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110KV变电站的电气设计与防雷保护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9期   作者:康宁
[导读] 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110kV输电成为我国城市间主要的配电方式
       康宁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110kV输电成为我国城市间主要的配电方式,110kV配网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及110kV配电网的防雷性能。变电站,直接影响周边居民用电安全。本文主要对110kV变电站的电气设计和防雷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防雷保护
       我国110kV配电网系统主要用于民用电力的使用。变电站的电气设计也会影响电网的运行到电网运行的效率。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雷电也会对变电站的运行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110kV电网的运行可靠性。因此,研究分析110kV变电站的电气设计优化改进方案,以及变电站的防雷工作,是当前110kV电网运行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1变电站的应用分析
       变电站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的作用非常明显。电网在输电过程中使用110kV高压,居民使用两相电时使用220V,使用三相电时为380V。为向用户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力资源,需要通过变电站将110kV电力有效地由高压电力转换为普通电压,供用户使用。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不仅可以调节电压,还可以调节电能,以确保人员安全。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变电站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未来的变电站运营中,他们将主要围绕智能化、自动化、稳定化,不断优化完善。
2 110kV变电站电设计的优化分析
2.1电气主接线的定义
       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电气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变电站综合运行效率,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是指,在变电站和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电路实现不同用电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有效地发挥电力资源的效率转换。主要电气接线以电源线和引出线的连接为主,母线作为中间环节,实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2.2电气设计的原则
       在变电站主接线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电网实际运行状态和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制定最终设计方案。变电站内主接线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变电站的发展规划,间接影响变电站电气设备的性能、配电结构的规划、自动跳闸保护系统和智能电气设备的采购。上面我们提到,主接线是连接所有用电设备和电网的重要设计单元。主布线的科学合理设计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电网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因此,在设计变电站主接线时,必须充分考虑设计的影响因素,确定最科学合理的主接线方案。在变电站主接线设计过程中,一般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第一,主接线是连接电气设备的重要工具,需要确定变电站在主接线中起主要作用。区域电力系统;二是无论长期计划还是短期计划,我们都可以研究分析变电站运行负荷的重要性以及出线回路对主接线的具体影响。在设计变电站电气系统时,需要研究分析主变台数与主接线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分析变电站备用容量的存在和实际大小。将生成电气系统的实际设计。
2.3主接线的设计分析
       在设计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时,第一步是根据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设计初步的主接线方案。最初的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主变压器的形式,每台变压器的数量和比容量,以及各级配电线路形式的不同等级的变压器。一般情况下设计两套方案,根据主接线实际运行要求对两套方案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通过比较经济性、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来确定最佳方案。.根据设计方案,根据分方案绘制相应的变电站主要电气接线图。变电站主接线设计方案确定后,根据设计的主接线方案选择相应的电气设备。在电气设备选型过程中,要考虑设备的运行经济性、维修的方便性、电压运行的合理性等,等等。在选用电气设备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当地电网的发展规律,即电气设备的性能能够跟上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谈到当地电力运行的现状时,我们必须追求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合理性。在选择输电材料的过程中,尽量选择同类型的材料,在选择过程中需要考虑输电材料的线损和质量问题,因为输电材料的性能也会影响到输电材料的性能。变电站综合运行效果。选择材料规格相同的输电材料,还可以保证未来电网升级改造过程中电力设备统一升级,实现变电站的长期健康发展。在变电站选用电气设备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所有的电气设备都需要用标准可靠的数据进行检测。评估通过后,方可投入变电站建设。
2.4图像监控与安全预警系统设计
       为了为变电站的安全连续运行提供保障,避免运行过程中发生事故,设计时需要对变电站进行图像监控与安全110kV变电站在预警系统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通常会在110kV变电站的墙壁上安装红外摄像头或金属围栏,室外摄像头需要安装在变电站主楼内,110kV变电站内的室内电压配电装置安装室、蓄电池室和重点保护室,应安装一次设备配置装置等重要室外区域室内监控装置。一旦变电站内发生紧急情况,这些图像监控设备可以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号,到达变电站集中控制中心。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影像监控设备更新速度较快。人们对影像监控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系统内部网络可实现监控图像的传输。电力系统内部网络可将安全预警系统的视频信号传输至安全预警中心。此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扩展技术实现监控工作。授权网络用户可以享受WEB浏览服务,实时监控整个变电站。
3 110kV变电站的防雷保护分析
       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受到雷击,导致电网运行不稳定。任何地区都会有雷暴。当有雷雨时,闪电会产生大量的电荷,这些电荷会集中形成瞬间的高压电流。当这个电流从天空传导到地面时,它会被一些导电物体吸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闪电是通过导体传导到地面的。而荒野中导电性最强的是变电站,因为变电站是转换电能的结构,而变电站的大部分配件都是导电物体。如钢铁设备、变压器、输电线路等,所以在有雷雨天气时,变电站最容易受到雷击的影响,造成更严重的影响。雷电对变电站的影响主要是当地的电力线路。在大电流的电击下,当地的电力线路容易造成损坏,进而导致变电站内部流动的电压瞬间升高,变电站内的变压器不能及时传导超高压。因此,有效的转换很可能对变电站内的电气设备造成一定的损耗,从而影响变电站的整体运行安全,降低变电站的设计使用寿命。目前,一些国家还在研究如何有效地收集雷电产生的巨大电力,但雷电出现的不确定性和功率值的不可预测性给当前的雷电恢复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存在一定的障碍。一直没有突破。进步。但是,雷电对变电站的危害仍然存在,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保护变电站的运行,避免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因雷击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目前,110kV变电站在防雷过程中主要采用避雷针。在较易受雷击影响的场所,采用相应类型的避雷针,以提高变电站的防雷性能。目前,我国110kV变电站避雷针的主要材料是不导电薄膜和在输电线路中增加防雷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110kV变电站的防雷方式发生了一些创新。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将应用智能防雷系统。也就是说,避雷针并不能完全避开雷电天气中的一切。结果,部分雷电击中电气设备。此时,变电站发生供电故障,备用变电站运行系统将迅速投入使用,从而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结语
       简而言之,在未来110kV变电站电气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变电站规划和当地气候环境,科学合理地设计变电站及相应的防雷装置,不断提高变电站的运行质量。110kV变电站。
参考文献
[1]申莉华,杨帅.110kV变电站的电气设计与防雷保护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12):223-224.
[2]潘国思.110/10kV总降压变电站电气设计与防雷保护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2):9.
[3]刘军亭.110kV变电站综合防雷措施[J].农村电气化,2014(6):21-22.
[4]邢建浩,任启金,孟庆江,张志强.110kV变电站的防雷接地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5):2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