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的环境检测及治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8/1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3月第9期   作者:施玉仙 孟泰任
[导读] 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均处于飞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环境检测和治理成效加强
       施玉仙  孟泰任
       云南亚明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作为政治、经济、文化均处于飞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环境检测和治理成效加强。工业发展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的进步,但在我国的环境保护质量管理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石化煤油加工产生的工业废气对生态系统造成的负担加大,排放量剧增,其中化学成分也非常复杂,过滤降解难度较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综上所述大气污染的环境检测及治理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关键词:大气污染;环境管理;治理对策
引言
       大气治理本身具有系统、复杂等特点,随着近些年的不断发展,政府和企业都提高了对大气治理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的标准和要求。我国以坚持环保优先发展为环保理念,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面对大气治理总承包项目管理时,要优先解决质量问题。本篇以大气治理总承包项目质量管理为核心主题,接下来将介绍几种在项目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范本。
一、目前大气污染检测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定大气检测标准
       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都有所差异,植被、汽车数量、工厂位置等等都是影响环境的因素,随之形成的当地大气优劣也不尽相同,此时就需要大气检测立足于当下环境对生物健康状况的影响,制定环境标准,从而方便辨别当下大气污染情况。
(二)设定排污管控机制
       大自然本身具有自我净化功能,在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下推动三大产业是目前全球经济的发展模式,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有害气体的排放是无可避免的。大气监测部门能够为工厂的排污制定审核标准,为正规化工厂发放排污许可证,征收排污管理费用,监督工厂排污情况,保证工厂排放的合法性,目的在于控制工厂排污流量和排污流向,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尽可能减少经济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三)以供相关领域科学研究
       大气检测能够监控到环境中存在的污染物质类别和数量,能够为环境改善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范本,检测人员能够通过对大气周围的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方便后期因地制宜进行环境治理。对节能减排和无污染能源的开发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大气检测和治理及质量管理制度与技术
(一)健全完善大气检测管理制度
       我国针对大气监测和保护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但是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的技术较为落后,不同地方的地理情况也不尽相同,大气治理能够结合当前地理位置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大气质量检测。而统一制定的大气环境监测中质量管理制度不能在贫困地区和一些地理位置偏僻的地区有效执行,无差别进行大气监测现场采样就要有区别制定相关质量管控方案。
       例如:大气检测部门可以和地方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制定“城乡区别话和环境监控整改机制”。在该机制的整体框架下,双方可以就大气检测在现场采样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制度,将制度结合当地的实际环境情况,对不同区域内的大气监控制度进行全面地检查和优化。平衡由于经济发展不同造成的制度缺陷,最大化发挥大气检测作用。建立全球大气检测数据交流共享平台,将实时数据进行精准记录传输,全方面展现大气情况的发展变化,对严重的污染源要进行及时追踪调查,检测平台不仅应记录环境的质量参数情况,还应对采样的具体方式和流程进行记录,分析在采样过程中因为不同情况而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措施,以供今后其他科研人员进行参考。

在环境监测现场过程中要对一切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警,环境现场的天气气候以及地貌情况多变,在现场采样的过程中潜藏着一些安全风险,工作人员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要做到快速提出解决方案。针对采样的大气环境质量管控问题,省级环境监管部门要以乡镇为基础,对当地的直属地区进行严格检查检测,对每日的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做到日报、周报、月报、年报。严格彻查在大气监测过程中的虚假上报行为,对违规违纪的工作人员进行停止查处。政府要加强政策配合,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对企业、单位、工厂分门别类制定排污管理政策,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引入先进环境监测采样分析技术与设备
       随着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正在稳步向前,但与此同时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也愈发棘手,产生了更加多样化的污染源和污染物质,传统的大气环境检测手段效率低下,对数据的分析不够深入,采样和后期分析的现有设备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环境情况和污染情况,已经不能满足工作人员的需求,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环境技术与设备,鼓励在环境检测领域的技术和设备创新,以应对更加复杂的监控环境。
       例如:我国和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大气监测的采样和分析技术和设备都较为落后,需要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政府可以大气监测部门设立学习小组,定期组织出国交流学习活动,深入国外大气监测的实地,进行亲身观察学习,保证在面对更为复杂的环境情况的时候能够精准把控采样数据和采样样品的质量。环境检测市场还没有完全打开,我国在环境监测时使用的设备多数出自中小企业,在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功能上都存在缺陷,政府可以鼓励相关人员在环境监测采样设备上的创新,为出产大气环境监测采样设备的企业提供创新补助。政府可以开放环境监测采样技术的意见和建议箱,在线上和线下同时征集相关人员对现有的环境监测采样上的创新技术,在其中筛选出符合技术、组织等要求,且在经济上可行的方案。注重设备的更新与维护,提高环境监测实时动态监测能力,提高设备的质量,降低成本损耗。增强大气环境监测预警技术,对大气环境污染的危害等级进行实时监测,面对危险信号时及时发出预警。
三、增强大气治理管理人员监控意识
       除了上述硬性要求外,也应注重培养管理人员对大气治理质量管理的意识。在质量管理问题上不仅需要管理人员的强制性管理,自律也是十分重要的。
       让群众了解大气治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大气质量管理。尤其是管理人员,身处于管理协调大气质量的主要位置,更要深刻地认识到质量监管的重要性。从基层到管理层,都要深化强调大气治理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可以设立惩罚制度,单纯的精神嘉奖只能为工作人员提供思想上的激励。要从多角度进行能力认定,企业负责人要定期选择某一位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全程跟踪调研,考察在质量管理工作流程上的熟练、对工作细节的把控以及面对突发事件的问题处理上的优缺点,在企业中建立个人能力档案,根据每次的考察结果填报入档,调研期限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调研能力项目不少于五项,让人员和岗位的分配达到最优化。绝对报酬影响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最大化提升大气治理有效性,增强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对于业绩优秀的管理人员进行薪酬激励,对质量管理工作业绩要进行日报、周报、月报、季报和年报,要求管理者进行双向核查。如果说物质奖励是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基础,那么精神奖励就是激励机制的辅助,为其他管理人员树立典范。在表彰嘉奖中加入工作事迹,质量管理杰出代表进行事迹演讲,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将工作事迹和精神加入到企业文化中。
参考文献:
[1]李洋,唐伟,杜谨宏,张众志,杜晓惠,薛志钢,孟凡,柴发合.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效果评估研究[J/OL].中国环境科学:1-15[2021-06-18].https://doi.org/10.19674/j.cnki.issn1000-6923.20210608.009.
[2]叶菲菲,杨隆浩,王应明.大气污染治理效率评价方法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1,37(10):32-36.
[3]杜晓峰.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及其治理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5):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
•   ...
•   ...
•   ...
•   ...
•   ...
•   ...
•   室...
•   ...
•   ...
•   ...
•   ...
更多>>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