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生活垃圾是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环节,随着垃圾产量的不断增加,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积极的态度去看待。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总结了国内生活垃圾处理和分类的现状、国外可借鉴的经验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为今后生活垃圾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分类
我国经济日渐呈现出较高水平且稳步的发展势态,促进了国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与资源、环境息息相关的时代难题。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是我国发展成为经济强国道路上不可避免的责任,也是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本文从重中之重的生活垃圾着手,对其现状进行分析描述,在结合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今后生活垃圾的发展趋势。
1国内生活垃圾现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产量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处理方式及现状都成为重要的课题,也是巨大的挑战,是需要我们进行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
1.1生活垃圾产量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0》的数据,我国生活垃圾的清运量2018年22801.8万吨,2019年24206.2万吨,2020年25436.1万吨,每年增长达5%~6%。
1.2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
生活垃圾的成分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采取的处理方式也会因国情或区域特征而发生变化(Dong et al.,2010)。不同的处理方式各有优缺点,同时也会带来不同的问题。目前国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主要采取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1.2.1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是通过将垃圾埋入地下,经过微生物分解成无害的化合物。我国的卫生填埋技术以厌氧填埋法为主。虽然卫生填埋技术较为成熟、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且可以发电提供电能和热能。但因生活垃圾产量的增加,卫生填埋的处理方式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且时间长不利于土地再利用,还会产生垃圾渗滤液等环境污染问题。
1.2.2焚烧
焚烧是对垃圾进行高温热化学处理至无机灰渣的过程,该方法处理效率高,占地小。很多发达国家具备气化熔融的技术,且采取焚烧的比例已超过填埋。我国采用炉排炉技术较多,且多为国外引进。焚烧虽然高效且可以实现减容,但因焚烧产生的二噁英等多种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危害较大,需要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理。
1.2.3堆肥
堆肥是利用微生物对生活垃圾进行降解,且可作为肥料。我国以简易高温堆肥和机械化高温堆肥为主。堆肥处理效率不高和技术发展缓慢,同时会产生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有害成分。目前我国堆肥的使用比例较低,且呈下降趋势(陆明东,2013)。
1.2.4处理现状
在我国卫生填埋的处理方式为最主要的方式,焚烧次之。截至2019年末,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达652座,日处理能力将近36.70万吨。
1.3生活垃圾分类的发展和现状
垃圾处理的3R原则包括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活垃圾资源化是一个多方面共赢的方式。一直以来人们将垃圾混在一起丢弃,给垃圾处理带来了很多人力物力的消耗。如果能将垃圾按照固定分类进行废弃既便于后续处理,也能进行一部分资源再利用。资源化处理中的生活垃圾回收具有巨大的意义。
1.3.1生活垃圾的发展阶段
我国早在1957年的《北京日报》上刊登过一篇呼吁进行垃圾分类回收的文章,全国各地也出现过各种形式的回收,比如说旧书废报纸、旧家电、金属类的、旧衣服之类的,民众可以把这一类可以进行回收的垃圾送到废品站以换取钱和物品。可以算是垃圾分类的启蒙时期。
90年代,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垃圾的产量也进入到一个迅速增长的时期。上述可以进行回收利用以外的垃圾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分类收集"的思想。垃圾分类开始了初步的发展。
2000年初期,我国在北京、上海等地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活动,正式进入到垃圾分类的阶段。(建城环〔2000〕12号)制定初期没有将分类投放、运输和处理考虑进去,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2004年开始增加了分类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表述。2007年的《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和2011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也体现了我国的垃圾分类正逐步走向全面的发展。但由于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管理不到位以及未制定具体的惩罚措施等原因,该时期的垃圾分类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前期积累的一些问题带来了新的思考,2015年至2016年,对垃圾分类各个部分的内在关联有了更为理性的认识,垃圾分类制度也开始向进一步完善迈进。2017年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指导了垃圾分类的具体工作和目标。截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示范城市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收运、回收体系,并与处理设施紧密衔接。全国46座城市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着生活垃圾的分类。(孙晓杰等,2020)
1.3.2国内垃圾分类的实施
国内多个城市的垃圾分类已然在实施中,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段通过总结各个城市垃圾分类的现状为提供更多的思考。北京市2019年的生活垃圾产量达到了1011.2万吨,日产量2.77万吨,作为最早开展垃圾分类时间的城市,且在实行垃圾分类的市民中能够进行正确分类行为的不足40%(廖茂林,2020)。说明在北京市虽然垃圾分类初见成效,但仍然没有较为明显的进步。上海市2019年的生活垃圾产量为750.6万吨,日产量2.06万吨,同时上海市也是我国首批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截至2019年底,全市参与试点的小区达到6982个,但与居民区相比,商业区、办公区等公共场所,由于人员流动性强、监督力度较弱等原因,垃圾分类情况相对不够理想(韩璐等,2019)。关于国民对于垃圾分类的支持度和意愿也有一些相关的调查,有研究以福州市和厦门市为对象,对垃圾分类试点区域进行了采样调查。对于生活垃圾分类相关政策的实施支持情况,福州市民的样本中有27.12%认为践行结果很好,厦门市民的样本中有33%认为践行结果很好,践行不足主要是由于餐厨垃圾的分类较为复杂。对于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分类的意愿,厦门市民的样本中有55.66%表示愿意积极配合,而福州市民的样本中有75.42%表示愿意积极配合,说明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普及还是比较成功的。对于实际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态度,厦门市民的样本中有45.58%对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活动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福州市民样本中有81.36%表现出积极的态度。福州和厦门的调查中表明虽然市民的意愿和态度非常积极,但实际的回收率并不高(陈晓芸等,2020)。
1.4整体考虑生活垃圾面临的问题
我国生活垃圾的产量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我们亟需解决生活垃圾带来的种种问题,就必须先理解目前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一些问题,例如垃圾分类效果不显著,规范和监管有待加强,处理方式和技术水平不高等等。
1.4.1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问题
目前全国各地陆陆续续开展了垃圾分类活动,人们对于垃圾分类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实施行为上的主管规范还存在一些欠缺,垃圾没有进行很好的分类就进行混合投递,会导致回收难度提高。另外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部分地区对于垃圾分类的指导不够明确,相应的义务和惩罚措施不够明确,并且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梁丽琛,2015)。
1.4.2分类收集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国内大多数地区对于生活垃圾仍然采用混合收集的方式,垃圾处理量较大,成本消耗大,资源化利用的难度较高,资源利用率较低,经济效益不够明显。其次,对于回收复杂程度较高的垃圾分类,例如厨余垃圾,没有给出清晰的技术标准,引导性措施还不够完善。上述原因也会大大降低人们源头分类和企业进行垃圾处理的热情。
1.4.3生活垃圾处理阶段的问题
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方式相对而言较为传统,处理技术发展较为缓慢。卫生填埋带来的土地资源问题和渗滤液污染问题,堆肥的经验和技术缺乏,焚烧带来的资源化程度低和大气污染问题等等。在生活垃圾的处理过程中,加强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保护,提高处理的效率,提高资源化利用率,需要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技术能力,积极引进高科技技术加入到生活垃圾处理行业中。
2国外生活垃圾处理的借鉴
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和一些优秀的经验技术,对此加以学习和借鉴,有助于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发展。
2.1德国
德国有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制度及高效、多层次的的垃圾处理体系。推行收费制度。将生活垃圾按单独收集的垃圾和剩余垃圾分成两大类,定期交纳处理费,根据量来收费。对饮料的一次性可回收包装收取押金,退还包装时返还押金。并且还有"环境警察"随机抽查居民是否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严重违反时收取罚金(杨艳梅2014,)。在垃圾处理体系中,将生活垃圾处理转变成绿色煤炭,不仅燃烧值高,且污染物排放低,更不会产生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二次污染物(梁丽琛,2015)。在德国资源回收和垃圾处理都是高利润的行业,将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委托私有企业,产生了很多企业为垃圾的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进行服务,大大提高了资源化利用率。
2.2日本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对垃圾分类进行着极致化管理的国家。但日本曾因垃圾焚烧导致大气中的二噁英含量严重超标,带来了很多危害。像很多国家一样,经历了环境严重污染阶段之后,日本对环境保护采取了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垃圾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日本的垃圾分类可以说是非常的精细,并且分类标准规定的非常细致明确,根据地区和处理方式的不同,大类和子类的分类也会有所不同,地区政府也会制定相应的手册。日本不仅对垃圾分类规定的非常详细,还采取了较为有力的监管制度,规定相应垃圾的丢弃日期和指定的垃圾收集工具,对违反垃圾分类的行为采取法律上的强制制裁措施,促进民众自觉遵守。另外日本也非常重视生活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从儿童时期就开始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育,精准普及环保教育到每一个人(杨艳梅2014,)。
由于日本土地面积较小,一直以焚烧为主,所以也在焚烧技术上做了很多工作,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进行技术研发,例如二次焚烧、加入重金属垃圾用于吸附讲解、结合填埋一起使用等等。
2.3其他国家
巴西主张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还专门组建了一直垃圾处理专业队伍(卢英方,2007)。意大利则提高了垃圾的处理水平,对于收集的垃圾结合了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进行处理(秦昭,2014)。英国也是在生活垃圾的处理技术上做了不少尝试,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回收。
3国内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生活垃圾的现状和问题,对于今后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趋势,我们要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讨。
3.1对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理解
我国政府对于生活垃圾无害化和资源化有着高度重视的立场,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如《"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在全球绿色、低碳、循环的环境共识下,我国也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为落实国家能源战略、高效发展低碳经济,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能源转化市场有着大量的需求和发展机会。
3.2生活垃圾分类需要进一步完善
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是垃圾分类收集的源头和基础。我国也是对垃圾分类极为重视,需要政府和人民共同的努力。下阶段对于垃圾分类可以采取多方位结合的发展模式,对垃圾分类进一步细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收集体系、完善责任制度、加强监管力度、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进行合理适当的收费管理等等。生活垃圾的回收率提高了,处理难度和资源化利用率都会随之改善。
3.3处理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化发展和技术性的提高对于提高垃圾处理的效率和资源化利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很多国家生活垃圾的处理和资源利用的产业化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在我国仍然是一个新兴的产业,鼓励企业参与垃圾处理的开发和经营,有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最终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能力。垃圾处理的技术发生也极为重要,引进新技术,并结果多种技术进行综合的处理方式,会大大垃圾的处理效率,并可以对垃圾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在此基础上再推动资源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提高垃圾资源化处理水平的同时,使得垃圾资源得到循环利用。
4结束语
结合实际国情和国外的一些经验,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生活垃圾的处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较为关键的一环,需要政府、企业和人民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齐心协力为我们祖国的经济、环境、民生共同发展的美好明天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陆明东.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大众科技,2013,15(6)
[2]吴靖,刘洪鹏,兰婧.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方法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2011,5.
[3]刘焕杰.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对策[J].理论广角.
[4]中国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关于公布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的通知》(建城环[2000]12号)[R],[2000-06-01].
[5]孙晓杰,王春莲,李倩,张红霞,叶宇航.中国生活垃圾分类政策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J].环境工程,2020,38(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发〔2011〕9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R],[2011-04-19].
[7]关于推进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国管节能〔2017〕180号)[EB /OL]/[2017-06-12]
[8]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建城〔2017〕253号)[EB/OL]/[2017-12-20]
[9]廖茂林.社区融合对北京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0,30(5).
[10]韩璐,顾晨.上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及建议[J].上海环境科学,2019,38(4).
[11]陈晓芸,蔡吴玮.一二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以福州和厦门为例[J].环境保护,2020,38(6).
[12]梁丽琛.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对策[J].城市观察,2015,2(6).
[13]刘畅,梁东花,陈冰.国外经验对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启示[J].小城镇建设,2016,8(23).
[14]杨艳梅.国外城市垃圾处理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与经济循环,2014,4(4)
[15]卢英方.欧盟、巴西包装物的回收利用[J].城乡建设,2007,(4).
秦昭.垃圾给罗马古城带来新生[J].能源评论,2014.