业素养,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以及机务作风的基地。必须加强教师队伍作风建设,孔子说: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教员一言一行都是学员学习的典范,自身素质过硬,学员才能信服。
结 语:
综合实训室建设关系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关系着学员的职业发展,应加大建设力度,以学员为主体,提高实训室效益,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扎实,设备操作熟练,能力素质过硬,创新意识强的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于燕平.高职院校电工综合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轻工科技,2020年第36卷第7期:165-166.
[2]杨丹.计算机技术在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中的应用.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年第38卷第3期: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